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韩笑 张沙莎 撰文/张珂
他们是横空出世的一群“毛头小子”。昨天可能还是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做着创业梦的愣头学生,转眼之间,就因为一些大胆的想法和独特的创意,获得贵人指点和风险投资的青睐,成为聚光灯下的商界新秀,万众瞩目。 也许他们称不上“企业家”,这个国家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们还没出世或刚刚出世,他们在前辈的眼里依旧带着难掩的青涩和稚嫩,他们的成功看上去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但当他们还被前辈昵称为“这群孩子们”的时候,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几个来回。 时代赋予了这类人共有的特质:年轻、敢想敢做、个性张扬。 时代+运气:时势造英雄 2005年,第三大中文IT专业网站泡泡网营收近2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创始人李想一股独大,身价达到1亿元以上。这一年,李想24岁,创业6年。 而就在6年前,高三学生李想,靠个人网站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就已经赚了10万元。这样一次小小的成功,是用中学6年所有业余时间都泡在计算机和互联网上换来的。“新东西都是在互联网上学到的,它们就是为我而发明的。”李想说。 曾经想要改变社会的“混世魔娃”茅侃侃,在1999年的时候则选择退学,转而一口气考了微软和思科两个计算机认证。而当时微软计算机认证18岁以下年龄组,全亚洲只有两个人拿到,茅侃侃便是其中之一。4年后,茅侃侃遇到自己生命里的第一个贵人——一位曾经合作过的国企老板,他们一拍即合,茅侃侃以智力入股他的公司,双方正式合作运营MaJoy,线下实景游戏整体投资达3亿元。 9岁时就开始“玩”电脑,14岁时开始“玩”网络,刚满20岁又“玩”起了自己的事业。茅侃侃坦言,和许多“80后”一样,他有的就是想象力,做的就是创意,靠脑子赚取资本。和父辈们最大的不同也许是在本该光着屁股成群结队地下河游泳或者在院子里玩弹珠、玩泥巴的年纪,戴志康、茅侃侃们已经像模像样地坐在桌前,开始鼓捣那台让他们感觉无比新奇被叫做“电脑”的高科技玩意儿。 2003年,互联网行业回暖,丁磊成为中国首富。身为IT业“京城四少”之一的戴志康,趁势而上,在经过4年的发展之后,康生创想的Discuz!在2005年终于成为社区软件领域的老大。 一时间“商界新贵”、“80后样板财富人物”这些光鲜的头衔不断被安放在这群年轻的创业者身上,VC公司的目光也被吸引过来。高燃的MySee.com在创立一年后的2006年得到北极光和赛伯乐等机构一共200万美元的投资;澳洲电讯也在2008年宣布入股李想的泡泡网和汽车之家。 “与六七十年代的企业家相比,我们生存的年代赋予我的最大‘恩惠’是机会。”在今日取得的成就面前,李想不忘对时代感恩。曹允东也坦言感激年代赋予他公平竞争的机会:“它是给了所有人一个机会,完善的商业环境。大家都是在公平、平等条件下努力,你更加努力,你就有更多机遇。” 看上去轻易获得的成功,也许相当一部分就是李想、茅侃侃、曹允东他们不约而同认为的是靠运气。因为他们“生来就是全球化的一代,生来就是与互联网无缝对接的一代”,他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是资本与技术的宠儿。时代赋予了他们成功的一切可能,剩下的,靠的是他们自己的能力。 能力+胆量:成败在个人 在各种耀眼的光环之下,这些年轻创业者们似乎并没有被冲昏头脑。戴志康坦言,年轻的创业者最大的优势和劣势都是年轻,“年轻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去补救过错,但反过来讲,市场竞争不会因为你年轻就宽容你,你犯错误别人不犯,你可能就死掉了。” 面对一夜之间成为媒体的焦点,李想冷静地说,这对他没有改变,因为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李想的冷静、内敛、稳健、成熟、生性腼腆几乎颠覆了人们印象中“80后”的张扬、另类、特立独行,然而在处理机会时的“稳、准、狠”,却又赤裸裸地暴露出了他的真实年龄。即使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李想的这些特质却使他具有非凡的领导力。他自言:“怎么来用好这些人,怎么让他们每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好,怎么让这个团队凝聚在一起,我觉得这是我现在最大的乐趣所在。” 当时泡泡网风光无限,他却转而做起了二次创业,外界对李想此举的风险有诸多揣测,唯有李想并不为之担心:“汽车行业,2005年做,时机刚刚好。” 他的自信来自于他对市场冷静的观察和理智的判断:“当时的汽车市场是一个卖方市场,基本上是不需要一个媒体和网站的,只要有一个厂商的传话筒就够了。”正是这个空白让李想看到了机会,他当时预测2008年会成为“汽车之家”变身领导者的节点。而此后艾瑞、AC尼尔森等多家企业发布的报告印证了他成为市场领导者的预言:汽车之家今天已在垂直汽车网站中达到50%以上的占有率。 与“京城四少”不同的是,曹允东并没有走靠互联网创业的道路。创业之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2007年,学而思5位老师被竞争对手挖走,给曹允东和他的几个合伙人造成很大冲击。痛定思痛,曹允东决定顺从事情发展的规律,在半年后,学而思获得了它的第一笔风险投资,数千万美金。作为学而思的总裁,曹允东负责资本、财务,而董事长张邦新则关注企业运营和企业内部事务,这与很多企业的做法大相径庭,甚至颠覆了前辈们大权独揽的管理模式。面对诸多不解,曹允东这样解释:“我们没有按照职业名称分工,我们是兄弟,大家一起能把事情做好,这是核心。” 或许他们和茅侃侃年龄相近,而具有共同的特质,用茅侃侃的话讲,就是“年轻,胆儿肥,摔几个跟头还能爬得起来。”回忆当初的经历,茅侃侃也坦言自己没少失败,“我不太会在管理上进行沟通,因此吃过不少亏,甚至有些能对公司发挥作用的人,让我给气走了。”如今的茅侃侃,做事开始考虑到政策风险了,也已经意识到自己性格的问题,学会尽力克制,有些玩世不恭,又带有一丝不羁的“毛头小子”已经变成了一个讲求现实的人。 也许真如茅侃侃所说,当初那个“成功=30%的能力+60%的运气+10%的机会”的等式,在这一代人身上已经变为: “99%靠的是运气,1%靠的是能力、毅力、耐心……一切你能想到的词汇。中国从来不差那1%,但太差那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