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创业家》记者 胡宇萌
到了海联讯门口,玻璃大门紧闭,前台座位也空着。等了许久,终于有人进出,于是趁机潜入。走进办公区,环绕一圈发现一位面相极其和蔼的人,心想找他了解情况应该不会被拒绝。幸运的是,这个人原来是海联讯的一位高管,为了打消掉这位高管对于“上市缄默期不能接受采访”的顾虑,我说“只谈您感兴趣的话题就行”,而当他听闻我专门从北京赶来,还是善意地接待了我。 简单概括来说,海联讯主要是为电力企业搭建信息化技术平台。它的产品分为两大部分:软件方面,它利用自身研发的产品,为电力企业收集数据,然后根据数据生成企业所需要的决策指标。硬件方面,它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搭建设备,比如铺设光缆、设备维护等等。 这位高管透露: “成立于2000年的海联讯最早并没有现在这样明确的定位。董事长章锋看到软件行业的机会创立了海联讯。最初有生意就做,公安的我们也做,企业的也做,电力行业的也做。但是时间长了发现盲目地接单并没有增加公司的利润,坏账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非电力企业有一个政府拨款的问题,它要做预算,等他拨款以后它才能付这个款,回款时间也就比较长。经过团队认真评估,发现电力企业信誉好、回款及时、没有坏账。于是,公司决定深入这个行业挖金。 国内有很多做软件的企业,但是专注为电力企业服务的却并不多。海联讯90%的客户都是电力企业,他们的软件也都是根据电力企业需要研发和配套。所以,相较于其他的软件公司,海联讯最大的优势就是对行业的深入了解。我们每天就像在那公司上班一样,对电力公司管理、流程、需求了如指掌。” 恰好在2003年,清华同方做业务调整,旗下的电力事业部不在重点发展项目之列。章锋见机游说电力事业部的整个团队加盟海联讯,凭此一役,海联讯的技术力量一下壮大起来。 从此,海联讯找准了自己的方向,而且明确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电力企业也分为三类,发电、输电和客户端。海联讯只给中间的输电企业做配套,客户大多是像甘肃、山东、山西、湖南这样的省级电力公司。近两年,公司客户已经延伸到了地级县的电力公司。 但是,尽管以非常专业化的姿态进入了一个细分市场,海联讯实际上并不轻松,这位高管告诉我:
我们最早是帮助实施ERP开始的,电力系统的信息化软件并不能像用友、金蝶那样模块化应用。电力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每个公司的管理系统要求都不一样,所以海联讯在研发出一个通用技术平台后还要针对不同企业进行二次开发。这是让技术部门比较头疼的地方。
公司进入成熟期后,章总开始考虑企业上市的事情。他觉得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只有跟资本有效对接才能获得更快的发展。2007年,公司开始上市准备工作。不过,那个时候目标是中小板。章总听到创业板启动的消息十分兴奋,将公司调整到创业板上市,这可是免去了在中小板排队的漫长等待啊。 海联讯现在一年的营业额超过了2亿人民币。像海联讯这样四平八稳的企业,业绩不会有爆炸性的增长,但是它的客户稳定、续单能力强。2009年7月,国家出台智能电网规划。这次电网的全面升级对海联讯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智能电网有一块就是要用到控制技术和信息收集技术,这个正好是海联讯擅长的,我们希望未来成为智能电网的领先者。”这位高管最后说。 “我们希望未来成为智能电网的领先者。”这位高管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