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梦想的破灭 高科技收购梦想何以破灭



作者:沈慎

 

侨兴要收购飞思卡尔手机芯片部门的消息曾经传得沸沸扬扬,最终却变成了无言的迷局:4月22日,飞思卡尔宣布将无线芯片部门中的射频业务出售(收购方据称为富士通);基带业务部门则停止运作。对于侨兴则只字未提;侨兴亦保持沉默。

侨兴收购飞思卡尔手机芯片部门真的是一笔上佳的交易吗?飞思卡尔的3G解决方案主要是WCDMA,这意味着基于其芯片的手机只能卖给联通;其次,WCDMA作为最成熟的3G解决方案,芯片供应商也是最多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摊薄了各家供应商的市占率,还将利润压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侨兴在手机业务方面的实力毋庸置疑,但其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强大的制造实力、牌照资源以及渠道建设等非技术因素,谋求通过掌握上游的核心技术来获取技术优势,看上去很美,但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如何实现跃迁?更何况,这种整机和芯片业务一体化的IDM(整合器件制造商)模式在进入Fabless时代之后,随着摩托罗拉、飞利浦、西门子、索尼以及日立等业界顶尖IDM公司先后走上拆分之路,已被证明不符合发展潮流,而飞思卡尔本身就是IDM模式衰败后的产物。侨兴开倒车,到底能有几成胜算?

据称,飞思卡尔在寻找买家的时候,曾寻求北京某政府部门的帮助,而侨兴正是被推荐的接盘者。如果收购失败是源于飞思卡尔对侨兴接盘能力持怀疑态度,那么这里,政府部门的选择欠妥可谓是个中毒药。我们需要追问的是,对于这样一个可能对中国芯片设计实力有巨大提升的机会,其决策流程是如何的,决策依据又来自哪里?

尽管政府在收购案中一般隐在幕后,但政府实际上掌握着最关键的资源:资金,不单单是政府科研经费的划拨,还有政府支持下的银行信贷。对于飞思卡尔这样的国际收购目标而言,在收购完成后,维持运作需要巨额资金,若没有政府的强力支持,很难想象会获得银行的信贷——芯片设计公司的固定资产少得可怜,根本没有足够的抵押来获得贷款。

麦肯锡在去年年底曾预则2009年中国的公司会购买一个或几个美国旗舰高科技公司,交易额也许会是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价格的10倍。届时,中国将投入大量资本专注于本土技术研发和创新,而中国企业将彻底走向全球化,新一轮中国企业的时代即将来临。

今年3月,浪潮集团表示自己正与内存芯片巨头奇梦达展开谈判,拟收购后者50%股份,该收购案由山东省政府牵头并作为主要出资方。

此外,韩国半导体公司海力士也于4月底表示,正在和某中国企业进行最后的谈判,出售其位于韩国利川工厂的部分半导体资产,金额约25亿元人民币,据悉,海力士工会已经投票通过了该收购案。

 一个梦想的破灭 高科技收购梦想何以破灭

全世界都已经清楚地看到中国对于高科技的渴望。中国的政府官员们充分相信高科技是个好东西,很多官员“只要一听到时髦的技术名词就兴奋”,但却往往陷入一个误区,觉得可以在资金、土地、税收、人才政策等简单要素的配合下,依靠一己之力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而太过忽视高技术产业发展所仰赖的制度环境和方法论。

回顾来路,强势政府推动下的技术升级之路走得异常坎坷。在新世纪之初地方政府竞争主导下的那场狂热的造芯运动之后,我们并未发现自主的芯片产业有令人振奋的收获。如今,在宏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叙事背景下,银行信贷空前宽松,地方政府的造芯热情再次高涨,这一次,我们会有不同的收获吗?在不革新整个创新体制,完善法律、投资等制度的背景下,单纯收购技术本身能否成功实现蜕变,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些举措最终也和洋务运动一样以悲剧收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8341.html

更多阅读

《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 我有一个梦想的手抄报

《我有一个梦想》的语言特色孟庆焕 柳发艳《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11期1963年8月28日,在华盛顿特区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美国黑人牧师、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导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

又一个神话的破灭--王洪祥被莱斯特KO 莱斯特城神话

刚刚看完了2009中墨搏击对抗赛,王洪祥对战墨西哥号称坦克的搏击高手莱斯特。这场比赛号称是王洪祥的第30场比赛,王洪祥应该是属于河南电视台通过无数海选一手捧起来的搏击运动明星,有29战全胜的记录,战胜过日本,美国,泰国等多国高手。被河

谈谈购买高PR域名对做站的影响 高pr域名

我想大家都知道一个网站的权重高与低,百度是看快照,谷歌是看PR值的高低,权重高的站当然也特别受到同行的称赞,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专买卖高域名的交易。那么到底花钱购买和自己老实做上去的高PR值有什么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谈谈。  首先说

杭州高科技企业孵化器 高科技企业为何难赚钱?

  产业升级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经营理念的更新   我们对候选的近千家企业、300多家上榜的知识型公司作了分析,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高科技公司赚大钱的公司比较少,有不少甚至连赚钱都很艰难,与容易赚钱的房地产公司、矿产公司等相比,显得

声明:《一个梦想的破灭 高科技收购梦想何以破灭》为网友烟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