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不久的孙田夫和许多那个时候的自费留学生一样,怀揣着对“外面的世界”的无尽想象和少得可怜的留学费用,踏上了异国的土地。
20多年后,回忆当年走下飞机后的第一观感时,他说因为机场到处是汉字,出机场、进市区一路的指示牌都用汉字标得非常清楚,所以毫无到了外国的感觉。但当天为做饭去采购时,日本的超市才让他恍然觉到了“外国”。 “我当时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叫‘超市’的地方太漂亮、太干净了!跟我们的菜市场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一瞬间的感觉,也许在无形之中影响了他20多年后的事业:表面上看极为相似的中日两国之间,隐藏着局外人不易觉察的差距,他的工作就是要尽量缩小这些差距。在先后供职于日本债券信用银行、日本IBM金融咨询部门、Dream Incubator(风投公司)、瑞穗证券及三菱日联证券的10多年里,在上百次往返于中日两国之间的旅途中,类似的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差距在产业领域、产业形态上的表现,必然不断地在这位投资专业从业者的脑海中强化着这一判断:“日本是一个离中国最近的经济发展阶段。日本的昨天是我们的今天,它的今天就很可能是我们的明天!” 尽管这2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与日本的总体差距在迅速缩小,但在具体产业领域、产业形态上的差距依然大量存在。 比如,中国的家电大卖场里还是以企业为销售分区,这对消费者而言是很无效率的,而日本早就是以产品类别为分区了。中国的大卖场已经在开始向日本业态靠拢,如上海。 比如,汽车正在进入中国家庭,但停车难却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而日本的地下和地上立体车库早已是十分成熟的产业。于是建设、经营车库目前在中国也成了一个新兴行业。比如,中国证券业的交易品种、交易手段数量都还十分有限,而日本的网络证券已经相当发达,于是在日本IBM供职过多年的孙田夫预言:IT与金融的结合仍是未来中国的热门投资领域…… 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上的这种紧密的承继性被孙田夫切身感受了20多年。这恐怕也是他对自己目前事业充满信心的最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