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国内奢侈品行业声名鹊起,专注于教导国内土豪如何消费的“世奢会”,随着曝光度和质疑声浪的增加,开始变得面目可疑。 记者调查发现,世奢会发布的数据报告速度惊人,但报告数据却涉嫌造假。而其声称是美国注册的非营利组织,实际上也是不折不扣的注册商业机构。 同时,记者登录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官方网站查询竟然发现,其中,北美与欧洲地区专注欧洲奢侈品市场消费模型研究的主任研究员Godfery,除了名字不同之外,其照片竟与南卡罗来纳州的荣誉学院院长Davis Baird是同一人。此外,还有特约研究员被爆搜出来是演员身份。 被指数据造假 10月9日中午,“十一”黄金周结束之后的第三天,世界奢侈品协会便以一贯快得惊人,超越任何研究机构的速度发布了最新《世界奢侈品协会2013“黄金周”华境外奢侈品消费统计报告》。该报告称,自10月1日起至10月7日,中国人出境消费奢侈品集中累计约41亿欧元, 同比增长了6.5%, 加上“黄金周”期间境外不完全统计的隐形消费与奢侈服务业消费,消费总额应超过65亿欧元。 据记者了解,近几年来,世界奢侈品协会突然在国内声名鹊起,正是因为其不断向外界发布出各种奢侈品领域的数据报告。这些报告,内容涉及国人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量和分类统计、中国豪华车销售市场报告、中国豪宅市场分析等多个领域。 世奢会自称是国际非营利组织,是专业从事奢侈品品牌的管理、市场调查、数据研究、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促进、质量检验、行业管理与协调的第三方机构,世界奢侈品协会服务于全球领域的世界各国奢侈品企业,目前拥有全球各国700多个奢侈品企业会员。 在世奢会的官方介绍中,同时极力渲染其研究中心的“神通广大”。“各国的年度分析来自全球12个国家、15个领域、700多个世界各国奢侈品企业资料,通过世界各国奢侈品贸易部门与企业的年度业绩、市场占有率、品牌竞争力等多项报告来呈现当今最真实的世界奢侈品市场现状与趋势,是目前各国政府与通讯录采用最多的行业盈利数据。” 诸如“2012年中国有可能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等刺激性字眼的报告内容,不管是从数据的抓人眼球程度,还是发布的及时性,都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媒体的需求,因此世奢会的数据报告得到极广的传播。记者注意到,欧阳坤的微博认证身份同时为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就在这短短几年间,欧阳坤频频现身各大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以“奢侈品专家”的身份对奢侈品行业大谈观点。 微博认证为IBM全球商业服务部大中华区企业转型咨询总监博友陈果就曾经质疑世奢会称,2012年初年还没过完,世奢会就迫不及待地公布了国人春节境外奢侈品消费金额。指出世奢会快得惊人的数据缺乏可信度。 同时,早在2011年,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梅新育在参加世奢会举办的一场“奢侈品关税研讨会”后就曾当即表示,协会现场发布报告数据“自相矛盾,极度夸张”。因为,一面称2010年中国旅游服务在境外的支出总数是549亿美元,一面称其中奢侈品消费为500亿美元,而按照当年中国总共出境人数5700多万人次计算,平均每个人只花费80多美元食宿和游玩的费用,这显然并不可能。 而根据媒体此前的报道,就有知情人士曾爆出上述数据是协会员工与发布会前紧急在网上搜集并拼凑而成的。 同时,有网友向记者爆料,世奢会官方网站上北美与欧洲地区研究中心所示的多位外国主任研究员及特约研究员,本身资料介绍就非常有限,挂的名字也只是“有名无性”,而放到网络上一搜,竟然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记者登录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官方网站查询发现,其中,北美与欧洲地区专注欧洲奢侈品市场消费模型研究的主任研究员Godfery,照片竟与南卡罗来纳州的荣誉学院院长Davis Baird是同一人。此外,还有特约研究员被爆搜出来是演员身份。 此外,随着曝光度的增加,世奢会本身的身份也逐渐引来质疑声浪。自去年起,就有业内人士检索了美国非营利组织数据库之后,发现并未找到世奢会这一组织。资料显示,该组织于2008年7月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但注册资料显示却是商业性质的,与世奢会自称的非营利属性有悖。 今年6月份,北京市工商局东城分局人员表示,世奢会(北京)国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涉嫌办理公司注册登记时,提交虚假商标授权证明和虚假的企业住所证明。按照公司登记管理相关规定,拟对该公司吊销营业执照。 牟利手段繁多 随着媒体的介入,世奢会越来越多的疑点浮出水面。“世奢会”盈利模式也备受质疑。 据了解,与“世奢会”合作最多的其实是房地产商,包括给楼盘冠名、通常授予房地产项目“豪华不动产”牌子、为奢侈品展览挂牌。万达、招商、龙湖、融信、万通等公司旗下楼盘悉数曾为世奢会的主力客户,获得名称不一的豪宅认证。知情人士透露,那些请“世奢会”冠名的地产商似乎并不在乎协会的真伪,而更在乎“世界奢侈品协会”的名头。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世奢会”恰恰是迎合了中国部分消费者和商家的心理需求。 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价格已经不是关键因素,价格从来没有阻止人们购买奢侈品,相反,国内奢侈品价格从来只涨不降,消费力却一直在飙升,消费者会出境买,到原产地买,在消费价值观上,奢侈品是心理消费,不是形态和意识消费,哪怕成本不到1000块,也愿意用一万块钱买。谈及国内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心理,欧阳坤向记者表示。 “炫耀性是购买奢侈品的病根。没有炫耀性,奢侈品的价值就不存在了,买奢侈品就是要昂贵到所有人都知道。这就是奢侈品牌目前在国内的属性。如果爱马仕不是贵到所有人都知道,购买它的愉悦感就不复存在。”欧阳坤进一步解释道,这种利用无形的身份价值给自己带来社会竞争力的动力非常强大。土豪经济这种心理是非常奇怪的。只要有新的、高端的、贵的商品出来,消费者就希望抢先拥有它,喜不喜欢并不重要,这一点颇有暴发户的味道,但这对商家来说却是好事。 此前,就有业内人士评论欧阳坤像是商海中的“深度钻营者”,有的时候游戏的特征便是“愿者上钩”,利用协会的各种效应“收人钱财,帮人吹牛”便是游戏的玩法。 外界曾总结 “世奢会”名目繁多的牟利手段,例如,向国内品牌兜售会员资格,收会员费和认证费;通过奢侈品举办各种展览收取商家参展费,以及,销售“全球奢侈品牌100强榜单”的排位等,诸如此类。
![世奢会 身陷造假门 被指深谙土豪消费心理 世奢会的盈利之道](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09462045037912.jpeg)
一份“全球奢侈品牌100强”榜单,正是外界开始挑战世奢会的开端。在行业人士看来,不少并不属于最顶尖的一线品牌也能上榜,品牌100强缺乏严谨性与公信力。 面对品牌TOP100榜单“含过重水分,疑收取利益”的质疑,欧阳坤则向记者表示,收录入全球前100名的品牌都是市场公认的,没有任何异议的品牌才会出现在榜单里面,这是协会考虑到每个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及在每个国家市场占有率的平均值统计出来的,否认有任何所谓的“收费入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