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不仅可以作为抢反弹的利器,更是长期投资的理想工具。 撰稿·刘劲文 随着股市今年的“小阳春”行情,上证指数较去年10月28日的最低点1664点已反弹了千点以上,反弹幅度接近60%。伴随本轮市场反弹,基金尤其是指数型基金表现抢眼。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标准指数型和普通指数型两类基金最近6个月的平均收益率均超过60%,其表现不仅好于主动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同时也超越大盘表现。理财专家指出,指数基金不仅可以作为抢反弹的利器,更是长期投资的理想工具。 根据美国晨星资讯的研究,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里,美国共同基金的年平均收益水平只有3.9%,而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增长率为11.9%。长期来看,指数基金能够战胜七成以上的主动型基金。不仅在国外市场上,指数型基金能够长期战胜绝大多数主动型基金,在中国市场也呈现出同样的状况。在2006、2007年的那一波大牛市中,能够战胜指数基金收益率的主动型基金不到20%。根据银河证券数据,2006年和2007年指数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25.87%和141.45%,远超其他产品成为最赚钱的基金品种。 那么投资者如果自己主动投资呢?每年都有大量投资者投资失利,甚至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尚且有37.66%的投资者陷入亏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2009年5月15日,上证指数成立19年间的收益率高达2645%,是全球同期涨幅最高的指数,也是全球同期最赚钱的指数。对此,理财专家指出,既然主动型投资很难战胜指数,投资者不如直接长期投资指数型基金,参与分享市场长期向上“偏向性”带来的较为确定的长期收益。 从投资波动性角度分析,指数基金作为一种被动投资工具,受市场上下涨跌直接影响最大,其指数化投资收益严格跟随市场波动。这种高波动性的投资产品正好可以通过定期定投来降低风险,长期定投的效果可能更佳。 从证券选择的纪律性来看,指数基金是投资纪律性最强的基金产品,它严格按照目标指数构造投资组合。把定期定投和指数基金结合起来,可以从时机选择和证券选择两个方面严格执行投资纪律,达到相得益彰的投资效果。而其他一些主动性的投资产品,其投资管理受基金经理的主观影响较大,有可能在市场低点的时候股票仓位也比较低,就没有达到摊低投资成本的效果。

从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来看。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不要小看一点点的费用,渗漏的水滴足以淹没整艘船只!”可见,成本对长期收益的影响不可低估。由于指数基金费率普遍低于主动型股票基金,而基金的管理费按天计收,通过长期的复利效应,定投指数基金有望带给投资者更多回报。 目前,国内首只上证综合指数基金——汇添富上证综指基金正在发行。理财专家介绍,该基金正是以上证指数为主要跟踪目标,投资该指数基金,就等于投资了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在市场长期向好的背景下,作为跟踪投资者最清晰认知的上证指数的产品,兼具较为低廉的费用成本,汇添富上证综合指数基金有望成为投资者长期投资的良好核心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