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推行“绿色新政”的真正动机是什么?这一切对中国企业(尤其是IT企业)意味着什么?
奥巴马获得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几乎让所有人(包括他自己)感到诧异。不授予他奖的理由有很多,但授予他奖的理由也是有的,而且在我看来还很充足。两年前,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被授予了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他“可能是在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获得更广泛认同方面贡献最大的人”。戈尔在绿色和平方面的主要作为是他组织拍摄了一部宣传环保的电影并携这部电影在世界各地布道,但奥巴马在环保方面的作为远不只是摇旗纳喊。上台伊始,奥巴马就推行意在让美国“戒掉对石油的毒瘾”的“绿色新政”。众所周知,美国在世界上一次次燃起战火其实都是因这个毒瘾不断发作所致。如果美国真能“戒毒”,那是世界和平的巨大利好。美国一直以维护世界和平自诩,但持续不断地在世界上发动战争。奥巴马看到了其中的缘由(这一点,他之前的美国总统,尤其是布什父子,都没有看到):“美国一直把最重要的资源(石油)让敌人来掌控”,美国养成了对石油的成瘾性依赖。美国为这种毒瘾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也给世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破坏(比如眼下还没有结束的两场战争)。所以美国的出路只能是戒掉这种毒瘾。
但奥巴马推出“绿色新政”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他谋求的是美aihuau.com国在经济上的“巧实力”。代表美国国家竞争力的是华尔街的金融业、硅谷的信息产业和底特律的汽车业。而底特律正面临全面沦陷、从全球汽车产业中出局的危险,发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让美国经济和国际地位受到重创,硅谷的信息产业也在爆发性增长后出现增长放缓、新增长点缺乏的局面。奥巴马敏锐地看到,新的突破口就是“绿色”。“绿色”能在资本市场上引发新的投资热潮,让美国把信息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智能能源技术上的优势,也能让在节能环保上有明显劣势的美国汽车业重焕生机。
通用电气公司几年前就表达了这样的主张:绿色创想不是对环保法规和环保呼声的被动服从和简单应对,而是为了面对新的“大需求”,建立新的、强大的竞争优势。对于有创新勇气和创新能力的企业来说,绿色不仅仅是社会和道德责任,绿色是金。奥巴马的“绿色新政”,其实是把“绿色是金”(Green is green,也可以译为“绿色即美元”)这种公司竞争力主张推而广之变成一种国家竞争力主张,或者说是一种关于“绿色美元”的国家共识。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几乎与奥巴马上任同时,美国代表性的IT公司IBM、英特尔和Google,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自己的“绿色新政”。这些全球领先的IT公司,在谋求在新一轮的竞争格局中再度成为领导性企业方面,已经跨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实施“绿色新政”,是因为它们预见到了一场即将围绕能源展开的“战争”。只不过,这种“战争”不同于发生在中东的石油战争,也不同于俄罗斯以能源为武器与欧盟国家展开的天然气战争。
在奥巴马的“绿色新政”中,开发新能源的举措引人注目。新能源的前景的确诱人,但从创新到发明,从发明到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美国著名能源经济学家埃克诺米迪斯的预测,即使到2030年,化石能源在全球总的能源消耗中仍然占绝大部分比例(87%),新能源不仅在份额上很小,而且从经济效益和碳平衡(生产新能源的总的碳排放量与它在使用过程中减少的碳排放量达到平衡)上看,都是没有成效或成效甚微的。大幅度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是那些可以通过更少的能源投入实现相同或更多的能源产出的技术和商业创新。以建筑节能为例,建筑的能源利用率最低只有14%,也就是说,100吨煤最终在建筑物里产生效用的只有14吨,其他的能量都在热能转化为电能、电能传输和极不合理的建筑设计以及不适当的使用中耗散了。如果通过各种创新,将能源效率提高一倍,就等于为地球增加了100吨煤并减少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再比如,如果中国的物流企业能将40%的单趟空驶率降到5%~8%(世界领先公司的水平),那么就意味着生产了相当于这些货车耗油量五到八倍的汽油,并且将碳排放降到1/8~1/5。这些省下来的能源,称为“虚拟能源”。如果美国能将在IT、智能化技术上的优势延伸到能源领域,美国就会从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虚拟能源输出国,这就是奥巴马推行“绿色新政”的真正动机。
这一切对中国企业(尤其是IT企业)意味着什么?且不论我们在既有的竞争格局中是否有优势,在新的“战争”背景下,就算我们赢了,我们赢得的,也许也只是一场已经结束的战争。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