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生:美国对IMF改革握有最终否决权



  因为牵涉到各个国家的利益,IMF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必然会是谈判、磋商甚至是漫长的扯皮过程。

  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一片嘈杂声中,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抛出的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论,把中国推到了此次舆论的风口浪尖。历史上,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由一个国家或一个人物担当领袖重任,而这不仅需要其国其人胆识和魄力,更需要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全世界对金融危机力不从心的特殊时期,也是类似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争取有更多话语权、决策权的机会。而成败与否,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

  对此,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提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是必须的,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至于中国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前景,他认为,首先美国和欧盟这一关,中国恐怕就过不了。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是必须的,也是困难的

  记者:现在虽然问题千头万绪,但这次G20峰会,包括各国的表态和准备会议,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指向,对现在国际金融秩序的不满。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在4月28日表示,国际金融危机源自国际市场无节制行为,人们需要金融市场宪法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应当将金融体系内所有参与者统一在一起,进行统一协调监管。您认为现在国际和金融秩序到了一个需要变革的时候了?

  周春生:美国引发的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确实反映了金融监管方面存在巨大的监管漏洞和缺陷。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金融市场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而全球化不仅使贸易关系不断密切,金融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的市场,特别是那些主要的金融市场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它还会直接影响到其他的经济实体。比如美国的金融市场在某种意义上,对全球经济和金融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这个背景之下,一个重要的经济体或者国家发展金融危机,很容易波及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正如我们经常讲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的金融监管协调就显得非常必要。

  记者:您认为目前金融监管最重大的缺陷在什么地方?

  周春生:第一,透明度不够,尤其是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新的复杂的衍生产品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第二,监管范围存在局限性,各个监管机构是对各个金融机构的监管,而缺乏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全盘考虑。到2008年,各个监管机构监管的是传统的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而以金融创新为主要经营方式的,比如对对冲基金——传统上大家认为对冲基金不涉及公共利益,所以疏于监管。

  记者:国际金融体系应该进行怎样正确的改革才是正确的方法?

  周春生:从法律上来讲,如何协调各个国家的监管和法律,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困难之一。另外就是各个国家的利益问题。最近全球关注的IMF的改革、份额的分配、投票权以及是否应该推出一个新的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等焦点问题,因为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利益,所以就有不同的观点。美国的利益和观点显然非常明显和坚决,因为美国现在是现行金融体系最大的受益者,也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我相信,在国际金融体系、国际金融机构改革方面不会做出太大的让步。而美国在IMF占据17%的份额,对IMF许多重大决策都具有否决权。因为按照现在的规定,所有重大的改革和决策必须有85%的份额同意,只要美国的17%不同意,永远达不到85%。这意味着美国握有IMF的最终否决权。美国会不会轻易让出这个否决权,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但是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是必须的。从全球金融监管角度来看,除了透明度、会计制度、对各大金融机构流动性和准备金充足率的监管等问题都需要关注。而我认为更难的是全球金融监管的协调和合作。我们能不能建立超主权、全球性的金融监管机构。现在大家都提出更高标准的全球监管合作显得更为重要,但如何才能使得各个国家在金融监管上达成一致实现配合,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一个机构来执行这样的监管使命。这就牵涉到全球金融体系包括像IMF这样的国际金融机构改革,但因为牵涉到各个国家的利益,改革必然又会是谈判、磋商甚至是漫长的扯皮过程。但我认为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各个国家都认为目前的金融体系确实有强化监管的必要,而且这种监管必须要求全球同心协力,统一合作。

  中国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前途渺茫

  记者:针对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应对金融危机以及如何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等问题,周小川连续在央行网站上发表了三篇署名文章,其中就包含超主权的货币单位,您认为周小川提出来的设想在未来能否实现?如果要实现需要迎接哪些方面的阻力呢?

  周春生:这个设想是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至少表明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态度和意见,对全球舆论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次,周小川以个人的名义在央行网站上发表,从一定意义上你可以看作是学术思考,但我认为这里面显然带有政策意图的意味,对中国改革目前国际金融体系的强调愿望和诉求。我觉得这个诉求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就。

  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和对外经济贸易往来关系不断地扩大,非常可喜地看到,中国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国际经济事务当中的话语权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中国某种意义上既是官方也不完全是官方的言论,才会广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但同时这也是一大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于美国,不管美国金融危机如何演变,美国依旧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特别是在经济和金融领域,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所以,这个阻力在短时间内,要想完全克服很难。

  美国人当然希望美元是全球性的主要储备货币,在这个问题上就很难达成一致。因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国就可以坐收储备税;而美元通常又是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相比其他国家来说,美国就可以减少对汇率风险的担心。为什么美国有能力大量举债?除了他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外,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结算和流通货币,他一个人欠账,全球买单。冰岛整个国家破产,类似中国这样握有大量外汇储备的国家也会有这个担心,美元开通印钞机,就意味着美元贬值和我们外汇储备的贬值,而美国不会出现破产的情况。

  另外世界上主要的几个贸易体要听取欧洲的意见,而欧洲不大支持建立全球性、超主权的储备货币,因为欧元认为自己就是全球性、超主权的储备货币,既不受德国管辖,也不受法国管辖。目前来看,欧元地位在不断强化,在美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欧洲国家尤其是欧元国家当然愿意提升欧元的国际地位,目前欧元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如果我们推出另外一个超主权储备货币,对欧元会有很大的影响,对美元肯定也有很大的影响。 

  但在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巴西等,他们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在国际金融机构当中有更广泛的代表性,有更多的话语权,所以他们对于美元独霸全球的现状估计有着比较强烈的、迫切的改革愿望。这些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但利益、意识形态各方面的分歧也是比较明显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国家还不大可能像欧盟那样能团结一致。其中有地缘政治的原因,也有一些历史的原因。

  记者:央行在其网站上发表题为《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积极开展货币互换》的文章,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提升了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和信心,您对他这样的表态是怎么来解读的呢?

  周春生:为了应对金融危机,中韩、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香港有它自己独立的货币和金融体系)、中国和周边其他国家都签订了货币互换的协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摆脱美元一枝独秀的霸权地位,帮助亚洲这些国家应对由于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造成全球性经济和金融危机。第二,这也是借此机会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按央行现在的希望,提倡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与创建一个超主权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两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我们不希望美元的霸权地位一直影响和左右着全球的经济。如果美元强势会成为这个国家对外输出的工具,也不利于摆脱全球金融危机,因为全球经济取决于很多国家的金融。所以,我们希望在区域范围之内能够提升人民币的地位,同时也能够帮助与中国大陆有比较密切的经济、金融、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减缓对美元的依赖和减缓美元以及美国金融危机对这些区域的经济影响。从长远来看,是人民币逐渐国际化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8414.html

更多阅读

周春生:创新将成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增长方式非调整不可了  中国过去30年的高成长基本上走到了尽头,接下来,保持7%、8%的增长如果能持续五到十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结果。我们原来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时候。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出口行业已在全世

周大生:跨越传统竞争走向创新蓝海

 回顾我国珠宝首饰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无品牌竞争至有品牌竞争阶段。近年来我国珠宝首饰饰品市场迅猛发展这一现象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已成为世界珠宝首饰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正向世界珠宝首饰加工及

周大生:跨越传统竞争

  回顾我国珠宝首饰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无品牌竞争至有品牌竞争阶段。近年来我国珠宝首饰饰品市场迅猛发展这一现象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已成为世界珠宝首饰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正向世界珠宝首饰加工

周春生细谈资金管理:非财务经理的财务管理

  管理的本质即决策。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决策的目的在于提高效率、提高利润、创造价值,当然也包括降低成本。然而在决策过程中,一些审慎的管理者因为将一些不相关的成本纳入决策成本考虑而错失了本来可行的项目;而另一些冒进的管理者

声明:《周春生:美国对IMF改革握有最终否决权》为网友摇滚打碟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