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庆春
何享健最后一次出现在美的电器(000527)董事会上,是8月26日。在这次董事会上,何享健辞任美的电器董事局主席及董事职务,原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方洪波继任董事局主席,并兼任总裁。至此,美的电器董事会的成员名单上,将不再有何享健的名字,剩下的全部是职业经理人,与何享健均没有姻亲关系。美的电器成为国内极为罕见的、老板及亲属都不在董事会的民营企业。何享健,真的退了吗? 何享健对外的统一说法是,调整并不代表退休。他将继续担任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并将以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身份,从更宏观、更高战略层面,支持美的电器的发展。美的电器是美的集团下唯一一家上市公司,2008年营业收入为453.13亿元,200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49.01亿元,美的集团2008年的总收入是900亿元。美的电器占去了美的集团一半的收入。何享健肯定不会完全撒手,但他将怎样控制美的电器? 一直以来,何享健就以“敢于放权”而享誉业界。方洪波便是其放权的例证。方1992年来到美的,从内刊编辑到公关科副科长,再到广告部经理,直到1997年临危受命,主管美的空调国内销售业务,后又担任美的制冷集团总裁,在外界看来方是“坐火箭上来的职业经理人”。 放权让何享健成为家电圈中一个闲适的人,他是唯一一个有时间每周坚持打两次高尔夫球的老板。他很早就给美的制定了“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的16字方针,并印发了厚厚的《分权手册》,明确规定了整个美的经营管理流程中所有重要决策权的归属,为美的的分权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 集团总部只有财务、预算、投资以及职业经理人的任免(中高层的管理者)的管理权力,下面的事业部高度自治,可以自行管理研发、生产、销售整个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和服务支持部门都自行决策,同时事业部还有人事权,让事业部的总经理可以自行组阁,并拥有几千万元的资金审批权。权力的背面是责任,事业部也承担着巨大的经营责任,万一业绩不佳,整个“内阁”也要一起引咎辞职。 在何享健那里,权力并不是一味地“放”下去。在大胆放权的同时,何享健还懂得如何制约职业经理人。他用制度保障职业经理人的权利,同样用制度限制职业经理人的权利。这就是他高于其他民营企业老板的地方。 在美的,最核心的重要决策权还是留在了集团总部里。事业部总经理的权力很大,但是,在一些不属于事业部权限的方面,再小他也不能擅自决定。比如说,事业部总经理可以决定1000 万元营销计划,但是10 万元的投资项目都要经过集团审批。所有的投资权都是总部集中控制,由战略管理部门负责。美的的战略决策也分三个层面:集团负责最高层的集团战略,比如,美的未来5至10年内的业务发展方向;二级平台负责企业战略,在产业层面决定如何竞争;三级单位则负责竞争战略,例如具体产品的竞争策略、市场、定价等等。 何享健是一个极懂平衡之术的民营企业老板。这也就意味着,他并不会简单地离开美的电器董事会。在留下的8个董事里面,除方洪波之外,栗建伟、黄晓明、袁利群、李飞德来自于美的集团,都是何享健的亲密下属,而与方洪波没有过上下级关系。其他三个董事,则为独立董事。因此,方洪波在董事会里没有裙带关系,在董事会表决时,他也只有一票的表决权。方洪波自身也是由何享健一手提拔上来的人。何享健应该是放心的。 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架构,是何享健得以放手的关键。不过,无论是制度还是组织架构,并不是美的独创的,在其他民营企业里面,同样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东西,只不过何享健能够将其真正地加以实施,这又与何享健本人的性格有关。何享健是一个谦虚低调的人,他一直坚信:在一个组织里,群策群力的效果永远高于领导者的亲历亲为。这种信念让他舍得放权。他又是一个思路清晰的人,这使得美的的职业经理人很容易理解他的想法,并付诸实践,从而缔造了美的极高的组织执行力。何享健清楚地知道美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国内企业大上手机业务的时候,他果断地将美的定位于“白色家电企业”,随后国产手机兵败如山倒,恰好证明了美的战略决定的正确,这也树立了何享健在团队中的威信。 有人说,何享健就是吉姆·柯林斯所定义的第五级领导者(最高级):集谦逊的性格与坚强的职业意志于一身的人。他们具有典型的双重性格:谦逊而坚定,腼腆但无畏。吉姆·柯林斯认为,第五级领导者最看重的是公司的兴衰,而不是个人的荣辱,所以他们会选择极其优秀的继任者,希望公司在下一代人手里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