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的地狱之旅 一次“地狱”之旅



  都说“冲动是魔鬼”,我却经常临时冲动做一些决定,几年前,在由西向东驾车横穿美国时,我就临时决定绕道去了一个被称之为“鬼城”的地方。

  “鬼城”的名字叫“华雷斯”,是墨西哥一个人口不到200万的边境城市,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埃尔帕索隔桥相望。然而,这桥一隔,便隔出了“地狱”与“天堂”。

  官方介绍中的华雷斯并没有那么可怕。一般都会介绍它是墨西哥北部边境重要城市,在布拉沃河南岸,与美国帕索隔岸相望,有铁路、公路桥相连。始建于17世纪中叶,原名北埃尔帕索;由于1865年前总统贝尼托·华雷斯曾在此设立反法斗争总司令部,1888年改现名。优质棉区和牧区产品的商业和加工中心。有纺织、面粉、榨油、畜产品加工等工业。1973年新建自治大学。泛美公路和国际铁路的重要枢纽,同美国有大量过境贸易。

  让“华雷斯”变成“鬼城”的是“少女连环凶杀案”。从1993年开始,每年都有很多女性被杀,而当地警方却一直无能为力。截止到我探访“鬼城”,已有400多名女性遇害,5000余人失踪。犯罪率让这座城市大名鼎鼎,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那里究竟什么样?空气中究竟弥漫着怎样的性和暴力?那里的人们会怎样生活?我决定临时调整路线,好奇心把我带到了“华雷斯”。

  满足好奇心便要付出代价,为了尽早到达西南端的埃尔帕索,我们在炎热干旱的荒漠里连续开了10个小时的车,德州的土地面积70万平方公里,位居美国第二。路上人烟罕至,车窗外,除了偶尔出现的深绿色灌木,高耸的仙人掌,抽石油的“磕头虫”,便是没完没了的沙漠和土丘。酷热和一成不变的风景尤其让人疲惫。

  埃尔帕索与对岸的华雷斯位于美国与墨西哥两国漫长边界的中部,两市方圆几百公里都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带,两个城市像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换驿站。由于疲惫不堪我们就在城市郊区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次日一大早,我们先驾车到埃尔帕索市中心兜上一圈,我发现这座城市不应该属于现代,建筑物外表斑驳脱落,街道垃圾飞扬,路面坑洼不平,行人毫无生气,像是回到了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埃尔帕索建于1881年西班牙殖民时期,但它如今似乎被美国现代文明遗弃了。显然,像我这种富有好奇心又胆大的人并不多,没人愿意长途跋涉来到这缺乏安全保障的沙漠腹地,感受什么“鬼城”。

  我们找到汽车总站,存好车,找了辆华雷斯一日游的出租车,与司机老墨(墨西哥人简称)讨价还价后,达成了80美元玩一天的协议。

  老墨很高兴来了生意,没等我们系好安全带,便哼着小曲,一脚油门,把车开向了海关。埃尔帕索与华雷斯原来属于一个城市,因为德克萨斯共和国独立,后来又成了美国的一个州,所以这城市被人为地分成了两个国家的两个城市。车没开两分钟,我们已经看到了作为国家标志的两国国旗,从美国出境容易至极,大型货柜车由红外线自动扫描,轿车只需打开后备箱等待警察目视,过境人待在车里就好,护照也不用看。不到五分钟,我们就经过海关,踏上了墨西哥的土地上。

  司机老墨是华雷斯人,3年前移民了美国,对于当地人来说,移民或偷渡到美国就是“上了天堂”,继续活在墨西哥就是仍在“地狱中煎熬”。司机老墨“上了天堂”,活得满足,所以非常健谈。

  我们先到市中心的广场停下来,老墨陪我们去参观教堂、市政厅、百货公司与超市。城市的中心教堂并不高大,外表破旧,里面的设施由于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而显得阴沉衰败。教堂的隔壁是市政厅,那是一栋三层楼高的方形建筑,办事的人不多,冷冷清清。四周的建筑风格大多是西班牙式的,其间夹杂着印第安风格。很容易找到这种建筑风格的逻辑来源,最早的北美洲原著民是印第安人,后来西班牙长期占领,所以墨西哥人基本是西班牙与印第安人混血。教堂的另一边,是一片绿地组成的街心公园,温暖的阳光下是那些看起来无所事事的人群。

  我慢慢从他们身边走过,仔细打量着这座“鬼城”的居民,突然,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开始在我心底翻腾。我意识到,即使走到这城市最阳光普照的地方,也是通往地狱的方向。

  面目狰狞的乞丐,目光呆滞的老人、奇特装扮年轻人8943;8943;只要和他们目光接触,你便会感到紧张、局促。

  穿着破旧衣服的老人们沉默着呆望前方,年轻人在街上晃来晃去,穿着打扮既不像学生,也不像上班的,而市中心附近最大的“风景”则是乞丐。

  我问司机老墨,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老墨嘿嘿一笑说:“这里全城都在失业,杀人案天天发生,谁还敢在这里开企业?人们只想怎么能够到美国那边打工,无论何种方式都有人愿意尝试。” “既然这个城市已经臭名昭著,它靠什么在运转呢?”“贩毒”,老墨说,“这里贩毒集团的力量大过政府,很多政府官员警察都参与贩毒。”

  虽然说全城都在失业,但离中心广场不远的商业区依然人头攒动,那是一栋小商小贩批发市场,里面是一间间档口,商品远看琳琅满目,走近了也就是中国的地摊货。市场里的人流熙熙攘攘,不少小贩看上去像中国人,经过价签上的价格换算,很多东西都比国内便宜,我想不出他们是怎么把这些廉价品从国内弄来,也想不出为何他们会来到这座危险的城市。真替他们捏把汗。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人那一张张平静而坚强的面孔,无论是天堂还是地狱。在“地狱”中看到极富韧性的中国人还在努力的做生意,是此行中最大的感慨。

  据官方消息,顽强的中国人遍布全球各地。2008年,全国边防检查机关共检查出入境人员3.5亿人次,目前,中国在外从事援建、投资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医疗援助等业务的人员总数达60多万人,远洋渔业船员和管理人员4万余人,分布在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老墨提议带我们到富人区去看看。这是让人兴奋的提议。我们自然想去见识一下地狱中的天堂,贫民窟中的百万富翁的家是什么样子。车子飞快地拐过几条马路,就到了郊外的一片住宅集中区域,这里的住宅都是独门独院,互相间隔较远,住宅之间的马路都是私人修建,马路的设计各式各样,房屋的风格也是五花八门。但大部分的建筑却都是高墙大院,有的墙看起来比北京故宫还高,墙上架了不少电网,厚重的移动式院门里都有狼狗巡逻,你在外面无法看到里面的窗户和人的活动,而房屋四周的摄像机倒是看外面真真切切。出租车在几十栋监狱般的豪宅中穿梭往来,为了在地狱里营造出天堂的模样,人们不得不煞费苦心,但是据说这里的富人一般都是毒枭或者黑帮,十分恐怖。

  原本一天的行程,没有半天,我就想回美国那边了。尽管在那绚烂多彩的世界背后,也充满着暴力与欺诈, 尽管埃尔帕索是我见到美国最差的城市,尽管它肮脏和破旧,但是和混乱的华雷斯比起来,那里仍然是天堂。

  下地狱容易,上天堂难。当车子拐进海关通道,满眼的汽车便密密麻麻地堵在了进入美国的关口,每辆汽车都要经过缉毒犬仔细的“鼻检”,所有人都必须下车,只有司机可以随车过境,经过漫长的等待我们重回了美国。原本一块土地,原本同族渊源,一道铁丝网将崇尚人权的美国与滥杀无辜的边城华雷斯阻隔,形成了天堂和地狱。

  想起这些,是因为不久前看到的一则来自新华社的报道——墨西哥政府近日向饱受犯罪分子肆虐的华雷斯增派近4000名军警,旨在恢复当地治安秩序。华雷斯市是墨西哥暴力犯罪活动最为猖獗的地区之一,该市2008年共有1600余人遇害。今年截至目前,已有包括16名警察在内的280余人被犯罪团伙杀害。

  这一路地狱天堂之旅,亲眼见到坚韧而且极富生命力中国人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市场环境中仍然能安之若素,让人钦佩,但是这种不畏危险是不是也是我们民族特性过于乐观,总是心存侥幸呢?      

 但丁的地狱之旅 一次“地狱”之旅
  (作者系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CEO课程首期学员、辽宁海融控股集团董事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7232.html

更多阅读

美国之旅——华尔街、新世贸大厦 阿拉丁的美国之旅

华尔街(wallstreet)——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一条大街的名字,长不超过一英里,宽仅11米。它曾是美国一些主要金融机构的所在地,是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这条街承载着太多的辉煌。而眼前看到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是一个荒废的商业区

但丁《神曲》构架图 与但丁讨论神曲高清图

但丁《神曲》分为《地狱》、《净界》、《天堂》三篇,其中的图示可为:一、《地狱》但丁的地狱形似一个大漏斗,低在地球的中心点,口在北半球。但丁设想北半球为大陆。《地狱》第二十六篇中说尤利西斯航行到南半球,望见一座高山,旋为大风

让人心碎心痛的照片。 每一次让人心碎的

最震撼的网络照片(完全版)!我们多少人曾经假装生活在别处,我们闭上眼睛,以为不会看见。但在这些图片面前,我们能清楚地听见自己撕裂的心灵与灵魂的对话。曾经麻木的心在疼痛中慢慢复苏。每一张都能给人深深的震撼。——网友注原图:http:

声明:《但丁的地狱之旅 一次“地狱”之旅》为网友首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