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自从有了团子后,属于自己悠闲看书的时间基本就成为了零,但在为争夺时间和空间步步为营的日子里,总免不了在心里升起那股对书的冲动与欲望。于是,买回来的一堆好书只能挤兑我一切所能挤兑的时间。 坐在马桶上看书,便成为了我看书的最奢侈享受。一则是因为我从小就有坐马桶看书的癖好,从儿童时看小人书,到中学时读琼瑶、三毛、古龙、金庸,再到大学里读路遥、张爱玲、杜拉斯,那些厚厚的书很多时候都是在马桶上被我一页页消化掉的。 二则是在马桶上看书,的确有一种不一样的风情,在卫生间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小的与世隔离的空间,自有一种在喧嚣中静谧下来的温馨,手捧一本好书,慢悠悠地品味,那又是何等的惬意与满足。 台湾身心灵作家张德芬的那本《遇见未知的自己》,我利用坐马桶的时间,先后花了一个多月才把它读完。这是一本浅显易懂,但却需要一边读一边细细品味的书。正如这本书所言: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和自己的内心情感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的人生位置到底在哪里,我们都迷茫过,徘徊过,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和书中的“智者”来一番对话。 而我和“智者”的对话,就是在这小小的空间,清空自己,心无杂念,聆听“智者”温柔的声音: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读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我已经读了快半年时间,这是一本略有些晦涩,但却可以直达灵魂的书,有时我只是读一句话,便可细细品味好几天。他告诉我们,活在当下、顺其自然,就像孩子一样,透明、喜悦、宁静,不管外在的世界如何无常,我们内心都要完整,真正的幸福就是内心的完整。 也许很多人都明白坐在马桶上看书,非常不益于身体的健康,但无奈它的诱惑又让我们如此的难以释手。

坐在马桶上看书,自古至今一直都有人就这么干,似乎还干得不亦乐乎。北宋名家欧阳修在他的《归田录》说:“余平生所做文章,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唯此尤可属思尔,此语皆妙,妙在亲切不浮也。”欧阳修,不仅在如厕时手不释卷,而且还撰文赋词。他认为,只有这三个时候,才能让他静心专注思考,写出得意文章来。 欧阳修的年代早已离我们远去,我们如厕的条件也比这位大文豪时代好上了百倍。冬天有温暖的浴霸,夏天可以吹个凉风扇,卫生间的污浊之气也被排气扇排出室外,代之以各种空气清新剂的香味。 其实,如果家里的卫生间足够大,完全可以把它布置成一个别致的书房,想看什么书,信手拿来,在完全属于自己的马桶时间里,与书来一场“臭味相投”的心灵之旅。 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