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为争夺和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大了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R&D转移的力度。根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调查,62%的跨国公司将中国作为2005~2009年设立海外研发机构的首选地。面对国际研发产业转移的这一新趋势,我国政府既要运用适当的鼓励政策,也要采取必要的保障措施,以有效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发达国家海外研发投资的战略和策略
自20世纪60年代起,海外直接投资走在最前面的美国企业率先开始了海外研发活动,随后是欧洲企业;经营全球化相对落后的日本企业在80年代开始了海外研发活动,三者形成了发达国家海外研发投资的“大三角”;90年代以后,海外研发投资又表现出了新趋势——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投资热点,如今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研发活动已变得更为普遍。
战略
发达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海外研发投资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首先,能在世界范围内更广泛地接触各种资源,特别是各种技术人才资源,通过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才资源进行研发活动,可以降低研发的总体成本。
其次,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可将研发项目的不同环节分散到不同国家同时进行,然后进行合成;一旦需要,现代化的通讯技术手段甚至可以允许进行一体化流水作业式的跨国研发活动,从而大大缩短研发周期。
第三,跨国公司通过增加海外研发投资提高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据《财富》杂志统计,美国企业在全球500强排名由1991年的157家增加到2004年的176家,在前100名的数量也稳定增加。
策略
发达国家海外研发投资的方式主要有设立研发机构、研发外包、技术获取型并购、虚拟科研机构、战略联盟等。
设立研发机构。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开始以母国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研发布局,构建其全球研发网络。这些跨国公司的离岸研发机构作为其全球研发体系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市场本土化的需要,进行适应性和专用性的应用研发。
研发外包。跨国公司把非核心的研发、设计活动,转包给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企业或专业化公司完成;而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到企业的强势研发领域,截取价值链中的高利润环节,突出企业的竞争优势。
技术获取型并购。跨国公司一方面对具有先进技术的公司进行收购,取得其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对可能构成竞争威胁的企业进行收购,以消除竞争威胁,这两方面都对东道国产生技术遏制。
虚拟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参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单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虚拟社团,通过网络交流从中得到启发和问题的答案,获得比内部实验室更高的收益。
战略联盟。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战略联盟发展迅速,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也非常广泛,通过创新资源的共享,强化了产业关联,为产业转移特别是研发领域的资产整合提供了开放式的平台。
跨国公司研发产业的对华转移
中国成为全球跨国公司R&D投资的焦点是有特殊原因的,一是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二是丰富优质的科技人力资源。截至2007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已达到1160家;截至2006年底,全国外资研发机构累计投资达190.79亿美元。
总体来看,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1993-1996年:起步阶段,主要形式是设立中外合作研究与开发机构;(2)1997-1999年:发展阶段,合资、合作方式迅速被独资代替,同时也出现一些“伙伴式投资”;(3)2000年至今:加速与提高阶段,研发机构数量大幅度增加,研发层次不断提高。
跨国公司研发产业的对华转移,对中国的研发产业既带来发展的机遇,也提出挑战,具体表现为:
机遇
(1)外资研发投入成为我国研发投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外资研发投入增长很快,外资企业研发经费增长速度和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内资企业。在2004年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当年外资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已占我国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27.1%,其中上海高达73%,福建省64%,北京市43%。
(2)人才集聚和培养作用较为明显。跨国公司在华从事研发活动,创造了大量高薪工作岗位,对抑制我国优秀人才流向海外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吸引了若干来自海外的研发人才。外资研发机构为员工提供了“干中学”的良好机会和全方位的培训,使中国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得以提升。
(3)知识溢出效应日渐显现。科技人员的流动是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随着研发人才不断从外资研发机构流出,由此而产生的知识溢出效应也将显著。随着国内企业对人才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工作条件的改善,一些外资研发机构的高级研发和管理人才已开始出现“回流”,而且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
(4)具有科研管理的良好示范作用。外资在华开展研发活动,将世界先进的创新理念和管理经验带进我国,对国内科研管理在组织和制度上都起到了示范作用。
(5)提升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层次和技术水平。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不断提升其在华研发机构的功能层级,客观上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技术链上的位势,推动相关领域不断向产业高端(如研发、设计等上游环节)演进,推动我国产业整体向更高层次转换。
挑战
(1)加剧了对国内高端人才的争夺。目前,在华外资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绝大多数都来自国内本土人员,外籍人员相对很少。科技人才是我国的稀缺资源,外资研发机构特别是跨国公司具有品牌和工资优势,大量的科技人员流向了外资研发机构,使得我国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人才更为缺乏。
(2)强化了外资在一些重点行业的技术垄断。跨国公司借技术领先的优势占据了我国相当大的市场,而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又强化了这种优势,使得我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弱势。更为严重的是,跨国公司对我国一些行业龙头企业的大规模并购,不但形成了对一些重点产业的控制,也可能抑制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
(3)在与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中存在着科研资源流失现象。由于国内有关中外合作研究中涉及既有科技资源管理的具体办法还不完善,国内一些研发机构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在与外资研发机构的合作过程中,国内的科技成果(包括国家计划项目的成果)可能在合作中被外方低价获得(甚至是无偿获得),某些隐性的知识、技术诀窍及工艺方法很可能随人员流动而带入外资研发机构。
我国应对国际研发产业转移的对策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研发产业转移对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既有“溢出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两者同时并存,方向相反。面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趋势,我国政府既要运用适当的政策鼓励他们更多地来华进行研发投资,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国内科技资源大量被吸出。
面临的问题
(1)双方技术差距较大。在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的博弈过程中,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技术差距是影响博弈结果的关键因素,吸收能力越大、技术差距越小,溢出效应越大,反之,挤出效应越大。
(2)外方倾向于采取独资形式。目前外商独资研发机构占绝大多数,中外合资研发机构相对较少,跨国公司的目的在于对研发机构实施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防止技术的外溢。
(3)跨国公司技术内部转移。跨国公司采用内部化方式将技术的转移限于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虽然这些技术经过较长时期的使用后,也会在跨国公司的体系之外扩散,但总体而言,这种扩散不仅少,而且非常缓慢。
(4)中方易形成技术依赖。国内企业若习惯于通过购买技术或技术许可权来实现其技术升级时,就会减弱它们通过自身研发提高技术水平的动力,形成对跨国公司技术的依赖。
(5)外资研发机构以产品开发为主。在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环节,较少涉及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也有少数规模较大的著名跨国公司的在华研发机构从事一些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开发。
(6)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合作较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跨国公司的在华研发机构主要为利用国内科技人力资源,集中在与中国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相对较少。
(7)跨国公司研发布局集中在沿海。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几乎全部集中在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天津、浙江、福建和大连等省市,世界500强在华研发机构在长三角地区的集中程度更为明显。
(8)跨国公司研发人员流动效应不明显。由于外资企业的吸引力强于本地企业,在华外资企业的研发队伍较为稳定,人员流动性低,即使有少量研发人员被高薪聘走,大都仍进入其它外资企业工作。
(9)外资抑制本地企业的创新活动。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不少行业已经形成了垄断或寡头垄断,使本地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原有的研发队伍解体、人才流失,对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造成了负面影响。
政策建议
(1)加强对跨国公司研发活动的宏观管理。政府不能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放任自流,而应该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例如重点鼓励跨国公司投资于高新技术行业,鼓励跨国公司投资于中西部地区。
(2)帮助本土企业提高技术吸纳能力。要建立为企业技术服务的机构,弥补企业在技术吸收过程中信息不足的缺陷;要建立企业技术开发基金,为国内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要制订各种优惠政策,加速国产化进程。
(3)重视跨国公司人才。通过提高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奖罚待遇,以优厚的条件吸引这些掌握重要技术的人才回流到国内企业中,这样就可以把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带过来,从而提高了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4)打造国际科技研发中心。应进一步改善高科技园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增加与国外科学园区的交流,提高国内高科技园区的国际化水平,力争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国内的重点产业如软件、生命科技、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领域打造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研发中心。
(5)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对于核心的关键技术,决不可能依赖跨国公司,必须集中力量自主开发。但由于中国的自身财力有限,不可能在财政收入中拿出更多的钱去进行所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有效的办法是减少一般性的技术引进,将有限的财力集中在少数关键的技术上。
(6)引导跨国公司提高在华研发活动的档次。要鼓励跨国公司提高在华研发机构在其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地位,鼓励其在华研发活动更多地针对母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