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政策:华彩背后的落寞
“阳光政策”是一本书,金大中翩然离去,可这本书依旧未完待续。 撰稿·袁晨雨 8月18日下午1点43分,一颗心脏在同肺炎病魔顽强斗争了32天后,终于停止了跳动。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紧裹着印有凤凰的金色天主教寿衣,穿戴着夫人李姬镐女士亲手制作的栗色手套和米黄色袜套,静静躺在深褐色香木棺内,“忍冬草般的人生”就此落幕。 有人说,金大中崎岖坎坷的一生浓缩了韩国现当代史最核心的内容,“阳光政策”是他政治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有人说,金大中身后所留下的“殡葬外交”是他奉献给朝韩人民的最后一份礼物……然而,随着哀悼、纪念和无边无际的溢美之声逐渐消淡,一些韩国民众客观又冷漠的声音跃然而出,一群曾经追崇金大中“左派”政权的学生团体成员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向记者感叹:“‘阳光政策’仿佛是过眼云烟。究竟有多少韩国人在意过‘阳光政策’?” 历史的华彩悄然褪去,现实的落寞骤然升起。“阳光政策”是一本书,金大中翩然离去,可这本书依旧未完待续。 8月21日,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金己南为首的吊唁代表团降落在韩国金浦机场,以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的名义向灵堂献上了花圈,这是去年2月李明博政府成立以来朝鲜官员首次访韩。一时间,朝韩关系转暖的说法甚嚣尘上。 不过,吊唁团赴韩首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就让吊唁团吃了闭门羹,直到次日吊唁团推迟了回国的日程李明博才许诺“排着队的非正式会面”,强硬态度一如既往;而在首尔弘恩洞希尔顿大酒店外,50多名保守团体成员点燃贴有金正日、金正云照片的牌子,并高呼“滚回朝鲜”。 首尔大学的金勇浩教授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认为,“冷眼旁观这次吊唁外交,不难发现是金正日外交游戏中的一环,是他手中另一张王牌。当然,李明博也不会一味地成全金正日北方式的吊唁外交。反观这十年,相较许多媒体一边倒的 赞美,对金大中的‘阳光政策’更客观的评价应该是‘功过参半’。比较遗憾的地方在于,他一点不顾朝鲜的非理性行为,过多地采取纵容政策,没有做到软硬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为朝韩关系逐渐坠入冰点埋下了隐患。” 纵观“阳光政策”的十载历程,这个很有争议性的政策究竟能为后金大中时代的朝韩关系带来何种启示? 双金时代的隐患 2000年6月13日,初夏的首尔碧空万里。从青瓦台到机场的路上,太极旗迎风招展,一架漆着“大韩民国”字样的专机停在机场中央。清晨7时刚过,参加峰会的金大中代表团成员到达机场。不久后,金大中携着夫人李姬镐的手、怀揣着千万因朝鲜战争而遥隔三八线相望的韩国人的期望,步履蹒跚地登上了专机。前总统府发言人朴唆莹的回忆向我们揭示了南北会谈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临行前一晚,金大中为了排除一切杂念,也为了再次思考这一历史性的会晤,独自一人离开了青瓦台,在一家宾馆中闭目静坐、静思内省。” 上午10时25分,金大中的专机在平壤国际机场上空缓缓盘旋。平壤街头几十万民众身穿民族传统服装,手中挥舞殷红色花束。当金大中踏上平壤国际机场的沥青碎石地面,张开双臂同金正日热情拥抱时,激动的美国媒体在电视画面上打了一行字:“‘金’爱‘金’”。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在朝鲜半岛分裂和对抗了50余年之后,韩国总统第一次踏上北方土地,与朝鲜最高领导人握手相会。金大中不仅带回了朝韩和平会谈样本性文件《6.15共同宣言》,更让所有韩国民众见识了与他们想象截然不同的金正日。
“没想到他是一个极富魄力和幽默感的人,当时金正日还允诺要回访,我们真的对他很好奇。”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韩英玄向《新民周刊》回忆说,当时许多韩国民众都惊诧不已,百货商店人头攒动,金正日在机场所穿戴的太阳镜和标志性灰色制服的仿制品成了抢手货。《东亚日报》当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如果金正日回访首尔,他将得到97.3%的汉城人的欢迎。只可惜,国际局势突发变革,当年的诺言转眼成了泡影。 2000年10月13日,新千年的首个诺贝尔和平奖授予韩国总统金大中,以表彰他对发展韩国民主和推动朝鲜半岛和平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诺贝尔和平奖的殊荣为“阳光政策”谱写了一阕华丽插曲,金大中却也深深得罪了大洋彼岸新上任的布什政府——布什表面上支持阳光政策,暗地里却想将它消灭。2001年1月30日,布什的政策顾问里查·阿米塔奇提出要将“阳光政策”的叫法改为与朝的“接触政策”。 5个月后,金大中访问华府,“这段经历足以称得上是金大中外交史上一次最屈辱的遭遇”,复旦大学教授汪伟民说。在布什和金大中会谈前夕,国务卿鲍威尔曾表示,布什政府准备从克林顿政府中断的地方开始,接着同朝鲜对话。可在两位首脑会晤后的记者招待会上,鲍威尔的态度急转直下,威胁说除非朝鲜将部队撤离朝韩边境,否则美国不会同朝鲜展开对话。布什甚至将朝鲜界定为“邪恶轴心”。 尽管金大中一再强调要贯彻“阳光政策”,但他清楚,自己的政府无法割舍韩美关系,因而平壤决定停止同韩国的接触。“阳光政策”被置于尴尬境地,曾在金大中政府中工作过的苏珊·李(SusanLi)回忆这段艰辛往事时说,“受布什政策的挑唆,韩国最大在野党大国家党利用民间对北方的恐惧和担心大做文章,指责金大中的阳光政策给好战的北方‘胡萝卜’太多,‘棍棒’太少,要求立即停止推行阳光政策。” 无独有偶,因“阳光政策”掀起的韩国反美风潮进一步激怒了布什政府。2002年布什访韩前夕,韩国反美激进学生接二连三走上街头,霸占美侨商会办事处静坐示威,更有甚者持斧头与榔头捣毁办事处前门,从打破的窗户发送传单,上面赫然写着:“布什:好战的怪胎”。“金大中的政策无疑是诱发韩国‘反美风潮’的最大隐患。”汪伟民分析说,“布什信仰基督教福音派,他不容许别人犯错。他认为金大中的‘阳光政策’是‘把阳光给了朝鲜,却把阴影留给了美国’。” 访朝后时代的冷遇 2002年9月,一场不期而遇的政治地震彻底为“阳光政策”蒙上了乌云。右派大国家党议员抖出猛料,直指金大中政府曾在2000年南北首脑会谈前通过现代集团将5亿美元的秘密资金交给平壤,以确保朝韩历史性峰会举行。 自金大中实行“阳光政策”以来,各大南北交流项目都由现代集团一手经办。2000年5月31日,作为集团名誉董事长的郑周永宣布他将携其两个儿子淡出现代集团管理层,不再参与集团的管理工作,唯独例外的是小儿子郑梦宪将继续掌管现代集团在朝业务,包括负责在朝鲜风险公司总投资额达9.42亿美元的金刚山旅游观光计划。 “这可以看成是金大中时代‘官商勾结’的政治弊病的一个缩影。”汪伟民说,“这种现象在卢武铉时代有所改善,却遗风尚存,也成了卢武铉自杀的导火索,此为后话了。” 韩国检察机关就此事对郑梦宪进行了3次传唤调查,性格内向的郑梦宪经不住轮番审问,对曾送给朝鲜5亿美元以换取现代峨山公司在朝鲜交流项目等罪名供认不讳。这桩“阳光政策”的最大丑闻最终以郑梦宪自杀的结局不了了之,“一方面由于现代集团是民间企业,另一方面卢武铉也算是‘阳光政策’的继承者,这才使得金大中不至于引火上身。” 2002年12月,韩国举行总统选举。经过激烈角逐,卢武铉最终在“三足鼎立,两强相争”的格局下战胜了大国家党候选人李会昌,成功当选为韩国第16届总统,其“平民总统”的廉洁形象更是颇受韩国民众喜爱。 然而,也有分析家说,卢武铉正式入主青瓦台就好比一场噩梦的开始。首尔大学外交学院教授全在晟对其外交政策作出了猛烈的抨击:“卢的外交目标充满野心,计划在朝鲜半岛建立和平体制,成为东北亚均衡力量,又想与美国建立平等关系,简直如同空泛的梦想。”与金大中时代左派独大截然不同,重新抬头的保守党派让卢武铉身陷“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中举步维艰,因此他不得不兼顾“和平与繁荣政策”和“美韩同盟”的重建。“卢武铉向美示好最主要表现在响应美国号召向阿富汗派兵以及镇压国内愈演愈烈的反美风潮。这也使得朝韩的关系继续原地踏步。”这些不得人心的政策让国民对卢武铉的领导能力产生了疑虑,在他的副手和亲戚卷入受贿丑闻后,卢武铉的公众支持率下跌至30%。 更可悲的是,由于卢武铉的优柔寡断,使得倍受关注的朝核问题始终没有进展,更有甚者认为,正是由于卢武铉如同隔靴搔痒式地给金正日警告,一再要求其通过六方会谈和平解决核问题的做法给了金正日喘息之机,断然拒绝美国提出的“先停核项目,再谈能源问题的提议”,为2006年10月在凤溪进行的首次核试验成功及之后朝真正成为了准核国家打下了伏笔。 2007年10月2日,身负韩国宪政史上首位遭两会弹劾之名的卢武铉毅然决定在自己任期还剩余不到半年之际访朝。任何人都可以想象,一个弹劾总统加上不到半年的跛脚政期能给韩朝问题画上怎样一个不光彩的逗号。朝鲜民众的反响更是为卢武铉访朝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霾,“7年前南方的金大中来平壤时,我们曾期待情况会好转。但是,什么都没有改变。卢武铉这次访朝更像是南方的政治作秀。” 南北首脑时隔7年再次聚首已是物是人非,只有平壤市内装点得花团锦簇的欢迎人潮依旧如昔。在4·25文化会馆等候的金正日在卢武铉从敞篷车上下来并走近之前,始终面无表情地站在红氍毹的彼端寸步不挪。待卢武铉走近之后,只露出浅淡的微笑,用一只手与卢武铉总统握手后,旋即恢复了无表情的面孔,相较当年与金大中相拥大笑,交谈甚欢的场景大相径庭。 “金正日知道卢武铉在自己执政期的末尾访朝,韩朝签订的《10·4宣言》仅能代表国内很少一部分势力的话语权。”汪伟民表示,南方国内的政治格局的变化让金正日前后接见态度截然不同,“此外,卢时代的左翼力量也开始对朝提出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金正日对待比他小了4岁的卢武铉冷淡处置也情有可原。” 不出所料,随着卢武铉政府淡出韩国的政治舞台,这场只属于“他们”的盛会以一种渐趋冷淡的结局落幕。或许是无巧不成书,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告“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这个时间节点恰好是卢武铉跳崖自杀后两天光景…… “殡葬外交”还是大国游戏 9年后的今天,朝鲜已经进行了两次核试验、退出了六方会谈、金刚山旅游区几经关闭。阳光政策之无法奏效,使得韩国坊间类似“‘阳光政策’是金正日炮制核试爆的罪魁祸首”的论调声声入耳。于是,反阳光政策及反金卢的和睦政策,竟成为保守派李明博当上总统的武器,汪伟民说,“李明博属于韩国政党的中间偏右派,他绝对不会做出丝毫让步。他将‘金卢时代’南北关系模式称之为‘失败的10年’。” 与金大中的理想主义截然相反,李明博是现实主义政治家,其强硬的意志更是深得布什的青睐。“不管金大中搞几次导弹试射,韩国的态度都非常决绝:我们不怕你!要和谈,先去核。”因此,2008年4月访美期间李明博受到的礼遇同7年前的金大中如同天壤之别,布什投桃报李,在马里兰州总统度假地戴维营宴请李明博。有趣的是,这场牛肉大宴会为李明博回国后引发的“牛肉风波”埋下了祸根。 然而,今年5月卢武铉自杀身亡后,沉疴染身的金大中重提“阳光政策”和“反李明博政府”的行动达到了沸点,他公开表示:“想到朝鲜半岛可能再次进入冷战时期,我感到非常难过……不要对独裁者阿谀奉承,应该愤然崛起。”一番言论不仅在韩国民众心里为李明博塑造了“人民公敌”的形象,更将人们的视线重新拉回了已跌落谷底的朝韩关系。 反观金正日从李明博和奥巴马相继上台后的冰点,到“人质问题”时的转暖,再到一周前金大中病逝而引发的“吊唁外交”,朝、韩、美这三个冤家之间悲喜晴雨的关系可谓层出不穷,纷繁复杂。 金正日招数百出,不仅使韩国跟着团团转,更让奥巴马苦不堪言。“2008年,奥巴马当选总统之初,金正日还向其发送了贺电。然而,他目睹了奥巴马选用的是希拉里等人,于是万念俱灰。”汪伟民对朝韩问题提出了另一个崭新的视角,朝韩这场博弈最核心的“玩家”不再是传统的美韩中,更不是南方的李明博,而是金正日本人。汪伟民认为,“由于金正日自己也是身陷内忧外患的重重困境,所以他决定要玩一场赌上自己身家的游戏,同时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送给儿子金正云一份无价的遗产。”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罗迪格·弗朗克(RuedigerFrank)教授的一份研究报告让我们透视到金正日外交表情“阴晴不定”的原委:朝鲜国内政治经济体制还处于摸索阶段,为了防止国内政坛动荡,金正日无法放任自由市场的滋生蔓延;还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连续多年受国际制裁,朝鲜今年经济又遭受新打击,农业遇洪涝灾害,这也成了金正日解不开的心结之一。此外,为了满足国内军方的“首先解决国内安全”的要求,成为有核国家一直都是金正日摆在案牍上的首要议题,“金正日认为,朝鲜有核化是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届时美、中、韩、日等大国将争先恐后地对朝进行援助,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009年8月,和暖的夏风重新吹拂着朝鲜半岛的“三千里锦绣河山”。金正日不但一扫之前韩美联合军演给朝韩关系带来的不快,更在美韩人质问题上热忱地接见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以及现代集团总裁玄贞恩。有趣的是,金正日选择的这两个访朝人员更是与朝鲜颇有渊源——一前者在90年代末就表达了访朝之意,而玄贞恩更是自杀的前现代集团总裁郑梦宪的妻子。不久前,金正日还在咸镜南道咸兴大剧场观看由朝鲜国立话剧团重新排演的中国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这一举动也被许多舆论贴上了朝鲜向华示好的标签。如今,他又急切地想通过“老同志”金大中的吊唁外交中博得李明博的一面,一时间金正日的“笑脸攻势”席卷了大半个地球。 “围绕在朝鲜周围的韩、日、美、朝等国素来对朝核问题心存芥蒂,金正日一步步打出‘人质牌’、‘朝华牌’和‘吊唁牌’,成功地转移了视线。更值得我们警示的是,在他这些举措中,对华的态度最耐人寻味且富象征意义。”汪伟民总结说,“‘吊唁外交’结束了,但我们更要看清朝鲜的良苦用心。朝鲜国内政权交替时期不稳定的政治局势已为美国所关注,让金正日迫切地设法寻找破茧而出的突破口,而打出吊唁外交这张‘民族牌’,显然能为他博得更充裕的时间。”
更多阅读
你所不知道的:雷锋背后的故事 视频 腾讯视频
你所不知道的:雷锋背后的故事
秦怡:风华绝代背后的两段残缺婚姻
银幕上的她风华绝代,生活的她慈祥淡定,可在婚姻上,她一生遭遇两次,但都不圆满。她曾被周恩来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女性,她就是秦怡。秦怡:风华绝代背后的两段残缺婚姻文/成小晟1938年,年仅16岁的秦怡因为抗战离开家乡来到重庆,一次和朋友去
北师大教授撰文:数据背后的德国课外辅导班
日前,媒体关于课外辅导班的连续报道清晰显示出我国校外培训的“疯狂”和父母的焦虑。尽管父母们大多也不认同这种课外培训,却依然趋之若鹜。因为别的孩子都在参加,自己的孩子若不参加难免会吃亏,于是家长只好跟着一起“疯狂”,相互
专栏:问题背后的问题
专栏:问题背后的问题陈荣华前阵子去各个市场为半年度经销商总结表彰大会做报告,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有次做报告之前,有个人带了一帮人来,在会场上引起了骚乱。销售部长告诉我,这个人是某市场以前的一个经销商,因为种种原因,与公司
铭思艺:“中国馆”背后的艺术驱动力
铭思艺:“中国馆”背后的艺术驱动力文/本刊记者叶文东 发自广州“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如你初妆……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