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那一天是历史性时刻,我也在现场。”东吴证券投行部总监张剑宏难掩兴奋的声音对《投资者报》记者说:“我们为了此次申报,7月25日晚上就到了北京,第二天又与同事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达现场。”
7月26日,是创业板正式开闸的日子,那一天被各大投行保荐人及公司代表奉为“历史性纪念时刻”。 创业板开闸当日企业申报热情极高,证监会受理大厅内外站满了等候递交材料的企业代表,当天就有38家保荐机构申报了108家公司的创业板上市申请。但据《投资者报》调查,这仅是创业板拉开帷幕的前奏。 申报数量继续增加 “想了解创业板方面的问题,建议你去‘券商之家’走走看。”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他提到的“券商之家”是一家专业服务于金融领域的图文制作公司,公司真正的名字叫荣大快印。有趣的是,这位券商人士虽然常去这家公司,却不知道公司真正的名字,和其他券商一样都称之为“券商之家”。 根据该人士的介绍,记者7月28日晚上来到位于北京三里河东路的“券商之家”。原以为晚上来打印材料的客户可能较少,但看到的情况却大出所料。尽管已经是创业板开闸第三天的晚上,荣大快印依旧人来人往,不时有人补充或修改申报材料。在到达“券商之家”所在的写字楼下时,已接近晚上8点。记者走到门卫室咨询荣大快印的房间号,刚张嘴说了个“荣”字,门卫头也不抬就说:“三楼!”与记者一同乘电梯的有5人,都是奔着荣大快印而来的。 “你看这里还有遗漏,单子上都列着呢。”其中两位一进门就焦急地嚷嚷。房间的另一端有排桌子,有十几个人各自拿个手提电脑围着桌子坐了一圈。 工作人员认真听取了两位客人的要求,从对话中,得知他们是某公司的证券代表,为修订创业板材料而来。当记者表明身份表示想采访时,二人很紧张地连连摇手。 不难看出,在创业板开闸三天之后,企业申报的热情依旧不见消退。一位证监会人士向记者表示,7月14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创业板发行制度培训会议上说过,保荐机构对其创业板的项目申报不必赶第一天。虽然首日就申报了上百家,但现在还有继续申报的,同时还有已申报但需要补充、修改材料的。毕竟时间紧迫,出现瑕疵在所难免,只要不是重大纰漏,就会让他们及时补充。 这意味着创业板申报数量还在增加,究竟又增加了多少,上述证监会人士表示无可奉告。 中小板转向创业板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7月20日宣布,已申请在主板(包括中小企业板)发行上市的公司,可自主选择转申请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在已申报的108家企业中,有些企业就曾经在中小板“排队”。 东吴证券此次申报的两个企业,就是从中小板转过来的。“这两家企业当时是按照中小板的要求准备的材料。今年3月份,创业板的开设被提上日程,我们就此转变方向,定位创业板。”张剑宏告诉记者。 而中信证券与发行人在7月24日拿到撤回主板发行申请核准文后,立刻加班加点投入准备创业板上市申请材料,并赶在26日参加了首批申请创业板上市。 平安证券推荐的10家企业中,有两家是从中小板撤下来转申请创业板。招商证券推荐的12家企业中,也有1家曾申请中小板上市。 平安证券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这两家并非为了急着上市才转向创业板,而是因为这些企业本来就更符合创业板的条件,只是因为去年创业板迟迟没有推出才申报了中小板。 招商证券投行人士也表示,如果只是为了早点上市,不建议企业转板,因为证监会对于首批创业板企业的审核非常严格,不符合创业板概念的企业转板,通过的可能性很小。创业板不是“小小板”,如果企业没有自主创新的特色,或者在成长性方面不突出,即使在创业板申报的队伍中排名靠前,最终也不能过会,还不如老老实实等着上中小板,至少成功过会的几率会高一些。 新三板公司仍观望 “新三板”市场特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根据2008年年报,有18家“新三板”公司满足创业板上市条件,5月份这18家公司曾表示有意在创业板上市。而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18家公司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表现坚定、有的则在观望。 其中,佳讯飞鸿和紫光华宇股东大会已通过在创业板上市的议案,正冲刺首批创业板申报外;东土科技、星昊医业和博晖创新创业板上市已通过董事会决议,尚未通过股东大会决议。 而其余企业还处于等待状态,中机非晶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这次没有申报,再看看公司后续业绩和规模发展再决定上创业板的事情。”北京时代科技、中科软等公司也表示“观察”后再决定,毕竟创业板刚刚推出,市场具有很大不确定性。 对于第一批可能获审批的企业,张剑宏认为,由于是第一批,获批条件可能会比较高,因此应是规模较大的企业。 早在7月14日证监会给各大券商机构做培训时,证监会就表示,获批的行业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七大行业,同时首批创业板企业不可能集中在某一个行业,有可能是均衡分布。 “不可能一个林子只种一种树,那太单调了。”张剑宏笑称。 创业板首批申报7月31日即将见分晓,届时花落谁家自然明了。而目前仍有很多外地投行人士仍留在北京等待结果。“投行只剩下做综合事务的人,能够接受采访的相关领导都还在北京忙着上会的事情。”招商证券市场部有关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