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风 斯堪的纳维亚风至中国
□记者 陈楠 斯堪的纳维亚 “风”至中国 ——专访丹麦驻华大使叶普 匮乏的自然资源使丹麦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了对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尤其得到了风能大国的称誉,全球正在运营的风机中每三台就有一台是“丹麦制造”,世界上现行的风机生产技术也大多源自丹麦。 作为丹麦风机企业新的重要投资地,中国计划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信心十足的丹麦驻华大使叶普对《商务周刊》说,两国将在新能源,特别是风能领域,“进行肩并肩的合作”。 30多年的染绿 《商务周刊》:中国去年11月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对于新能源的投入非常大,而最新的消息称,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已经完成,预计总投资至少会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从丹麦的经验出发,您怎么看中国的此次能源振兴规划? 叶普:很多国家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是全球最重要的刺激计划之一。我们开始注意到,这个计划已经在一些领域显现其积极影响。 对于中国此次的大手笔投资新能源,我其实是不惊讶的。我认为全世界特别是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加入绿色环保的成分,实际上更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丹麦对此有着切身体会,我们是从1970年代开始“染绿”丹麦的经济的。30多年前丹麦的经济发展大量依靠石油,但第一次石油危机迫使我们思考。1971年,丹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专门为环保设立独立政府部门的国家。1973年,丹麦又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雄心勃勃地推出了针对能源效率以及可持续能源的政策,这些政策直至现在仍在不断地被很多国家认可并效仿。 正是由于当时的做法,现在丹麦有很多全球知名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注意到同样的情况正在中国发生着,在这里,能源节省有着很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商务周刊》:但一个社会主流能源系统的转换并不容易,您认为中国目前推广新能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叶普:很多人对于新能源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它只是指可持续能源,实际上它还包括能源效率问题。能源效率或者叫能源节省可以使我们在最低成本下进行生产。实际上这是三赢的结果,意味着清洁、低价和持续不断的供给。过去30年中,丹麦认识到能源节约的重要性,并且直至今日仍在大力提倡提高能源效率,此外很多其他的欧盟国家也都将能源效率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我们因此提出了例如绿色GDP等衡量指标。 中国政府可以根据中国的资源现状、发展水平、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其应该采取的政策。根据我们的经验,充分利用市场的自身调节作用,确保绿色能源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当然,还要鼓励发展一些支持能源节省的设备等。但最重要的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钱购买绿色能源时,政府还要通过市场调节,鼓励企业使用正确的发电设备,我们制定了一定的行业准则和标准,如有效利用能源的建筑标准,水泵的标准等。我看到中国现在正在做这些事,但这些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并付诸实施。一旦制定的这些准则和标准步入正轨,中国将会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新能源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关于环境或经济的,而是“染绿”经济并使其保持长期的高速发展。中国政府在经济刺激计划和近日出台的新能源规划草案中有关新能源的计划都是明智的。 《商务周刊》:一些人认为新能源可以促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对此您怎么看? 叶普:我同意这一点。“平衡”经常会被人误解为要么保持经济发展,要么拥有洁净的环境,但我认为两者可以同时拥有。丹麦的历史经验证明,当我们比30年前更加注重环保时,我们也比30年前更加富有了。这个经验同样适用于中国。
大量采用新能源实际上是一项巨大的收获。比如其中的能源节约,在省钱的同时也能使产品生产变得更加高效,还有就是能降低人民的生活成本。比如在房屋供暖上,与30年前相比,丹麦现在只用过去一半的能耗就能实现同样的取暖效果。 能源效率是财富 《商务周刊》:据悉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里有大量投资将用在风力发电上,与原有的以及其他新能源相比,风力发电的优势是什么? 叶普:和其他的能源相比,风能在发电过程中完全没有排放,是最洁净的能源。此外,它所能提供的电力资源要比人们以往想象的多。丹麦目前国内用电的20%来自风力发电,是世界上风电比重最高的国家。很多人过去认为这是不可能的,而事实上,我们正在努力使这个数字继续大幅提高。丹麦政府新制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风电将占到丹麦总发电的50%。 中国风力发电在目前的总电能中比例很小,但是发展潜力巨大。我认为这对中国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而我们目前也确实看到中国本土涌现出了大量的风机制造商。我相信,中国在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国。 实际上,中国的风力发电市场已经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据悉,今年全球1/3的新增装机容量将落户在中国,这是非常令人惊喜的。这不仅仅是对环境和气候有帮助,实际上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以及建立和谐社会都非常重要。 《商务周刊》:丹麦有世界首屈一指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比如自2004年以来始终占据世界风力发电设备系统第一宝座的维斯塔斯。请您向中国正在兴起的风电产业介绍一下丹麦政府对风电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扶持作用? 叶普:丹麦过去对石油的依赖非常强,新能源政策让我们的能源变得更加环保,同时也使得我们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减弱,这就是我们说的安全供给。与此同时,我们也出台了其他的一些政策,使新的能源措施拓展到两个方面:能源效率和可持续能源。 为了使风电产业更快的开拓发展,中国政府现在采用了补贴的方式。但能源效率要求国家给予的是政策而不是补贴,是用法律的力量建立新的标准。此外,我们还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来支持能源节省,同时需要让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发挥作用,让民众付钱给他们享受到的能源。此外,在丹麦,一些农民也可以出售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而且价格很合理。更重要的是,要使这种可持续能源已经变得越来越有自身优势,依靠的政府补贴越来越少。 但是在开始的阶段,重塑原有的部门和系统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过去传统的能源释放大量的污染,造成高额的环境成本。政府通过分析得出的数据发现,和其他能源相比,传统的能源在总消耗上要高很多,但又在价格上不相上下。此时,国家就可以通过调节价格结构,让洁净能源享有更高的价格,使更多的能源企业选择生产洁净能源,这样我们从生产的最初阶段就能做到了环保。 《商务周刊》:中国现在对于风电的扶持主要是给予补贴,按照丹麦的经验,这种补贴应该逐渐减少,那么中国政府现在应该如何做到高效的扶持? 叶普:市场的力量不容忽视,你必须确保人们会花钱购买他们使用的能源。然后是法规,通过法律的效力让人们都来遵守。比如,一个人租住了你的公寓,但是不肯为取暖和制冷所消耗的能源付费,整个公寓楼的取暖系统就要为其绕道而行,能源效率就将降低。此时,我们就要通过政府的力量让人们都参与到能源节省里,来确保我们达到最低的消耗。 在新能源的生产过程中,使能源效率增高的最重要一项是余热利用。现在,大多数的发电厂都会产生余热,而这些余热实际上在众多领域是可以被应用的或者被转化为电能。对一家发电厂而言,要做到能源高效,一是合理利用燃料,二是如何把你投入到空气和大海里的余热利用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废物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可以降低大气的温度。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你的能源效率的提高就不仅仅是从45%到47%,而是从45%到90%。 我认为余热利用不能拆分成两部分,让一部分人发电,另一部分人处理余热,而应该被有机组合起来。我看到中国政府正在做出明智的抉择,他们选对了发展新能源的方式。 新能源部门和企业是扛鼎之臣 《商务周刊》:新能源的提出是否意味着原有发电模式的退场?还是两者以一个合适的比例共存呢? 叶普:将传统化石能源彻底清除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70%—80%的电力来自于火力发电。中国政府希望给予可持续能源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要发展到稳定的比例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丹麦也还在摸索的过程中。这是一项长期工程,我给中国政府的建议是,持续不断地沿着现在的路线走下去,并为此付出更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新能源部门和企业在未来将是中国经济的扛鼎之臣。 《商务周刊》:维斯塔斯是丹麦最著名的风力发电设备企业,来到中国也有20多年了,那么它为中国的风机企业以及风电产业带来了什么? 叶普:维斯塔斯在中国设有工厂,在向中国出售先进的风机设备,为当地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它还会从中国的企业采购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供应商本身也有相关联的其他产业。维斯塔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供应商的传递,会带动产业链的整体提升。此外,我们还看到维斯塔斯将自己的技术带到了中国,而这些技术与现在的中国风电产业也是息息相关的,而且在未来这种效应还将放大。 《商务周刊》:有报道指出维斯塔斯风机90%的零备件是由中国供应商生产的,那么核心技术归谁所有? 叶普:据我所知,90%零配件来自中国供应商指的是最近在呼和浩特新开设工厂的情况,这个工厂生产最新型风机,这些风机是专门为中国市场特别设计并生产的。丹中双方在知识产权上有协议,技术归解决问题的一方所有。在丹麦,政府大力支持私人企业研发出此方面的技术,而这些技术最终都会被企业当作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这是非常高效的做法。在此过程中,这些公司为了保护和激励自己的创新机制,就为其解决方案申请了专利,如果不这么做,很有可能造成创新的停滞不前。实际上,与中国市场相关的大量专利并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不同的做事方法,大多数技术在中国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我认为丹麦企业拥有专利这件事在中国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启发本土创新能力的发动机。 此外,当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本地供应商时,他们在中国也就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价格优势。丹麦企业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提供技术支持,保证生产出的风机都是高效、使用时间长且值得信赖的。据我所知,在市场调节下,目前的销售情况良好,维斯塔斯在性价比方面得到了很高的肯定。 像童话一样美的福利 《商务周刊》:让我们谈一些更宏观的问题。很多国家领导人将本次危机解读为一次机遇,您怎么看?丹中两国贸易在本次危机中将有何变化? 叶普:任何危机都是一次机遇,我非常同意这种说法,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正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的机会,而很多人都选择在此时与中国加强贸易往来和合作。尽管中国的发展速度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有所放缓,但仍然会比世界平均速度高出很多,所以很多国家就将与中国的密切贸易往来理解为此次危机中的机遇。 我们刚才提到的绿色能源领域就是丹麦政府与中国密切合作的例子,而这里的环保技术不仅仅指的是新能源。目前,世界上重要的话题有两个,一个是金融危机,另一个就是气候变化。今年12月丹麦将举办第1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旨就是气候变化。这个议题对丹麦、欧盟、美国和中国都很重要。我相信中国政府会认真、平等地对待这两个重要挑战,并出台一整套有效的应对计划一起解决这两个问题。 我认为危机中各国都应该重视的一点是,抓住此次危机带来的机遇,让经济变得更加“绿色”,我想丹麦政府和中国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努力做到这一点。 《商务周刊》: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改善民生,众所周知,丹麦是世界最好的福利国家之一,中国可以从丹麦学到什么? 叶普:每一个社会模型的组建都需要建立在各自的国情基础之上,这包括国家的财富水平、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等等。我们的社会模型其实也可以看作是和谐社会的一种模式,当然它也是建立在丹麦的国情之上的。丹中两国的体制不同,中国不能单纯的复制丹麦模型,但可以在我们过往的经验中找到捷径。 丹麦的社会模型被叫做斯堪的纳维亚福利模式,一方面指的是我们有一个弹性的人力资源市场,使得公司不能随便雇用过多的人,雇员的人数要随着公司运营情况而定,当公司业务处于上升期就多雇佣员工。另外,我们还有非常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人失业时,政府必须确保他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他的孩子可以正常上学,并始终为其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等等。这对于丹麦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模型。 中国的国情意味着中国政府正在做的努力是为长期的经济发展而准备的,你们正在重新塑造经济增长模式,确保拉动增长的力量更多的来自于国内消费,而不是现在大量依靠出口拉动。我认为中国政府的这一决策是非常明智的,但要做到这一点势必要减少居民储蓄,也就是增加居民对未来的信心,让民众知道他们不是仅依靠自己才能生存,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商务周刊》:您所说的一系列措施具体有哪些?这些在丹麦有效实施的政策哪些可以为中国“拿来”吗? 叶普:从丹麦的经验来看,它们包括免费的医疗服务、失业补助、免费教育等等。其中我认为中国政府最应该重视和学习的是医疗保障。加强公民医疗保障对中国政府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拉动内需,也是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重要一步。 当然,我们的模型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高赋税,以此确保这些社会福利。我认为为了确保这些社保措施的有效实施,中国政府也可以移植丹麦的高赋税政策。 我认为中国政府可以学习包括医疗保障和高税收在内的所有丹麦经验,而不是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来实施,比如只实施医疗保障而忽视免费教育。当然,中国政府在全面开展的过程中也要依据中国国情而定,既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敷衍塞责。
更多阅读
汉代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与今天的中国国旗"五星红旗"是巧合还 五星国旗
最近,我在网上观看了《汉武大帝》,其中第52集讲述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故事,为此我将其与我国现在的国旗“五星红旗”进行了比较,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一、汉代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故事。《汉武大帝》电视剧
《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1-155集目录 远方的家北纬30度40
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的《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至2013年1月30日已播出155集。这里辑录的目录,凡该集有大标题的用大标题,凡没有大标题而内容由数节组成的,取用第一节的小标题。01:舟山:海天之间(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02:千岛之城——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圈地运动把中国放到了火山口上 火山口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圈地运动把中国放到了火山口上——对当今中国农村合村并镇、土地流转的点评张宏良当今中国合村并镇、土地流转的城镇化过程,可谓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圈地运动,八亿农民的相当大一部分将会由此
转载苗元一凤凰世纪大讲堂:易学视野下的推背学与中国未来
苗元一凤凰世纪大讲堂:易学视野下的推背学与中国未来 请点击-----http://video.sina.com.cn/v/b/76862501-1076227100.html2012年5月12日16时13日10时苗元一先生做客凤凰卫视资讯台世纪大讲堂发表了主题为《易学视野下的推背学与中
远方的家 北纬30度中国行 全189集 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下载
远方的家 北纬30度中国行全189集北纬30度中国行即 北纬30°·中国行 。《北纬30°·中国行》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又一大型系列旅游节目(共推出189集),节目展现北纬30度沿线神奇的自然环境,描绘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