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红玉
对经济衰退而言,再没有比增加货币供给更好的灵丹妙药了。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央行果断地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共计发放贷款7.37万亿,超过全年信贷计划的47.4%,同比增长34.44%;M2同比增长28.46%,M1同比增长24.79%。汹涌澎湃的货币资金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使中国宏观经济和A股市场均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最大的亮点。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用信用扩张刺激经济的代价是通货膨胀。虽然,政府部门再三申明,中国目前还没出现通货膨胀,但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在渐渐形成,政府部门对货币信贷规模过快增长更是高度警惕。中央银行两次提出要对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 “动态微调”明显是针对通货膨胀的,但却使股票市场应声下跌,央行官员对政策意图闪烁其词的解释,更进一步说明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本次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消费和投资锐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归根到底就是印钞票贷给企业投资,借给政府消费,再通过上述渠道变成消费者的货币收入。货币的快速增加让社会产生“货币幻觉”:收入增加,资产升值。于是,消费者信心恢复,需求扩大,经济逐步复苏。 在现代货币制度中,流通中货币不是真金白银,而是价值符号,不具备自动调节货币数量的能力。因此,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不是流通中货币数量减少,而是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按照凯恩斯的说法,这是在经济萧条时,人们出于避险的心理,大量持有现金的结果。经济形势一旦好转,投资和消费重新活跃起来后,货币流通速度就会明显加快,但新增货币不会自动退出流通,而是与原有货币一起,形成新的更大的总需求。除非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增长能够吸收新增加的货币。 中国目前尚未出现以消费品价格上涨为特征的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预期的风险是存在的,这正是中央银行提出“微调”货币政策的宏观背景。更令人担忧的是,弗里德曼先生曾经告诫众人:历史的不断重演,已经使老百姓具备了适应性预期的能力,人们会根据历史的经验预测未来的事件。所以,运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只能在通货膨胀预期没有形成的早期有效,而通货膨胀预期一旦形成,继续运用货币扩张来刺激经济,不但物价水平不断攀升,经济增长回归到原有水平,形成对百姓生活危害最大的滞胀。在这样的背景下,下半年的信贷规模还继续延续上半年的“大跃进”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中央银行提出要对货币政策进行“动态微调”是十分及时的,也反映出决策者对经济形势发展趋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但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为“紧缩”的时机还没有成熟。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总是会在未来引起一定程度上的通货膨胀,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经济虽然出现了企稳回升的积极迹象,但回升的基础极不牢固:外部需求不足,内部矛盾重重。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走出低迷,解决成千上万人口的就业问题。在这样的关键时期,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才能稳定信心、鼓舞士气。相反,如果决策失误,政策运用不当,经济下滑就会雪上加霜,重启内需将付出更大的代价。特别是上半年新增贷款的主要投向都是桥梁、公路和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在这些项目没有完成之前紧缩信贷不外乎是釜底抽薪。 目前,市场对“动态微调”有诸多的猜测和担忧。本人的理解是,“动态微调”不是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开始,应是对上半年过度宽松政策的修正。货币政策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力度和新增贷款的投向。下半年,中央银行可能继续运用票据操作等公开市场业务对冲过快增长的货币投放,通过严格信贷投放控制新增贷款的过快增长和防止形成新的不良贷款,也可能包括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激活私人投资。从长期看,货币政策的适时调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理性的投资者而言,出其不意的政策是最糟糕的政策。当前,通货膨胀风险和经济衰退风险同时存在是多数人都能够理解的,中央银行对未来的政策意图与其闪烁其词,不如和盘托出,这样,反而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减少市场波动,树立必胜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