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京剧的好处 《学京剧和学管理》



  (2009年肆月号)

 儿童学京剧的好处 《学京剧和学管理》
      管理有时候是一门艺术,并非是技术那么简单。管理一方面需要很大的规矩,基础要扎实,一方面需要心领神会。当下的管理教育离管理的本身越来越远。理论家不是画家,看再多的理论书籍,如果不刻苦地学习绘画,如果天赋有限,都成不了杰出的画家。如果只是为了眼前利益去画画,恐怕最成功者也只是枉得一世虚名。不独是管理教育出了问题,其他学科也是如此,五年本科中医教育,毕业生不会把脉者比比皆是。中医也是一门艺术,有些东西是看书学不会的,一个老师教那么多学生,本身就很荒诞。  (李春海/南京)

  《公司治理,马利克的另一种看法》(2009捌月号)

      马利克并没有提供“另一种”看法,他无非是集合了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的关于公司治理的许多批评。另外就是,他对各种时兴的问题侃侃而谈近乎胡说八道,言谈一些貌似正确实际毫无价值的东西。比如,他肆无忌惮地发表对日本管理模式的言论,说什么“管理理念需要更新”这等废话,简直是在误导我们这些企业管理者。

      此外我认为他对于美国管理模式和美国的商学院教育存有一种无知的偏见。比如,他说美国管理者认为企业是赚钱的机器。试问,杨致远,或者佩林,或者盖茨,或者乔布斯,这些人真的这样认为的?商学院的教授难道对此熟视无睹吗?如果因为GM失败了,就要证明公司治理是极其错误的,是个伪概念,多少有些哗众取宠。再说日本管理模式,或者说日本的公司治理模式,他们的一个特点是董事会有很多人。如果需要更新的话,应该怎么更新呢?是增加还是减少呢?   (洪一辉/山西)

  社会中的人(2009年柒月号《从萨提亚角度看领导力》)

      领导风格各异,其养成路径,众说纷纭。萨提亚根据自己做心理咨询的多年实践,在天生气质之外,总结出一个人的原生家庭,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以及个人成长的经历等因素对个人领导风格的影响,我认为属于实践出真知的范例,很有说服力。其实,我们每个人对此都有体验,童年的经历和父母的影响确实不容小觑,某些人甚至终生不能走出,活在那“阴影”之下。

      我个人认为,除了不好评估的天生气质和实实在在的萨提亚角度之外,社会这个大环境对每个人的影响至少和前两者同样至关重要。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组成细胞,都深受这个社会的影响。原生家庭对社会影响的应对方式,直接体现在家长(即父母)的行为,萨提亚所说孩童的成长经历,更是源于社会环境的直接作用。

      问题是,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欧美等世界主流文明社会的环境大相径庭。萨提亚基于西方的社会环境观察出的事实以及建议的相应的应对方式,在中国可能根本就牛头不对马嘴。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社会,人们的行为方式截然不同。萨提亚自己是不是上帝的子民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西方文明的基础——平等、自由、博爱,是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的很多领域是二元对立的,我们成年人的言行不一、众多神奇的社会现象,使我的同事很是忧虑如何教导自己的孩子。言传身不教,或者小家的一滴清水汇入到浑浊的汪洋大海,都会使得原生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微不足道,更不用说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小皇帝”“小太阳”因素了。

      人是半神,是有智能的。成年以后的人,处在这个社会中,也在不断“修正”自己的领导行为和风格。这个“正”,中外很不相同,我认为不同的根,在于“信仰”。  (李义军/山东东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5439.html

更多阅读

爱爬树的鱼《君生我已老》 爱爬树的鱼

爱爬树的鱼《君生我已老》推荐指数:4.08文案:她二十七岁那年,他球衣还未换下,丢开篮球用能点亮一百瓦灯泡的眼神将她从头打量到脚,挣扎良久,最终还是嫌弃地对哭得眼泪鼻涕齐飞的她说——

在大唐秦王陵拍的电影《一个老汉三个贼》 大唐秦王

在大唐秦王陵拍的电影《一个老汉三个贼》央视六频道播出在《一个老汉三个贼》剧组,不少人都讲着一口流利的宝鸡方言,这支队伍号称“宝鸡军团”。电影制片人张旭辉是从宝鸡市走出去的电视人,他投拍的电影《杨文洲》、《国宝迷踪》、

再看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作文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是张艺谋1998年拍摄的反映中国乡村教育现状的影片。这部电影纯朴,自然,简单,情节感人,在播出后广受好评。作为国产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在国际上也引起广泛好评,获得了一系列大奖。这样的殊荣对国产影片来说

声明:《儿童学京剧的好处 《学京剧和学管理》》为网友韩有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