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地王”再现江湖。5月21日,北京广渠门外一块仅能建几百套房子的“弹丸之地”,竟扎堆了70家企业拼抢,去年还被传资金链紧张的富力地产,更以10.22亿元生猛拿下,如此高昂的价格不啻为业界打了一针鸡血。其周边多个项目蠢蠢欲动,二手房业主连夜涨价。 欢呼声犹在耳边,新的地王争霸赛又箭在弦上。日前某财经权威媒体便透露,SOHO中国和远洋地产正在厉兵秣马,剑指被誉为北京CBD核心区“最后一块蛋糕”的国贸东北角的中服地块。

对房价反弹的担忧以及政府在博弈中的心理转换,是否应该被再次审视?大家不约而同将目光对准了危机爆发之初,最先抛出“楼市拐点论”的万科。 万科“踏空论”早已流传多时。某权威财经媒体甚至断言:“也许这一轮地产的冬季最严重的行业结果,不是几家广东地产公司濒临险境,而是神话最终破灭,那就是:万科踏空。7个月的踏空,或许要将万科从多年的行业龙头宝座上硬拉下马。” 一朝捧为先知,一朝墙倒众人推,地产界的“人间冷暖”可见一斑。或许万科当初率先降价果真是犯了众怒,如今终于被人瞅准机会“落井下石”。但无论如何,如果这一最具参照意义的风向标都“拐”了,那几乎是可以肯定“变天了”。 就在万科副总裁肖莉半公开地承认“万科有可能已经错失了最好的拿地时机——去年的三季度”之后,有迹象表明它似乎在奋起直追。最近的报道指出,审慎的万科A开始在土地市场上鲸吞各种大型地块了。5月万科A新增了无锡、佛山、沈阳、青岛等四地合计6个项目,豪掷超过23亿元购地,6个项目合计建筑面积约188.34万平方米。这一单月购地规模已经接近万科A2007年中期的水平。而在销售面积环比上涨17%的基础上,5月份万科A的均价达到9196元/平方米,环比4月继续上涨4%。 房地产企业从海水到火焰的神奇“变脸”,也许只有“不差钱”可以解释。6月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联合发布的报告指出,2008年上市房企现金流激增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