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尼拉惨剧发生逾三年,死者家属和伤者多番奔走,却仍未讨回公道。最近在APEC峰会上,追问此事的香港记者更遭驱逐,引来香港舆论一片哗然。阿基诺三世在与菲传媒茶叙时再一次重申,他认为事件中犯错的只是枪手,菲政府不会就他人的错向香港道歉。香港眼中未解决的争议,菲律宾坚称已经“closed file”(封存档案),马尼拉惨剧势成两地关系中一个难解的怨结。 需要指出的是,在香港人眼中,菲政府笨拙的救援行动是导致马尼拉惨剧8死7伤的重要原因。香港方面要求的道歉是就营救行动中的政府失责而道歉,并非为枪手门多萨的行为道歉。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菲国司法部长德利马的首份调查报告也认为,市长、副市长、警察总长、特警、内政部副部长均有错失,可予以起诉,不过报告的结论却被阿基诺推翻。在最近的APEC峰会上,菲方先被怀疑与印尼联手驱逐强硬正常采访的香港记者,之后又再次重申不道歉的立场,结果是香港人三年前的惨痛记忆再次被刷新。 虽然由于现实状况,香港能给菲律宾施加的压力只在经济方面,但整个香港社会是否已有为死者争回公道而牺牲经济利益的共识仍然值得检讨。至今为止,香港也只是给过一个“黑色旅游警示”而己,其他更有效的措施,例如佣工签证、商贸往来等均未受影响。对于菲律宾而言,惨剧之后的一段时期内反正也很难吸引港客,即使此警示一直悬挂,又有何区别? 而年初台湾渔民被射杀事件后马英九政府的举动,给特区带来了一个落差极大的对照。当时台北在民意的压力下向菲律宾实施严厉制裁,马尼拉最终妥协,不得不调查事件及派出总统特使探访死者家属,道歉赔偿。 为死者讨公道,民众希望港府采取强力措施。今年8月惨剧三年祭,在被死者家属追问政府有何作为时,梁表示特区政府在他上任后就事件与菲方共接触了“23次”,意在强调他在乎港人感受。但结果是公众完全不接受这种说法,诚如家属谢志坚所言,“如果谈23次都没结果,谈上哪怕200次、300次也没有任何意义”。而在APEC会议上,香港记者因追问阿基诺会否就惨剧道歉,而被组织方以“叫嚣”及“造成安全威胁”为由没收采访证及驱逐离场,梁振英未能马上反应保障记者权益,更要命的是他被拍到在酒会中与阿基诺有说有笑、畅谈甚欢。阿基诺已是港人眼中的“公敌”,哪怕只是礼节性的接触,如此“过界”也显然是场公关灾难。 三年过去 ,事件不但未能淡化,却一再被菲律宾“摆上台”,很明显可以看出,继续昔日政策显然只能让特区政府继续失分而阿基诺皮毛未损。香港社会需要评估的是,是否在民意汹涌之时,形成更强硬共识,反击菲方傲慢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