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文/许凤婷 特约摄影/常鑫(联合影像)
“恐怕我们都无法亲身庆祝这家公司的下一个百岁寿辰了,”在欧莱雅集团百年庆典上,其中国总裁盖保罗和记者开了个小玩笑,然后正色道,“在过去的100年中,欧莱雅经历了一战、二战以及若干次经济危机,面对这次危机,我们完全有信心安然度过。” 在此两天之前,101岁的通用汽车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虽然两家公司身处不同行业,但同为百年老店,命运差别如此之大不禁令人唏嘘。 2009年6月3日,当欧莱雅全球的6万多名员工举杯庆贺时,其中国总部办公室外,马路旁挂起了巨幅广告,全世界最性感、最具魅力的6个女人(从美国绝望主妇伊娃·朗格利亚到亚洲大众情人李嘉欣等)正嘟着红唇,鼓起人们对美丽的追求和渴望。 在这些光彩照人的影像背后,是什么力量作为支撑和动力?一个名字能在100年后依然熠熠生辉,这是现在中国多少企业家的终极梦想?!欧莱雅以其100年的风雨征程向世人证明百年老店的两大基石:能触及消费者情感的品牌,以及品牌背后近乎苛刻的技术积累。 帮我多赚三四十块钱 情感纽带铸就品牌基石 “欧莱雅的东西确实好用,染发过水三遍就不掉色了。”今年65岁的刘阿姨和记者聊起欧莱雅时,颇有些激动。刘阿姨告诉记者,她从14岁开始学徒,做了大半辈子的美发师。在她生活和工作的小城市,过去只有“最妖精”(四川方言,意为时尚)的女人,以及市长夫人才用得上欧莱雅的美发产品。 刘阿姨告诉记者,当时欧莱雅的产品很难买到,偶尔她的一些顾客到香港旅游,才能带回一批各种型号的欧莱雅染发剂。隔三岔五,这些爱美的女人们呼朋唤友,拿着自己的产品,来到刘阿姨的店里,请她代为妆扮。而当她们走出店门时,每每在街上引发一路骚动。 1997年欧莱雅集团正式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刘阿姨为之工作了大半辈子的集体理发店也宣告关门,会动脑筋的她把自己的家改造成一个小小的美发工作室,忠诚的老客户们纷沓而至。时代改变了,但是人们的爱美之心不会变。刘阿姨说,她开始自己从批发渠道购买产品,自己当老板就更加精打细算了。 在她工作的小城市,女士们染一次发大约需要一百来块钱,用欧莱雅的产品,能比别的多卖三四十块钱。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刘阿姨用这剪发、染发挣的钱养大了4个孩子,她笑称,经她手的“脑壳”,少说也有上万(人次)。“欧莱雅的产品进货并不便宜,但也帮我赚了不少钱,哈哈。”刘阿姨爽朗地笑道。“一百岁了啊,这是一家法国公司吗?”她并不在乎这个和她朝夕相处的品牌的出处。 在漫长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法国曾作为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之一而被载入史册,然而,对于今天的一个普通中国人而言,能一口气说出来的法国企业或许超不过十个,欧莱雅应该是其中一个。 欧莱雅的故事再次证明:那些真正能影响人们生活的产品,那些真正能触动人们情感的品牌,最不容易被忘记。 光是睫毛刷专利就400多项 科学情结打造核心竞争力 当刘阿姨听说欧莱雅正在开发为中国消费者量身订做的美发产品时,她充满了期待,表示要第一时间买来尝试。 然而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总监沈雷杰却告诉记者,这一产品现在还处在微调的过程,上市时间表尚未确定,“除非我们百分之百地确定产品没有任何问题,否则不会轻易推出新产品,因为它的配方是非常微妙的。当我说百分之百就是意味着没有任何不确定的地方。”沈雷杰说。 2005年,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落户上海,从那时起,沈雷杰就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为中国消费者量身订做美容产品的工作。而在此之前,欧莱雅设在巴黎的评估中心针对亚洲人的发质,已经做了20多年的研究。 沈雷杰特别指出,巴黎评估中心研究的对象是生活在法国的亚洲人,和生活在北京的人相比,二者的皮肤和发质会有差异,天气不同、食物不同,会导致产品对皮肤和发质的影响产生差异。在欧莱雅的研究当中,这些因素都会被充分考虑到。 对于科学的追求,正是这家公司一百年来未被稀释的基因。这家由科学家创建的公司,每年把超过3%的收入用于研发,这个比例是业内平均水平的两倍。去年,欧莱雅在研发方面的投入达到5.81亿欧元。目前,欧莱雅拥有分布在30个领域的3268名研究人员,光是2008年一年,他们就帮助这家公司注册了628项专利。 另一个数字或许更能体现这家公司对于科学的执著。 在欧莱雅,有一位名叫Jean-Louis Guéret的员工,他拥有一个特殊的头衔——“睫毛刷发明人”。Guéret是一位妇女睫毛专家,他对世界各地妇女眼睛的形状和运动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他为欧莱雅服务的近40年里,Guéret注册了400多项专利——所有这些专利都是针对睫毛刷而诞生。而他为了打造第一支睫毛棒,足足花了6年的时间进行研发。 可以说正是欧莱雅百年不变的科学情结,打造了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铸就了一个流光溢彩的时尚品牌。然而,在下一个百年开始时,正值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欧莱雅将以何为对? 女大学生成主角 公益开创百年新起点 或许正是因为看过了百年的美丽变迁,才让这个“美丽王国”返璞归真。“创新的激情”就像一根接力棒,100年中,在五任CEO手中传递。因此,在欧莱雅的百岁生日寿宴上,我们没有看到香衫云鬓,明星云集,觥筹交错——主角竟是一名身着黑裙,相貌清秀的女大学生,她落落大方地走上讲台,讲述她和两位同伴的创业理念,以及如何幸运地获得她们的第一笔资助。 这就是欧莱雅送给自己的“寿礼”——在世界各地开展100个各有特色的公益项目。在中国,这个项目是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基金”。 这个名为C.G.A的三人团队,创业项目是开发生产运用环保材料的垃圾桶,据悉产品已经出现在上海的街头。他们除了从欧莱雅获得一笔10万元的资助,还将获得这家百年老店的智力支持——欧莱雅成立了一个导师团队,由来自各部门的优秀经理对创业团队进行指导。 “我们对此都很兴奋、很积极,但还没有固定的指导模式,还在摸索,毕竟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我们希望为同学们提供不同的视角,帮助他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C.G.A团队的带头人、欧莱雅在华两家工厂的总经理史继春对记者坦陈。 至于这个目前仍处于“工作室”状态的C.G.A未来能否自立并成功?接下来将有哪些项目获得资助?会不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共同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从而为政府和社会缓解压力?这样的公益行动会给欧莱雅带来怎样的影响?在业绩方面,这家公司能否在新一轮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再次超越对手、超越自己?现在还没有人知道答案。 选择100个创新的公益计划作为寿礼,而不仅仅是回顾总结过去100年的成就,诸多的未知数引发了更多的想像:这是下一个百年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