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梨花开满天涯 梨花开遍天涯,喀秋莎没有家



     中国中老年游客已成主力,俄罗斯独身老太“镇守”各大景点

  我在清凉的夏日早晨抵达莫斯科。办完所有手续走出机场,清晨6点的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空气里有一股泥土混杂青草的芬芳。

  一位身穿制服的俄罗斯男人正坐在路边的石椅上抽烟,40岁上下,若有所思、凝视远方。“你能说英语吗?”我急于贴近这座城市,忍不住小声试探。他不看我,依然凝视前方。良久,转头答了一句“不会”—用的倒的确是英语。随后,他慢悠悠地起身走开。

  这就是我对俄罗斯的最初印象。空气新鲜,绿树成荫,普通人生活闲散,似乎都有烟瘾,一副爱搭不理的慵懒姿态。随后的一周里,这一印象一再得以加强—无论是在餐馆还是商场,服务员永远爱搭不理地站在一边;如果17点下班,请别期望还能在17点01分叫点什么吃的。

  这是一座完全陌生的欧洲城市,却隐隐约约带着似曾相识的味道。

  孤独的俄罗斯女人

  莫斯科街头美女如云。目力所及,满大街都是长腿、翘臀、细腰、大胸的姑娘们,她们自然、大方、开放、独立,只要男人愿意,一切都有可能,但我们的导游小张笑着说,“我只觉得她们热情得可怕”。小张来自内蒙古,如今在莫斯科大学攻读研究生。与大部分在外留学的学生一样,靠假期做导游维持留学生活的日常开支。

  小张介绍,他所在的班级中,一半以上是女生。在人口比例上,俄罗斯似乎一直没能从大清洗和卫国战争中恢复过来,男女比例一直严重失调,“俄罗斯寡妇”(如今称“俄罗斯单身女人”更合适)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据俄罗斯201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男女比例为1000∶1147,人数分别为6700多万和7700多万,整整相差1000万。俄罗斯的《新消息报》也曾发表题为《婚姻合同》的文章,说俄罗斯现在每100名妇女只能分到97名男性,而俄国非传统性研究专家认为,如果再刨去酒鬼、烟鬼,每名俄罗斯女性大概只能分到0.6名男性。

  “三十岁就当奶奶,干活的都是老太太”是小张对俄罗斯姑娘一生命运的概括。一般人很难辨认出俄罗斯少女的真实年龄,她们一般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含苞待放,而东正教不允许堕胎的规定让一些女孩儿早早就做了母亲。“这种命运往往是一代传一代,所以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当奶奶也没什么奇怪的。到了晚年,她们不像中国人那样会有子女赡养,莫斯科的离婚率又奇高—这两天最热的新闻不就是普京宣布离婚了吗?所以,注意观察,莫斯科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广场、景点里,管理人员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们的晚年只能依靠自己出来做点事来维持。”

  “七姐妹”建筑群

  在能够眺望莫斯科全景的麻雀山上,我看见了几乎可以用巍峨壮丽来形容的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也就是惯称的“莫斯科大学”。

  “这是苏联时代的印记。”讲起旅游景点的历史,小张信口就来:“苏联在二战中以极大的代价取得了胜利,也崛起为世界第二强国。但在斯大林看来,在莫斯科城里,红色建筑却极为缺乏。存世的瓦西里大教堂、红场、克里姆林宫等等都是之前的历史建筑。赫鲁晓夫曾回忆斯大林的原话:我们赢得了战争,到时候外国人会来到莫斯科参观,可我们连摩天大楼都没有,不过是个无精打采的首都,比起曼哈顿来简直差远了。”

  因此,倘若克里姆林宫或者红场让你和赫鲁晓夫一样大失所望、觉得它们与俄罗斯的宏大规模不相匹配的话—苏联时代由斯大林下令建造的建筑物一定会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大国风范”。

  二战后,斯大林下令在莫斯科市中心周围建造了莫斯科大学的教学主楼、乌克兰饭店、艺术家公寓等七座建筑,统称为“七姐妹”建筑群。这些建筑综合了巴洛克式城堡塔、中世纪欧洲哥德式与美国1930年代摩天大楼的特色,气势磅礴、高耸入云、雄伟壮丽,且布局极为讲究对称,装饰也异常富丽堂皇—这种建筑也被称之为“斯大林建筑”,眼前的莫大教学主楼正是典型代表。“这跟斯大林本身好大喜功的性格非常吻合……”小张不忘卖萌。

  1953年,莫斯科大学的这座主教学楼竣工,成为当时欧洲最高的建筑:中心塔高240米,共36层。据说,后来清华大学主楼的造型设计也借鉴了此种建筑风格。实际上,中国国内现存的“斯大林”式建筑远不止清华大学主楼一座。为纪念中苏人民友谊而修建的上海展览中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农展馆……都能感受到明显的“斯大林”风格。北京长安街附近众多的部委办公大楼和公共建筑也是如此。在那段中苏关系的蜜月期,中国全面向苏联学习,中国人民都深信“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即便对中苏历史不太熟悉,也大多听说过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的事迹。正是在这里,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从四面八方赶来,期盼得到毛主席的接见。1957年11月17日下午6点多,毛主席出现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一开头就对留学生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那是毛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意气风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一消第一次访苏时的不快。赫鲁晓夫在中共代表团第一天抵达莫斯科时,便登门拜访,对毛主席事前提出的要求一一照办。毛主席被安排居住在克里姆林宫沙皇的寝宫内,苏联人还特意为他定制了一张木板床,把卫生间的马桶改成了蹲式的。

  中国中老年游客的情意结

  “毛主席万岁!人民币万岁!”在克里姆林宫外的小贩那儿,我听到了俄国人说的第一句中文,也亲眼见到了安妮·阿普尔鲍姆在《古拉格:一部历史》的前言里描绘的那一幕:在俄罗斯的旧货摊上,轻易可以买到苏联的军用物品:军帽、奖章、绶带饰物和小别针,还有曾被苏联小学生别在制服上的列宁和勃列日涅夫像章。

  小贩开价100元人民币,希望我买下他手里那顶别满奖章的军帽。我摇了摇手,如躲避任何街头兜售货物的小贩一样打算走开,他不依不饶,开始减价:“80人民币,80人民币!”他几乎要把帽子硬塞到我手里。

  “你的中文说得真好。”我试图绕开购买的话题,与他攀谈,“一般买帽子的人都是中国人吗?”还没聊开,另一中国旅行团的游客已经三三两两经围了上来。“100人民币!100人民币!全部!”他看到了更大商机。

  能用钱买到的还有与“列宁和斯大林”合影的机会。在克林姆林宫前,我远远看见了插着腰的列宁和拿着烟斗的斯大林,原以为是雕像,走近了才发现,是两个长相酷似领袖的演员。只要花上200卢布,就可换来一张合影—来自中国的旅游团是这里主要的消费群体。

  如今,中国的中老年旅游团已经成为俄罗斯旅游的“生力军”。他们挂着单反相机,戴着鸭舌帽,背包里塞着装满热水的玻璃杯(有的还一定要放些茶叶)。他们说上海话、四川话、东北话……“咔咔咔”地按动相机快门,为退休生活留下了充实的剪影。

  有调查数据显示,在近五年赴俄旅游的游客中,超过70%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俄罗斯联邦旅游署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中国访俄游客达 34.3万人次,较上年增长47%,在所有客源地中增幅最大。

  阿尔巴特大街始建于何年无法查考,但从俄罗斯官方出版的《莫斯科年鉴》看来,最早可追溯到1493年7月28日。当时,俄罗斯的名门望族如托尔斯泰、加加林、亚历山大等大家族都落户这里。我在阿尔巴特大街的店铺里挑选俄罗斯套娃。这里的套娃形象十分丰富,有传统的俄罗斯姑娘、著名演员,还有体育明星和国家领导人—十分戏谑的是,打开印有普京头像的套娃,里面竟然是小一号的梅德韦杰夫!套娃可以拆开,一层套一层,我数了数,发现只有8个—这与导游交代的俄罗斯套娃一定成单数的说法违背。

  “为什么只有8个,不是单数?”我一时性急,中文脱口而出。这时,身边一位操着中国北方口音的老者,竟然笑眯眯地当起了我的临时翻译。答案是:俄罗斯人认为单数才吉利,所以正宗的俄罗斯套娃都是5个7个9个。但俄罗斯人知道中国人喜爱双数,所以又“因人而异”地特别制作了4个6个8个的数量。

  “小时候,我学俄语,但一辈子没正式用过。”他没等我问,自己解释起来,“年轻的时候受苏联影响太深啦,现在年纪大了,趁身体好,好好来看看。”

  出行指南:

  1.旅行时间:俄罗斯最佳的旅游时间为5-10月,其时的俄罗斯凉爽宜人,最适合前往避暑度假。4月前去最好多带点保暖衣物。

  2.银行卡及现金:俄罗斯大型商店可以刷MasterCard、VISA、银联等信用卡,不流通人民币,需要在出国前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或欧元,到当地后再兑换为卢布。进出海关时,不宜携带2000美金以上等值外币。

  3.插座:全俄罗斯境内电压为220伏特/50赫兹,且插座使用圆柱形欧式标准插头,需提前准备好转换插头,德标或欧标转换插头即可。

  4.俄罗斯酒店房间内一般不配备热水瓶,有饮茶习惯的游客需自备电水壶或便携式水杯,另还需自备肥皂、牙膏、牙刷等日用品。

  5.出租车:俄罗斯出租车一般需提前向出租车公司预定,较为安全,但价钱较高;也可在大街上随手拦私家车,但注意安全,价格面议。

  6.地铁:市内交通主要以地铁为主,由11 条主线及4 条支线组成,全程160 个站,不过主要景点集中于某几个站,自助游的话建议早一点出门,因为要辨别全俄文的站名及指示。无论过多少个站,市内地铁票价每程为人民币7 元左右,建议可一次购买5 程或10 程的套票,价格更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668.html

更多阅读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晏殊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译文] 溶溶的月光洒落在庭院的梨花上,洒落在柳絮上;淡淡的微风吹拂着梨花,吹落了柳絮在池塘里。[出典] 北宋 晏殊 《寓意》(一作《无题》)注:1、 《寓意》 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

花开景年,小聚酌情 花开景年番外19楼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而如今明月楼头,海棠依旧。是乌衣巷口燕子斜,是参差十万人家。烟花江南,春深似海。花开景年,小聚酌情。-----------------题记不得不感叹一下,最近过生日的人实在

碧桃花开莲花池,芳菲烂漫在人间 鸿蒙之神在人间

碧桃花开莲花池,芳菲烂漫在人间北京莲花池公园不仅以“荷花”闻名于世,而且春天桃花绽放得也十分灿烂。今年春来早,未遇倒春寒,莲花池的“碧桃”比北京植物园开花还早,在清明节时就已绽放。“碧桃”,观赏桃花中的极品,又称“千叶桃花”,原产

声明:《正当梨花开满天涯 梨花开遍天涯,喀秋莎没有家》为网友相爱的激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