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备忘录 去海外抄底别忘了带律师



  文  本刊记者 吕斌

  2009年5月25日,由美富律师事务所主办的中国企业并购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界的并购专家共同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近期,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中国企业“走出去”、“海外抄底”的呼声也此起彼伏。

  但是,面对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下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提供的难得机会,中国企业也应采取积极审慎态度,充分考虑到其法律风险,防止盲目抄底。

 律师备忘录 去海外抄底别忘了带律师
  抄底正当时

  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深化,尤其美国、欧洲等中国的传统出口市场需求量下滑,不少中国外向型企业陷入产能过剩的窘境,急需寻到新的海外市场和投资渠道,“海外抄底”的呼声再度高涨起来。不少人主张,应趁着欧美资本自顾不暇之机去欧美市场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大展收购宏图。

  自2007年以来,随着诸多事件的发生,世界的金融格局已被改写。各主要金融机构生存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到来的大规模破产潮,依然困扰着信贷和资本市场。这样的环境却为手握资本和富有头脑的中国买家及战略投资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鉴于市场普遍预期资产价值将在未来12到18个月达到数十年的最低水平,抄底的机会近在眼前。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中国将成为新的投资大国。”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山东青大泽汇律师事务所刘鹏燕律师表示,随着中国企业自身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国际的影响力、使自己的企业国际化、学习国外的优良管理等方面便成为中国企业的首要目的之一,通过抄底时机的海外投资与并购,自然是达成目的的最佳方式。

  受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对外的投融资需求也不断增加,一些政府纷纷在某些领域放宽限制,大大缓解了外资企业在当地的并购阻力。其次,发达国家纷纷出台振兴经济计划,救市资金逐步到位,开拓市场商机、环保节能、绿色经济、品牌经营、商业网络等愿望迫切。

  相对来说,中国目前外汇储备高达近2万亿美元,尽管目前也多少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数量众多的中国企业依然保有大量现金急需寻找方便、安全的投资路径。

  美富律师事务所上海办事处管理合伙人柯弥也表示,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普遍经济状况糟糕,很多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这给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与并购创造了机会。

  直面法律风险

  “在目前的经济危机下,我觉得机会跟风险是并存的,中国企业应该理性看待国外抄底。”刘鹏燕律师告诉《法人》记者,目前形势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也要看到风险的存在:首先即使经济危机,国外的很多企业也不是卖得很便宜;其次要充分考虑是否能吞得下去,并且充分消化。

  以刚刚过去的2008年为例,去年应该算是中国企业到海外购买资产频率较高的一年,但却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负面案例:中投入股美国黑石和摩根士丹利亏损了大约100亿美元、中铝购买力拓股权巨亏约80亿美元、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集团巨亏近200亿元人民币、中信泰富投资金融衍生品亏损150亿港元……

  根据中国贸促会经济信息部4月21日在第三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发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成功率仅为三分之一。可见面对海外抄底的难得机遇,中国企业还是应该审慎应对。

  美富律师事务所上海办事处管理合伙人柯弥认为,之前很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失败,很重要的原因是规划工作做得不够,缺乏既了解老公司文化又了解新公司文化的人才,企业应该通过正式计划以及适当的步骤,认真做好此方面的工作。

  “收购后,如何管理一个被收购的外国公司,也是对中国企业的一个挑战。”美富律师事务所破产和重组业务合伙人欧凯伦也表示。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有两种,第一种风险是:并购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由于各国会计准则有很大区别,不同地区评估人评估出来的结果可能相差很大。这会导致并购价值以及成本的不确定,增加并购风险。

  一般来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和目标主要是获取技术、品牌以及渠道等核心竞争力。不同目的的并购要准备一套完全不同的并购计划,这种有计划的并购与投资,往往比漫无目的的整体购买,效率高很多。

  第二种风险就是并购后如何整合被并购的企业,一些理论上看似合适的企业,其实可能是无法与自己企业文化融合的,并购的风险就会很大。比如之前的上海汽车并购韩国双龙,到最后就成了一个烫手山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能否最终实现,还是要取决于中国企业并购后的整合能力,这才是海外并购最大的挑战。

  “此外,各国不同的法律环境也是风险的一个方面,中国企业如果想作为参与游戏的人,就应该充分了解游戏规则,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刘鹏燕律师对《法人》记者表示。

  找个好搭档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文化差异、管理差异、没有做好蛇吞象的充分准备导致水土不服等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对被并购企业及当地环境的不了解。”刘鹏燕律师认为,避免这些盲目投资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就寻找一位合适的合作伙伴。

  目前,像美富这样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完善法律服务的跨国律师事务所已为数不少,通过他们的把关,企业海外抄底时法律风险方面的损失将可能大大减少。

  此外,近年来还陆续出现了一些专为企业海外投资并购服务的中介机构,他们大都是投资所在地的本土公司,对当地环境及被并购企业有相当的了解,为中外两地的企业提供对接支持。

  除提供传统的风险提示、政策咨询、金融推荐等服务之外,这些中介机构还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并购目标选择、企业合作整合、甚至当地政府公关等一系列投资服务。

  目前,中外贸易的民间合作仍主要集中在经贸和加工业,包括消费品、建筑材料、轻工制造业、食品等产业。但像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合作基本都停留在国家政府层面。一些专业中介机构的诞生,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宽海外并购的范围和渠道。

  “此类中介机构的工作应该得到肯定,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将风险减低。”刘鹏燕律师对《法人》记者表示,种种迹象表明,“找个好中介”也许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这些中介的资质和是否有这方面的经验也是潜在的风险之一。”刘鹏燕律师表示。因此,并购前的调查工作,就不仅仅是对当地市场、文化背景、法律等方面的调查,关于合作伙伴的选择与审核也显得十分重要。

  纵观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动向无疑将会风起云涌。但中国的企业与企业家们始终要对风险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海外并购与投资前要进行全面的权衡与考量,该出手时再出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8275.html

更多阅读

可别忘了日本鬼子 打日本鬼子的单机游戏

今天,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的日子(即日本鬼子投降的日子,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纪念日为9月3日),或许是由于为非“整五”“整十”节点,主流媒体几乎没有什么响动,吾受传统教育之深刻影响,且“六六”为吉庆数,难忘日本给我们民族造成

万达电商 烧遇阻 我国餐饮业海外抄底风险欠缺遇阻

近日,在国内拥有十多个品牌的知名连锁餐饮企业一品世家的第一家海外生产基地在加拿大落地,迈出了其开设国外分店后“海外扩张”的实质一步。然而与此同时,一品世家在法律、市场环境等方面遇到的难题也愈发显现。一品世家并不是唯一遇

海外并购 冯军:中国企业海外抄底要慎重 并购危险很大

 华旗资讯总裁冯军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目前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机遇,不过国内企业去海外抄底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他认为,政府应鼓励中小企业继续加快走出去步伐,在全球市场打出中国民族品牌,将中国制造真正变成中国创造。  

声明:《律师备忘录 去海外抄底别忘了带律师》为网友菇凉别逗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