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随着连续几次冷空气席卷全国,2009年的寒冬提前来临。此时,让我们不禁联想起几年前,华为的老总任正菲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华为的冬天》。 而国内的通讯行业,已经连续经历了数年的无序竞争,随着行业门槛的逐渐降低,民间资本的加速介入,价格战的愈演愈烈。导致了在09年的冬天到来之时,我们也切身感受到了手机行业寒潮的来袭。
在与许多前辈和同行的学习沟通中,我们不难发现,深圳手机行业的同仁们能感受到的凉意,不外乎来源以下几个方面吹来的寒风:
一是国内传统渠道市场的不断被分割。随着运营商的三分天下,各大运营商在年底展开了大规模的优惠促销活动,而促销活动的主要形式,还是集中在交话费送手机等传统模式上,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基层市场的购机需求被大量填充。另外,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电视购物的发展,很多地方市场的家庭电视购物已经相当成熟,这一块市场的发展,也很大的分流了传统通路市场的销量。
案例:河南省,海尔手机的买手机送千元话费活动。
二,随着新品牌的加快大量上市,渠道客户对上游资源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这种自上而下的多元化选择,最终导致了终端客户越来越挑剔,门槛越来越高,他们已经对品牌有些眼花缭乱,甚至麻木。而这个情绪的反作用力,首先导致很多省包无所适从,资金压力加大。最终使得行业上游在产品定位和战略定位上更加为难。
案例:很多厂家已经不敢急于扩充产品线。而是谨慎上产品。同样,很多渠道客户已经不再轻易接新品牌。由求快转向求稳。
三是,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在已经具备了通讯,娱乐,多媒体,互连网等功能后,到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国内市场的从最初的翻盖,到直板,再回到翻盖。从厚到薄,从塑胶到压铸,已经经历了一个轮回。 能用的工艺已经全部用了,就是诺基亚,三星,目前也还没有多少替代性的新工艺出现。下一步,国产手机如何定义,如何开发,才能继续取悦消费者? 这是展现在深圳供应链面前的一道迫切课题。
案例:华强北大量的新开盘机已经到了2XX的境地。
以上的三股寒风,正在把通讯行业的冬天之气息,送到四季如春的深圳。身处通讯产业链上游的各大公司,品牌,国包等业者。该如何采取保暖和防护措施,迎接寒冬的到来呢? 笔者以为,要想冬季过得好,依照北方人的习惯,“棉衣,手套,白口罩”,一样都不能少。
首先,低调务实的态度,戒急戒躁。手机是越来越普及的电子产品,它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因此,作为上游业者必须尊重市场,尊重当地的渠道模式和业态。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区域分销策略。要借着行业整体遇冷的契机,把精力下沉,帮助客户成长,加快传统渠道的精耕细作,并开展渠道多元化之尝试。
其次,创新理念是企业的动力之源,创新应该贯穿产品研发,渠道营销和终端推广各个环节。创新的核心理念,是独创性和新概念。 厂商要探索寻求市场空白点。渠道商要挖掘开发渠道空白点,终端则要主动出击,开发消费者的消费空白点和情感空白点。
第三,流程再造,利益链重建,与客户一起,抱团打天下。行业的寒冬,需要各个流程的成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深度合作。只有抱团在一起,才能抵御寒风刺骨。这里所讲的抱团,包括了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互融合作。手机行业面临的困境,是大环境驱使下的整合时代的开始。上游企业和渠道企业,都可以用开放性的思维去重新定位。而不必拘泥于原有的合作形式。
总而言之,手机行业寒冬的来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以更灵活机动的心态,迎接现实挑战。 今天,我们手里持有的,可能只是“火柴”,那么,只要充分的整合资源,我们相信,火柴也可以变成“柴火”,温暖我们前进的历程。借用一位诗人的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