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城市之间



  文/俞 雷,财经作家

  在温州以及苏南的带动下,1986年时的中国商业界正热衷于找出一条通往现代化之路的捷径。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命名与争论也在1986年频繁地上演。历史将会证明,真正在这种“模式竞争”中胜出的将是更倾向自由市场经济的方式,但它们的命运亦将多舛,受到的质疑也会更大。

  安徽阜阳,在1986年炮制出了一种以它的地名命名的“阜阳模式”。这一年,安徽省体改办的陈德邻称“阜阳出现了类似温州的奇迹:兴起了十一万多家庭工业户,家庭工业产值去年(1985年)达六点六三亿元,占全地区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

  不过不同于历来有重商传统的温州,阜阳走的并不是温州那种“以商促工”的道路,而是相反的“以工促商”。加工户们大多是替别人加工出身,只有少数人才得以成为“推销专业户”。一些加工户偶尔也有走向联合或是做大的,蒙城的胡英臣就是这样一位在当地做大的企业家。是年他已有了三个分别生产砖瓦和水泥的工厂和一个洗染店,固定资产达到了70多万元。虽然这些企业依然还处在萌芽状态,但陈德邻已然是看到了希望,认为找到了“广大旧式农区经济振兴”的新思路。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一下当时的苏南和温州。相对于新手阜阳,1986年的苏南和温州这两个工业化的老大哥则发展得更为迅猛。苏南这年就在“横向经济联合”方面做出了许多动作,光常州就有325家乡村企业加入了全市56个企业群体。这56个企业群体的产值和利税已经占到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个大头。

  从数字上看虽然是一片欣欣向荣,但苏南早期的粗放式生产方式此时正在当地受到质疑,一些质次价廉的产品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乡镇工业的三大优势——廉价劳动力、优惠税率和农副产品的吸引力也正在逐步消失,而在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上的劣势日渐显露。苏南彼时所确定的新策略是向名牌和大生产集结,从小而全的农村工业化走向现代化工业。

  销售正愈发受到苏南一些乡镇企业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大规模的生产必须以大规模的销售作为前提。基于这个思路,苏南的产品也已开始走出自己的区域,进军上海市场。彼时苏南的乡镇企业,通常都是从在上海摆地摊卖便宜货开始,然后开始用大量的推销员以举办各种订货会、展销会的方式推销产品。现在,他们开始借助一些名牌,逐步在上海建立自己的专业商场和特色商场。

  温州模式在这一年则愈发地受到人们的赞赏。这种以家庭工业起家的模式让别的省份的人普遍觉得“学苏南不易,学温州不难”。用当地干部的话说,温州的不少乡村是“家家办工厂,户户生产忙,人人搞流通,处处新气象。”

  商品经济的兴起,使得温州的乡镇企业和家庭工厂对资金的需求很旺盛。此时的温州,甚至在尝试突破多年来金融制度管理上的禁区。是年,温州十三万家庭工厂和乡镇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约为7亿元,而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却仅有2亿3千万元,远远满足不了这些企业的需求。当时有人估算,在温州的资金市场中,民间信贷已经占到了36%,集体和个体的自有资金占到了30%,而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约为34%。

 1986:城市之间
  在民间信贷中,温州古老的信用形式“合会”、“呈会”正在逐步演变成一种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手段。相对于彼时中央对金融的严加监管,温州官方的态度则显得开明许多:“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拾遗补缺作用,应当允许存在。针对它在资金筹集和使用上存在的盲目性、分散性,我们则应予以引导,同时在规模、利率和期限等方面加以限制。”

  在温州497个信用社中,此时已经有380多个实行了浮动利率。相对灵活的融资方式和对于民间资本的接纳,为日后温州民间资本的兴旺发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是年,一名叫凌志军的记者注意到了各地方兴未艾的农村个体企业。在冀中平原采访时,他看到相当多的乡镇干部为了保重点的“村办”企业,对个体企业采取了限制措施,可是,真正快速增长的依旧是个体企业。通过调查,凌志军得出了“发展乡镇企业的潜力在千家万户,现在看来已经没有什么疑问了”的结论。而在城市的发展模式上,凌志军显然对温州模式更为推崇,他写道“人人皆知温州经济的起飞主要不是干部办厂而是能人办厂,但如果干部不能支持能人尽其‘能’,则温州经济断不会获得那样的成功。”这段话里,显然已经概括出了中国经济走向成功所必须采取的特殊的模式。

  [编辑 杜 金]

  E-mail:[email protected]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6257.html

更多阅读

喜报:城市之间义工公益联盟与世界华商慈善基金会达成

喜报城市之间义工公益联盟与世界华商慈善基金会达成合作意向,义工个人可申请创业基金,详情请登录 http://www.astfund.org/查询。有意创业者到义工联盟总部咨询注册。华商慈善基金会简介:世界华商投资基金会 /世界华商基金会

散文:城市行囊

城市行囊我在广东时常听到有人唱这首歌:“背起行囊城市已在远方……”每次我总免不了怀念芳的思绪。在我们如影相随的那段岁月里,芳总是如痴如醉地唱这支歌,歌声中那种穿透生命的激情,饱含人生悲喜的诉说,总令人荡气回肠,暂时忘却一些小

存目:城市经济学8th,英文原版影印

城市经济学(8th,英文原版影印)阿瑟·奥沙利文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8-01内容简介  《经济学经典教材·专业主干课系列:城市经济学(第8版)》是英文原版影印版本,是该领域最经典的一本教材。第7版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根据近年城市经济学

城市:光影梦幻:城市视觉文化的先行者

城市:光影梦幻:城市视觉文化的先行者文/本刊记者闫芬 实习记者赵冯聪颖  发自北京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作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大都市,引领风气之先。白天,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中西合璧的建筑中穿行,一片繁华。而到了夜晚,十里

现代商业步行街:城市繁荣的推进器

 “不到王府井就不算到了北京,不到南京路就不算到了上海,不到江汉路就不算到了武汉。”当这样的话语逐渐被广为认同的时候,人们意识到:原来那些著名的现代商业步行街在城市中的标志作用和形象地位如此突出。      三大因素创造巨

声明:《1986:城市之间》为网友落荒而逃的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