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的捷径 抄袭,共同做大行业的捷径



     我们都在一味谴责复制与抄袭,从知识产权角度讲,是无可非议,但在我们的商业世界中,跟风、抄袭一直存在,而且后来者居上,超越开拓者之势!有的企业好不容易创新了产品,甚至开创了品类,辛辛苦苦耕作了两三年,市场刚刚有起色,就被同行看上,拿去“借鉴”。有人认为这是不道德,事情应该从多方面看,一些企业孤军奋战多年,消费认知度也非常有限,结果把企业搞得半死不活,而换一个角度看,自己开创的品类,能被同行看上,说明这个行业是有做大的机会!

  目前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在抄袭、跟风中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很多企业都是在跟风中加以创新,在抄袭中,使得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比如中国企业抄袭国外企业,抄袭结果成了一种战略与一种创新的表现使得企业在本身自身的发展水平和战略规划,都上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以联想、腾讯等企业来说,跟风是一种迅速抢占市场和用户的战术,而且,这种跟风也不是完全照搬,他们都是依据企业特点、国内市场和用户本身进行适合化创新。所在,在抄袭成风的创新时代,作为企业,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如下几点:

  打造自己的品类特色

  在出版行业有句话,出现地摊盗版书并不可怕,说明你的书受读者欢迎。同样,在企业品类中也是一样,我们知道,产品概念是没有产权保护的,特别是养生酒、特色概念酒等门槛极低的行业,任何品类创新很快很容易被抄袭复制,品类蓝海迅速变为红海。微软能成为行业翘楚,和其所在行业是存在技术壁垒和产权保护有一定关系的。“能长时间保持高利润的品类成长性好”这种说法我也非常认同,有技术壁垒和产权保护的品类利润当然高,成长性肯定也好,当年保健酒行业的高,销售状况好也是这个原因。

  然而,现阶段来看,从终端市场走访发现,许多酒专卖店的品类都是大同小异的,几乎在许多店内都可以看到类似概念的产品,还有包装都是相差不多。在养生酒行业中,概念酒、包装特色酒品类是最容易模仿和跟风的品类,一个新的概念出来,酒厂家都喜欢朝这个概念类型去跟风模仿,这样才能引起市场的关注。其实,无论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他们对品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需求上选择也越来越理性化了,不再乱选择品类。

  在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里面,从经销商的角度来看,如果品类没有广告支持,他不会去做太大的选择,连看都不想看,除非你的产品品类非常有特色,能跟其他品类不一样的地方,这样一来,经销商接招的机会就比较大一些。对于有特色的品类来说,经销商接到这个产品很容易切入市场,因为,他们是经常操作终端市场的,知道终端市场需求什么样的品类,什么样的品类才是消费者喜欢的。而我们作为企业制造商,一定打造自己的品类特色,而不是行业壁垒,毕竟这个年头,真正的行业壁垒并不多。

  同行不是冤家路更宽

  自己开创的品类有人跟风,很多人会非常生气,但生气归生气,毕竟自己至少在这个品类中,没有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现在别人跟风、抄袭,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冤家对头,其实,聪明的企业在竞争上会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这样也有利于一个一个城市的本行业或整个行业的发展;恶性竞争,攻击对手,只是小人想走的一条捷径,而事实上往往是背道而驰!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人脑子里都是竞争,都是你死我活,都想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但当我们单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客户任务的时候,脑子里仍然没有想到合作!

  要知道,同行不单单是冤家,也可以是朋友,毕竟单凭个人的实力单打独斗是很难有一番战绩的!或许会有很多人反驳说:“合作合作,最后就是合并沦落!”谁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你一心一意的去和别人合作的时候,别人说不定正在背后陷害你,谁不想垄断这个市场呢?但是当我们融入竞争机制中,与同行竞争,会感到一种生存的压力,而恰恰是这个压力,我们才会去寻求发展和能够生存下去的方向,于是就会产生向上的思想,谋求发展的目标,寻找创新的技术。

  经历了中国三十多年的市场化竞争的洗礼,我们也才从竞争的恐惧中转变观念:没有同行竞争,就没有真正的进步。因为只有存在替代性的经营项目,竞争才能使市场主权占有转移。虽然同行的竞争存在得失的风险,不设法使自己的概念产品比对方更有吸引力,就可能失去顾客,但竞争在此是有力的杠杆,会使得整体行业成本价格降低,产品质量功能进一步提高,市场容量又得以增加。所以,聪明的企业,一定要明白,同行是竞争对手,但决不是冤家对头,要使自己的生意兴旺发达,就必须学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变同行竞争与压力为自己奋进的动力。尤其是同行都是资力雄厚者,势均力敌,相互较量难分伯仲,如果竞争杀价,相互中伤,会两败俱伤。这时,与其竭尽全力去争夺市场一隅,不如订立携手共赢之策略,共同去争占市场,既有所侧重,又互补共济。何乐而不为呢!

  大势所趋做大行业群

  很多企业往往一个单品,折腾了多少年,整体行业产值也是非常有限!但若遇到猎人型企业,他们擅长于发现某个区域已卖火的某个养生酒产品,或即将可以炒火的品类,便瞅准机会“拿来主义”,这类产品在概念酒、养生酒领域非常普遍,结果一下子,市场就爆发井喷了!我一直不认为谁可以独立的为王,像电视产业,当你把这个产业规模做到这个时候,大家一起都会觉得有利益。如果站在自己一家公司的角度看,不会有任何的合作伙伴,大家会互相竞争,那么蛋糕永远不会做大。

  我们平时谈到市场竞争时,通常只是关注同行业企业之间存在的直接竞争关系,但着眼于整个市场,就应以所在行业的大局为重,不能只顾着窝里斗。若能认同大势所趋,构建产业联盟等方式一致对外,肯定能增强本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因为行业是企业的集合,代表了供给方;市场是产品的集合,代表需求方。两者关系非常微妙,正所谓“一枝独放不是春”、“独木不成林”,没有竞争就形成不了市场,一家独大只能叫做垄断。成行成市,有了竞争,市场才会越来越大。

 共同富裕的捷径 抄袭,共同做大行业的捷径
  如果同行之间能够互相尊重,并开展良性竞争,就更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例如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一对“老冤家”之间的竞合关系,两家在你追我赶的同时,不仅扩大了两家的市场总份额,也互相成就了对方的市场影响力。更为成功的是,这两家在国外原本只是低档廉价的快餐连锁店,在中国却变成了儿童乐园和时尚休闲之地,这一共赢的局面无疑得益于这对“老冤家”在竞争中共同造就的文化传播力。类似的“老冤家”还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阿迪达斯与耐克、苏宁与国美等等,可谓不胜枚举。他们之间的竞争往往是通过不断推出的新产品来建立各自独特的品牌文化,同时还通过持续的广告宣传和终端推广等活动,长期维护并提升企业的产品及品牌形象。这些做法不仅能增强本企业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扩大所在行业的影响力,进而也提升了本行业与替代品行业的竞争力。

  “商场如战场”,毕竟战场上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商场是企业之间的博弈,但在很多情况下,商场与战场并不能等量齐观,尤其是同行企业之间有可能也有必要成为盟友。行业恰如一艘大船,同一条船上的企业应该“同舟共济”,如果能结成各种联盟或组成商会,抱团作战,良性竞合,统一对外,完全可以实现共赢:一是在与上下游产业的博弈关系中,产业联盟能降低整个行业的运营成本;二是在与政府的对话中,产业联盟能为行业争取到最大利益;三是在进入新的市场时,产业联盟能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共同培育市场。如果同行企业间相互倾轧,只会对行业造成伤害。跟风、抄袭不可怕,而且是共同做大行业的途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493.html

更多阅读

约会大作战第二季11 我与管理的约会(11)——做强与做大

     做强与做大是一个永远的辩证的话题,如果作为辩论的,永远的不出结果,可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更复杂。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强与大之论。笔者在2008年曾作《赵梅阳:做大与做强的辩证关系》,提到万科与实达。一个是做强

无印良品育才法则 做大地域名品的3大法则

地域名品品牌营销系列之二:地域名品是宝贵的稀缺资源,具有做大做强的优势基因。但是如何让地域名品走出地域,打出品牌,走向全国?福来总结出了三大法则:以品牌抢占资源,用产品设置屏障,靠渠道分出高低。法则一:以品牌抢占资源地域名品是

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 “做大做强”的陷阱

拿破仑一句“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今在商界已经翻版为“不想做大做强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从商学院派到江湖派,都反复引用500强的案例宣扬这样的观点:要“做大做强”。这煽动企业气血上攻,不管大象还是蚂蚁,都赫然打了出“做

声明:《共同富裕的捷径 抄袭,共同做大行业的捷径》为网友装逼成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