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撰文/王楠楠 编辑/罗勒 摄影/刘志坚
快乐箴言:做任何事情都要纯粹。 他是一位狂热的“瓷迷”,他就是张连志。 “我觉得很多人玩收藏总是偷偷摸摸,神神秘秘的,要不然就像大英博物馆那样罩上玻璃罩,打上灯,我不愿意把藏品都堆在库房里,瓷片是最易碎的东西,把它们浇筑起来,用最直接的方式展示给大家,让大家看得到,摸得到,有什么不好呢?”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民国天津八大家之一的盐商张家后代张连志认为,收藏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历史、欣赏它的精美、领略它的独特。由孝引发的收藏情结 “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孝敬父母,包括我做的生意,收藏,都是为孝敬父母产生的。”张连志的父母都有收藏文物的爱好,但是在动荡的岁月里,张家没能逃过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大多数文物和古董都在抄家中失散。那时为了度日,家里人只能偷偷变卖一些贴身的首饰,小小的张连志曾亲眼目睹过父亲不得已冒着危险交易首饰的场景。那次,父亲带着他,怀揣着换来的钱走进“红叶餐厅”,叫了几个菜,默默地看着狼吞虎咽的儿子。张连志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不吃?”父亲说:“我不爱吃。”每次回想起那段难忘的艰辛岁月,张连志的眼睛总是湿润的,“父亲哪里是不爱吃,而是不舍得吃呀。” “母亲那个时候也受了很多苦,为了赚钱维持家庭,去做纺纱的工作。她这个人一生勤俭,总是把吃剩下的、最硬的馒头留给自己,把刚刚蒸好的馒头留给客人和我们这些孩子们。”看着当时父母焦虑的样子,赚钱养家的决心在张连志心中浮现出来,“我一定要挣钱来孝敬他们。”张连志在收获第一桶金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母亲买回一套清代红木家具。这套家具虽然和张家曾经流失的那套不尽相同,但让母亲非常高兴。“我雇了一辆解放车,多给了司机300块钱,从上海低价买回这套家具。我连夜赶路,开了几天几宿啊,就想让老娘看到我给她买的东西。到家了,老娘一看,那个笑啊,我至今都忘不了。”张连志就是在用这种方式回报着母亲,回报着那份人间最伟大的爱。也是在这个时候,他的人生开始由商人这个单一的角色,向收藏家、艺术家延伸。 收藏也讲气节 张连志的瓷片,大多是在三岔口收的。天津建卫以来,往来于海河的船只,许多都是为皇家进贡的。那些为皇家进贡的瓷器,不能有一点点瑕疵,但瓷器是易碎品,在烧制和运输过程中,难免有不合格或者破碎的,一些有破损的瓷器,就被当时的“造办处”秘埋在了三岔口,起名叫“碎碎平安”。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渐渐被人淡忘,历经清末、民国,才逐渐又被人挖掘出来。 过去,只要有人从三岔口挖出了瓷片,便会有人来通知他父亲,只要听说什么地方挖出了瓷片,父亲也肯定会去。父亲过世后,那个帮父亲收瓷片的人也过世了。三岔口再挖出瓷片,那个人的儿子就会来通知张连志,但他已经不用到现场去了,瓷片会一箱箱地打包好给他送来。瓷房子开业时,贴了6亿多片瓷片,后来他又贴了1亿多片,7亿多古瓷片,大家都觉得他收藏的古瓷片该贴光了,但是张连志身边的人都清楚,他租来的库房里至少还有一百卡车古瓷片,如果堆到瓷房子的院子里,能堆出一座一百米高的瓷片山。 不知外国人从哪个渠道得知了还有瓷片的消息,拿着4000万,带着一张毛主席吹泡泡的照片找到了张连志,让他用瓷片贴出来,“我当时气愤坏了,但是出于礼节,我狠狠地瞪了那个人一眼,断然拒绝了他的请求。虽然我当时为了瓷房子也缺钱,但是我绝不做祖国文化的汉奸。即使为了现金周转,我要卖掉加拿大的两套海边别墅和天津的三处房产。” “这里的每一件都是孤品,每一件都代表中国,有人称我是文化的守护使者,我说,我不是,众多的市民们才是,门口这么多石墩、石像,唐宋元明清,什么朝代的都有。美国、英国、法国,都标榜自身人文素质高,但也没人敢把这么贵重的古董摆在当街,我就敢。其实,与其说我敢,不如说这个城市是伟大的,是天津人文素质高。这么多年,从最早的粤唯鲜开始,这么多瓷片,没有人去破坏,大家都自发地去爱护它,就冲这一点,我就应该感恩。如果用我的行动,可以把中国的符号、天津的符号炒起来了,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张连志用半辈子收藏瓷器,用8年的时间浇筑瓷器,最终他觉得,人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纯粹,只有纯粹了,才能真正抵制住外界的诱惑,达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