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富士康跳楼事件
文 刘兴成
“比富大战”不是攀比财富的博奕,而是特指同为深圳企业、同在香港上市的比亚迪股份(01211.HK)与富士康国际(02038.HK)之间的市场竞争和法律纠纷。2009年5月2日,股神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召开的股东大会在引起全球财经界关注的同时,竟然引发了“比富大战”的升级! “比富大战”的来龙去脉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制造企业鸿海集团旗下的著名手机代工厂商。始自2007年2月,富士康瞄准了中国大陆庞大的汽车市场,进军汽车零部件制造。鸿海集团董事长是台湾首富郭台铭,其旗下的鸿富锦公司于2006年7月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王佑和编委翁宝因报道“超时加班”而侵犯名誉权,向两个自然人提出3,000万元的天价索赔。 比亚迪以制造充电电池起家,在手机零件和手机代工领域迅速崛起,是全球第一大二次充电电池生产商。2003年1月,比亚迪以2.96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权,进入汽车业。比亚迪的领军人物,是被“股神”巴菲特誉为“爱迪生和韦尔奇结合体”的王传福。 “比富”两家公司在业务上的重合和竞争,令双方近年来积怨甚深。2006年6月,富士康旗下的两家子公司以盗取商业秘密为由,将比亚迪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向比亚迪索赔500万。2007年10月,富士康在香港高等法院提出诉讼,以相同的指控向比亚迪索赔650.7万人民币。自此,“比富大战”在市场上和法律上全面展开。 饶有趣味的是,2007年9月的《南方都市报》曾报道,富士康禁止比亚迪汽车入内,并引述富士康保安员的话:“比亚迪挖我们的人,两家公司有竞争,公司老板规定不让进,就像两个国家打仗一样。” 2008年3月14日,富士康宣称“比富大战”案件已经升级为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已经对涉案人员展开刑事侦查。2008年4月10日,富士康称比亚迪创始人夏佐全已被拘留。第二天,比亚迪回应称,夏佐全被拘留4天后因缺乏证据被释放。2008年6月30日,比亚迪称有关申请搁置与富士康的诉讼遭驳回;同日,富士康表示,将对比亚迪进行新的诉讼。2008年12月2日,比亚迪发布紧急公告:公安机关已撤销针对该公司的调查。 目前,“比富大战”在市场上和媒体上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在法律诉讼上,“比富”之间的知识产权纷纷案件并没有判决结论出笼。 财经盛事引爆“比富大战” 2008年9月,巴菲特旗下的公司以2.3亿美元买进比亚迪10%的股份。巴菲特当初希望出资5亿美元,拥有比亚迪更多的股权,但比亚迪当时只同意持股比例不超过10% 2009年5月2日,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他的老搭档查理·芒格一起试驾了比亚迪的最新电动车。巴菲特称“王传福才是真正的明星”。芒格认为:“比亚迪的前途非常光明,就像比亚迪的车,我认为做得非常了不起,比亚迪定会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第二天,郭台铭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针对比亚迪发表观点,为了“比富大战”,隔空“三问巴菲特”。一问为何投资偷窃商业机密的公司?二问敢不敢开比亚迪汽车上下班?三问用何种专业判断比亚迪的潜力?郭台铭与巴菲特唱反调,将“比富大战”的战场从IT领域扩展至汽车业;从中国范围内跨到国际舞台;从比亚迪的现状延伸到未来。 笔者试图用法律解读富士康提出的“三问”:首先,在法院判决生效之前,比亚迪是否偷窃富士康的商业机密或是否侵犯知识产权是个未知数,巴菲特投资偷窃商业机密的公司的前提条件不成立。第二,为什么不敢开比亚迪汽车上下班?可以用反问回答问题。第三,巴菲特是投资大师,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专业投资公司,怎么判断一个公司的潜力本身是受法律保护的商业秘密,判断比亚迪的潜力也不例外;若巴菲特不认为判断比亚迪潜力的方法是商业秘密,就可以随时公布。 目标远大的公司如何参与建立良好的商业秩序?如果比亚迪和富士康能相互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比富大战”就可以休止了。两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都应当知道什么是两败俱伤、什么是和气生财。美国的思科公司曾经在美国起诉中国的华为公司侵犯其知识产权,跨国案件以和解告终。思科公司和华为公司在处理两个公司业务上的重合、竞争和知识产权问题方面,是富有建设性的。他们为什么不能成为比亚迪和富士康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相信,比亚迪和富士康都有宽广的胸怀和高超的智慧来终结“比富大战”。 (作者为财经法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