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的不是那些以客户利益最大化为指导的那些人,而是以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指导的人,他们选的管理人员都只是向钱看,没有真正的去服务客户。
文/本刊记者 王友海 《当代经理人》:你曾经表示,美国的管理模式在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时是最有效的,至少是非常有效的,但在面对一些复杂情况时,可能并不是很适合。结合你一直在研究的欧洲管理事件,你认为欧洲的管理制度,或者一些治理方式他们在面临复杂的情况下,有何优点? 马利克:美国的管理模式现在已经崩溃了,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无效的管理模式。这就说明了美国的经济、美国的社会环境也在变得日益复杂,美国的管理模式也没有办法应对美国日益复杂的环境。美国的商学院所教授的就是美国的管理模式,这些毕业生就是以这种理念来指导,或者是来管理美国的公司,那么既然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了,所以这些人的管理必然会出现问题,这正是美国所引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办法适应世界的变化,它的决策所依据的信息也是错误的信息,所以它决策反映慢,决策不恰当,在人力资源的发展上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在用人机制上不对,它选的不是那些以客户利益最大化为指导的那些人,而是以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指导的人,他们选的管理人员都只是向钱看,没有真正的去服务客户。 不是说利润不重要,但利润不能放首位,利润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开始。一个企业首先应当考虑客户的利益,那客户的利益怎么考虑?那就要保证你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那企业的利润自然就来了。我认为一个企业不应该光看它的大小,要看它的实力,要看它的利润。 《当代经理人》:近几年,在中国,商业模式的概念非常火热,不管是投资界还是创业者或企业管理者,都在谈论商业模式,很多企业家认为一个企业的成功首先是商业模式的成功。 马利克:商业模式这个词本身是中性的,因为既有好的商业模式,也有坏的商业模式,所以我认为这个词不应该这么说,最好还是说企业战略。好的商业模式或者是好的战略,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就是要关心客户的价值,要关心产品的质量,关心生产、关心创新、关心生产力的提高,这样的战略才是正确的商业模式。说到所谓的商业模式,所有的企业都有商业模式,像美国的雷曼兄弟公司,它也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它也有自己的战略。贝尔斯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它们都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或者自己的战略,但他们的战略是错的,他们的那种模式是错的。 让客户高兴 《当代经理人》:中小企业的管理更多的是依赖于企业家。那你心目中的企业家应该是什么样的?不少人认为,很多的中国中小企业的管理都是一种经验式的。你对此如何评价? 马利克:这些中小企业的业主,首先是对公司自身的状况更感兴趣,他们可能也有其它的动因,比如说都需要资金,都需要利润,企业才能繁荣。但他管理企业的第一动因,并不是去获得利润,而是让企业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这些所谓企业家式的管理,首先看重的是客户,他们要求第一任务是服务客户,创造客户满意的产品,这就意味着高质量的产品,只有生产高质量产品,他们才能够在市场竞争当中生存下来。所谓企业家,就是天天在挖空心思地想,如何让客户高兴,如何让客户买自己的产品,这样的人才叫做企业家。现在对企业的管理需要知识,所谓知识就是系统化的经验,对经验进行系统化的加工就成为知识,也可以说知识是正确的经验,因为有很多所谓的经验其实是教训,是错误的经验,知识就是正确的经验。 另外,对于企业家来说,总是公司的利益第一,公司的利益超过家族的利益。再则,对于企业家来说,他们的第一优先事项是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让企业能够生存下去,而不是赚钱,赚钱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生存。如果能够做到上面的三点,这样做的自然结果就是,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获得很多的利润。 服务于企业而非股东 《当代经理人》:人们都普遍认为,能够上市,不仅说明了企业的发展得到了资本和股东的认可,也意味着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达到了比较好的程度,成为公众公司本身就是公众对企业的信任投票。但我发现你认为“最好的资本来自客户,而不是资本市场”。 马利克:如果这些企业要上市的话,就不可能平衡股东的利益和客户的利益,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把这个想法放弃,不要去上市。相反,政府应当想办法促使大企业向中小企业贷款,政府应当促进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让银行和中小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企业才能平衡各种不同的利益,包括相互冲突的利益。股票市场永远是追逐短期的利益,永远和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是相互矛盾的。因为股票市场不鼓励创新,不鼓励企业进行投资。所以就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为企业要创新的话,总是要为创新来考虑,要花钱。再补充一点,刚才我说如果上市的话会妨碍企业的投资,我说的这个投资不是投资于金融市场,而是投资于实体经济,投资于机器设备,投资于产品、投资于创新、投资于市场营销和销售。 《当代经理人》:每年有很多企业,他们当年的成长率能够达到2000%,甚至能够达到3000%的成长速度,在发展几年之后可能都不幸倒下。他们倒下有一个共性,他们在高速发展的扩张过程中,往往都是因为资金链出现了致命的问题。你认为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中小型的成长企业,它在高速扩张中对于节奏的把握,应该有怎样的一个度? 马利克: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从表面上来看这些公司之所以倒闭了是因为资金链的问题,但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控制日益复杂的环境,而不是资金的问题,因为在经济发展当中,企业的内部结构以及企业人力的开发,没有办法适应企业发展的节奏,所以这时候就会出现问题。我们在看增长的时候,要区分健康的增长还是病态的增长。对于这些增长过快的公司来说,他们的增长属于病态的增长。我们知道,人体之内,发展最快的是癌细胞,那么这些公司这样的成长,就等于癌化的成长。所以,我的观点就是在增长的时候,我们不应当只看它大小的增长、公司规模的增长,而要看公司实力的增长,和公司稳定性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