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华峰
央行罕见地提前公布了6月人民币存贷款数据。6月9日,1.53亿的天量信贷便早早公布,人民币存贷款数据均创下了今年以来单月新增数据的次高,其中新增贷款超出此前市场1.2万亿-1.3万亿元的预期,比5月份6645亿元增加一倍以上。 数据公布之后,在预示了好的市场前景和信心之外,关于资金流向和隐藏风险的担忧成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对于上半年度次高的新增信贷,央行立即着手进行了密集的专题调研,以解背后谜题。 流向之偏1.3万亿的信贷,有多少流入了实体经济,有多少流入了虚拟经济?在今年上半年,楼市重拾2007年高峰,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沪指飙涨一倍有余,远胜实体经济的复苏速度。这不能不让人猜疑有相当一部分信贷资金直接或者间接地流入了股市和楼市。 就在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分析,今年前五月近6万亿的信贷,约1.16万亿的信贷资金流入到了股市上。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上半年7.3万亿的信贷,至少有1.5万亿左右的资金流入了虚拟经济,占比20℅左右。 这也是市场对于信贷激增的最大担忧。燕京华侨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说,现在并没有权威的数字表明究竟有多少信贷资金流入了股市,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一部分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了股市。分析人士称,有些企业由于对生产前景不看好,肯定会把部分资金用于非主业投资,其中不排除一些大型企业把信贷资金放入集团“资金池”后投入股市和楼市。 从放贷比例来看,中小银行占到了6月新增贷款的绝大多数。如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它们6月份新增贷款是4970亿,6月份贷款一共是1.53万亿,中小银行贷款在6月份的新增贷款当中占了1万亿以上。分析人士张鸿认为,这些钱大多流向了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 “地方政府苦于刺激经济所需资金的捉襟见肘,于是一些县、市级的政府,搭建自己的融资平台、成立了类似建投公司,以类似财政担保的形式取得贷款,进行公共事业、市政项目的建设。” 同时,也不排除另外一些可能。据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透露,存在部分企业,包括银行,担心货币政策可能会收紧,遂提前放贷以做后用。 经济学家、太平洋研究院院长向松祚表示,尽管今年每次公布的信贷增长数字都大大超乎了人们的预料,但在配套4万亿和“双防”政策松绑后的背景下,天量增长也有一部分的合理性。 然而,关键问题是在信贷的流向和结构上,它过度集中到了国家的大项目,很少流到一些真正对于就业,或实体经济增长具有最大帮助的这些中小企业里面去。 事实上,为刺激经济而放开的信贷,有接近20%的份额进入了虚拟经济而催生经济泡沫,只有5%的份额进入了解决70%以上就业的中小企业,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风险之辩 今年上半年,新增信贷已经达到了7.3万亿的巨量,长此以往,一系列问题将随之浮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担忧,天量贷款有可能变成坏账,投资效益和风险堪忧。“很多银行都是在压力下放款,而不是根据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的平衡来放款,应该让商业银行,根据商业上收益和风险平衡的原则,让它自主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