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可以大大减少央企的数量,减少部分央企合并的阻力。央企数量减少到80~100家,这句话听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很难
本刊记者 黄杨 中投公司有限的几笔巨额海外投资尚无一笔盈利,“中投Ⅱ号”又将起航。 3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对外确认将成立新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以运作和管理央企资产。随后,这艘巨大的资本运作航母便被媒体扣上了“中投Ⅱ号”的名头。 同名不同命 由于有中投公司海外投资“惨败”的前车之鉴,“中投Ⅱ号”从一出生,似乎就被阴霾笼罩。 2007年5月,还未正式挂牌的中投斥资30亿美元,以每股29.605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黑石集团近10%无投票权的股份,其后美国股市急转直下,中投浮亏曾高达八成。7个月之后,中投公司再次大笔投资50亿美元,投资的对象是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发行的可转换证券,转股价格区间为每股48.07美元至57.684美元,但摩根士丹利股价此后一路下跌,一度跌至20美元附近。2008年,中投再度出手,以54亿美元投资美国the Reserve管理的Primary Fund基金,当年10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文件,称该公司在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巨额投资出现问题。 中投公司的泥足深陷,使人们对“中投Ⅱ号”充满质疑。 其实不用过分担忧。“虽然与中投公司一样,将要由国资委运作的‘中投Ⅱ号’也是由政府机构操盘资本,并且直接运作手法也是股权买卖。但新公司并不作为海外投资平台。运作和管理央企资产,才是新公司的真正使命。”上海国资委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环球财经》透露。 财政部财科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认为,从改革开放以来国资管理发展及改革的进程看,国资管理的重点一直是着眼于国有企业及其所占用国有资产,管企业与管资产成为国资管理的主要任务。就国务院国资委的职能转变看,从2003年设立到2008年,央企的辅业分离与社会职能分离占用并耗费了国资机构的更多精力,同时,央企依托垄断及行政支持的优势实现了2003年乣2007年利润高速增长,国资机构更多关注并推行央企的业绩考核及奖惩工作,从而使国务院国资委管资产向管股权的职能转变工作一再被推后。可以说,2009年设立新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没有什么具体背景,只是一项被推后的工作重新启动。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设立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条件目前比较成熟。 如此一来,中投Ⅱ号的立足点是在国内,而非海外投资。 临危受命 还是那句话,既然中投公司的投资不尽如人意,为什么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不见好转的时候,设立新的资本运作平台。仔细观察国资委未来几年的工作动向,可以摸清一些线索。 目前国资委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在2010年实现央企数量缩减至80~100家的目标。目标如要实现,意味着今明两年时间内至少要减少38家。 早在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初即启动央企重组,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到2010年,央企将调整至80至100家。但目前中央企业尚有138家。据此计算,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里,央企户数减少了58家,平均每年减少11家。虽然李荣融本人以及国资委多次强调,80家至100家的既定目标不会改变,但此时距离2010年的大限只剩下不到二十个月的时间,这期间要至少完成央企数量减少38家的任务,相比此前几年,工作进度势必要“突飞猛进”。 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国资委将把规模较小、经营亏损、不属于国计民生的央企装进这家公司。4月4日,国资委正向包括华录集团、乐凯胶片等15家央企征求意见,是否愿意并入该公司,也就是“中投Ⅱ号”。 “显然,能够并购重组的企业已经完成了重组的任务,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骨头。”上述上海国资委人士告诉记者。新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任重道远。 “不光彩”的案底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有了在国资机构与国有企业之间设立的中间级次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但是,实践证明,中间层次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例如于2005年成立的诚通,就败走过华源重组。 2005年9月国资委启动华源重组,11月初,国资委曾和华源以及诚通集团达成协议,由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试点之一的诚通出面,全面重组华源。但春节刚过,华源重组即发生戏剧性变化,重组的主角突然变为华润。 2月16日,华源召开董事会讨论重组方案,原来国务院国资委“钦定”的重组方诚通没有露面,而是由华润替代诚通,成为华源新的重组人。 原来的初步方案是:由国资委出面,通过国家开发银行授信50亿元人民币政策贷款给诚通,诚通将这50亿元投入华源进行重组。注资后,诚通取得对华源的控股权。国资委已和国开行签订了《支持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诚通也与国开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但国家开发银行迟迟没有正式批准给诚通授信的50亿元贷款,由此出现变数。没有得到国开行的政策性贷款,使诚通重组华源难以有效启动。 当时就有人指出,华源重组中,诚通的出局从表面上看是因为资金问题,但实际上是国资委指定重组主体整合央企的思维模式的一次失败。有600多亿元总资产的华源重组案可谓是央企重组的一个大标本,诚通重组华源的失败,意味着国资委或许将重新讨论央企重组问题,换一种新的改革思路。 所以说,今明两年央企数量减少到80~100家,这句话听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却很难。 新的机遇 如果说华源重组案溃败于资金,那么现在这已经不是问题。“钱的来源,主要是每年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上述人士透露。从2008年开始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实现了547.8亿的收入与支出。其中有270亿用于央企新出资和补充国有资本,约占2008年中央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额的49%。 再一则,2009年,绝大多数央企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大非”将解禁,为央企的并购重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选择这一时机设立统辖部分央企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可以保证所划转到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国有股权具有足够大的流动性,支持其所进行的资本运作。 接下来,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就要看“中投Ⅱ号”的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