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木最新老婆 王梓木谈企业“过冬”(一)



系列专题:中小企业如何过冬

  文|苏小和  摄影|刘大伟

  至少在目前,有一批数量可观的中国人仍然对美国金融危机幸灾乐祸。那么多银行倒闭,那么多美国人还不起按揭贷款,他们的房子一夜之间成了鸡肋,好多人失去了工作,他们的政府终于憋不住,开始站出来救市了。此情此景,的确能满足部分国人积攒多年的压抑情绪,帝国主义终于开始崩盘了,资本主义出现了巨大危机,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出现了实证性的谬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开始出现,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人们开始怀念早已被历史否定的重商主义,或者是沉默多年的凯恩斯主义。相信更多的中国人现在更加认为,只有依靠政府的强力管制,我们的经济才有希望,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终于找到发展经济的密码了。

  是的,我们的金融体系暂时看上去的确不错,虽然外汇储备系统在某些细节操作上可能有所亏欠,虽然我们的金融管理可能依然漏洞百出,但人民对此完全不知情,因此这样的影响看上去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宏大的风景如奥运成功举办、宇航员太空行走等等成就就不说了,看看我们的银行,他们依然在按部就班,这种稳健的风景让我们的储蓄看上去很安全;我们的保险公司还是那么有活力,那么多保险代理人还在大街小巷展业,公司的保费规模还在继续增长;只有资本市场差一些,不过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走入熊市已经很久了,它本来就与全球性的金融体系关联度不大。

  这就是我们的局面,外面风起云涌,里面安之若素。中国经济在某种意义上就像一座半开放的岛屿,它有一座宽阔的桥梁让别人进来,也可以沿着大桥有选择性的走出去,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由此构成了一种理性选择。比如说我们的人民币一直不能自由兑换,但国家却可以长时间大规模的持有美元储备;比如说我们的银行一直属于国有垄断,外资银行和本土民间银行必须受到限制;比如我们的国有企业占据了国民经济最核心的资源,这导致我们的整个经济体系事实上完全受制于政府意志的操控,30年来,虽然我们的市场自由竞争水平进步不错,但政府看得见的手才是我们这些年迅速发展的最大原因。

  可以肯定地认为,正是这种依靠政府推动的半开半合经济,才让我们没有大面积跌进全球金融风暴的漩涡之中。所谓风景这边独好,我们的确有理由找到更多的自信。不过有些深层次的经济现象需要提醒:尽管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一片楚歌,但这些问题仍然只是一些金融技术层面的问题,可能是监管制度设计出了问题,可能是金融衍生品过于技术化,还可能是信用体系过于透支,导致人们对未来的金融发展失去了必要的信心等等,但从整体看,今日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太大变化,他们的创新能力依然如火如荼,他们的市场自由竞争的力量还在攀升之中。某种意义上,这才是一个国家能够持续发展的最大动力。回头看我们自己,问题似乎刚好是反向的。是的,我们的金融体系看上去是比较安全,但我们的制造业却已经处在一种巨大的危机之中。多年形成的出口依赖性企业模式遇到了大麻烦,随着出口订单的减少,或者随着外资和民间资金的萎缩,大批的中小企业出现了停产甚至是倒闭。拉动内需的理论再一次被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可是扪心自问,一个伟大的内需市场怎么可能短期内形成?

  这样的态势必然要影响到我们热爱的GDP。是的,随着GDP的下滑,我们的经济的确将要迎来一个更加困难的时期,它可能不是现在,但应该不会太远,所以有学者就站出来说了,中国企业最困难的时期,可能是在年底,或者明年,中国企业的冬天应该不远了。

  有一个常识需要在这里重复:当政府力量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手之后,市场的容量必然持续萎缩,人们的创新能力必然滞后,企业的竞争水平必然下降。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企业都将渐渐演变成为政府的食客,市场中所有的元素都将只是围绕政府意志运行。这几乎是“大政府、小市场”模式的必然归宿,类似于大海里的鲸鱼,它孔武有力,在海洋里穿行,而更多的小鱼、浮游生物则紧紧黏附在它的身体上。显然,这样的生态链是不健康的,一旦鲸鱼出现危机,整个生物链就可能崩溃。

  我相信,这才是我们需要直面的制度性问题。全球性的金融风暴正在带给中国人一次全面审视自己的良机,与其隔岸观火,不如躬身自问,让我们借此机会好好想想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我想,这才是眼下中国企业最大的主题:怎么度过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怎样让中国企业在危机中不至于输得太惨,怎样借助这场危机,促动我们的企业实现真正的转型,进而让我们的经济体也实现科学的转型,这的确是每一个企业家都需要精心思考的重大课题。华泰保险公司的董事长王梓木先生关于企业怎样“过冬”的思考,包括他多年以来形成的“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从容面对”的淡定心态,便显得尤其可贵,也成为一种虚浮的骄气之中为数极少的理性判断。我们的确习惯了大张旗鼓,大赶快上,习惯了某种无所不能的大跃进思维。现在,“冬天”来了,到了我们谨慎思考的时候了,时间已经跨入2009年,我们的企业将会怎样,过去我们有什么错误,现在我们是不是还在高枕无忧?王梓木的思考,或许会引发你更多的思考。这正好是我们和王梓木畅谈的价值所在。

  

  企业如何“过冬”

  亚布力观点:你是最早在一些场合说“中国企业准备过冬”的话题,我们把它延伸一下,讲讲你的思想架构、对经济的理解、对当下情形的理解,还包括对体制的理解、对中国企业的判断,然后再聊聊你的企业。2001年时,我曾采访过你一次,那时我们聊得很丰富,这一次我们也希望能把你的思想全面呈现出来。首先,你是怎样看待中国经济“冬天”的来临?

  王梓木:中国经济有没有“冬天”,这已经是不言而喻的话题了。但中国经济的“冬天”是怎么形成的,许多人认为是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引起全球经济衰退,蔓延到中国形成的。我认为,这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象。

  亚布力观点:那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王梓木: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冬天”是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这是它形成的真正机理。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了,30年搞计划经济,30年搞改革开放,可谓30年河东,30年河西。30年改革开放干什么了呢?其实就干成一件大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讲,中国完成了高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伟大转折。张维迎教授前不久在北京大学说,中国改革开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所谓改革开放的任务基本完成,就是基本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看来,其一,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大批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非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其二,价格经由双轨价格逐步演化到市场价格;其三,由于企业逐利的动力系统和价格导向的调控系统的双建立,市场配置资源的态势逐步形成,作用得到发挥。由此,改革开放30年中的后10年,也就是说最近10年是中国经济成长最快、效率最高、积累最多的10年。

 王梓木最新老婆 王梓木谈企业“过冬”(一)
  中国经济在分享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的同时,自然地要接受市场经济所难于回避的发展规律,那就是由价格因素引起的周期性跌宕起伏,或者说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春、夏、秋、冬”。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许多特征在前些年就已经显露出来。比如说,国家几次提出防止经济“过热”的问题,我们经历过的“关煤窑、限钢铁、压电厂、砸纱锭、控有色、缩货币”等等,其实就是防止出现生产过剩,用经济学的话说就是解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然而这些宏观调控措施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使得矛盾得到缓解。中国加入WTO了,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以环境资源为代价和廉价劳动力成本使中国成为全世界的制造工厂,2007年中国出口占GDP比重37.5%,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贸大国,中国向全世界输出了过剩的生产能力。那么,这次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使得中国经济的全球“客户”出了问题,无力买单。由此,中国在融入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经济衰退的影响。所以,我说中国经济的“冬天”是中国改革开放走向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亚布力观点:那么人们该怎样对待“冬天”呢?

  王梓木:一方面,政府搞好宏观调控;另一方面,企业学会自我调节。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时期不长,政府宏观调控的经验尚不足。但是经过多年的财政积累和丰厚的外汇储备,中国政府手里有钱,这是非常有利的调控条件。中国和美国政府不同,美国政府是债台高筑,困难重重,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超过两万亿。老人曾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现在我国政府是“手中有钱,调控有方”。从物质基础讲,我看“货币”比“信心”更重要。否则,美国领导人会说中国领导人“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饥”啊。

  “冬天”里,中国政府可以采取反周期调控措施,利用手中的货币储备,一方面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另一方面,用欠账补贴的方式,改善民生,驱动消费。双管齐下,由此减缓中国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使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不遭到严重损坏,熨平或降低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亚布力观点:企业在“冬天”如何学会自我调节?

  王梓木:近期有许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活动,会上都很关注中国企业如何“过冬”的问题。对此,我在去年10月上海召开的“2008中国金融品牌论坛”上提出了三句话,后来又在公司内部加上一句话,一共是四句话:

  第一句话叫做“冬天少行走”。冬天不是企业扩张的良好时机,甚至需要合理的调整或收缩,除非企业有特殊的产品或品牌。企业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应尽力保持自己的体力、实力,不能走得太远。我在那次品牌论坛会上跟马蔚华说,招商银行是出了远门,在纽约开了分行,还在香港收购了永隆银行,这是有品牌的企业的做法。而一般的企业应当保存实力,争取留住最好的客户,留住最好的员工。冬天里中国经济增长下滑,保险业作为服务经济必然受到实体经济的影响,这时一般性的扩张会使成本加大,消耗增加,所以一定要自己保存实力、保存体力,少行走,过好冬。行业内部甚至需要增加协作,抱团取暖。

      第二句话是“冬天备足粮”。一是把“口粮”准备好,我们保险企业就要提足各类准备金,因为冬天的时候可能会消耗一些储备,包括薪酬的安排、费用的支出和利润的留存等,就像蜜蜂过冬一样。同时,冬天不仅要有口粮,还要准备春天的种子,考虑好春天在哪里播撒。能过“冬”的企业是好企业,但最好的企业是在“春天”里最早萌发的企业。

  具体地说,在“冬天”的时候,公司需要进行一些制度建设、渠道建设、新产品的开发和人员培训等等,这些都属于冬天企业应该做的事情。冬天不是扩张的时候,但却可以进行“冬训”,是练内功的好时候。此外,还要借助冬天调整我们自身不合理的方面,不能认为能过冬的企业就没问题。企业要借助冬天的寒冷天气,给自身消消毒,借助市场压力,提高自身的活力。公司内部也要形成一个真正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也要利用冬天做一些必要的调整。

  第三句话叫做“冬天好打猎”。那次会上,马蔚华很欣赏我说的这句话,因为他是东北出来的。冬天的时候,大雪纷飞,树叶落了,天气寒冷,很多动物都显露出来了,是狩猎的好时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7379.html

更多阅读

约会大龄剩女 谈剩者为王——我与管理的约会(58)

     总结出审视公司战略可以参照外部环境,基于价值链,挖掘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战略需要重新进行定位;对企业的整个经营状况,特别是在今后三年到五年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基本的产品定位、服务定位需要重新进行

少女时代音乐版权 版权时代≠内容为王—端对端竞争猜想(1)

  在这一轮版权风暴中,以影视剧为代表的内容价格被极大地抬高了。这不免让传统的内容生产者产生某种幻觉,以为属于自己的时代又回来了。遗憾的是,“版权时代”不是“内容为王”的代名词,从媒体发展历程来看,渠道的作用总是决定性的,它

模拟人生2创业秘籍 王利芬: 创业第一周(2)

  王利芬把这个想法告诉一起培训的很多人,据说受到在场很多人鼓励,王甚至从中找到一位来自印度的年轻人来帮助她设计这个电子商务网站。      2009.11-2010.3 北京    电视与互联网怎样爬向对方?   当王利芬已从央视办好辞

1月第一周楼市成交 王利芬: 创业第一周(1)

  从创业的旁观者、鼓吹者,到参与者;从传统电视媒体到新媒体,王利芬的创业不仅有个体的意味,也有产业的意味         当王利芬还是央视知名创业选秀节目《赢在中国》总制片人兼主持人的时候,每次在录制现场,看着身边形形色色各怀

声明:《王梓木最新老婆 王梓木谈企业“过冬”(一)》为网友扬花落满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