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国际慈善论坛 国际慈善新视野



将慈善只看作无回报投入及花费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它是一项生意,一项投资,更是长期的事业,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当数比尔8226;盖茨的慈善壮举。既然将慈善作为一项长期延续的事业,越来越多的富豪开始选择“永久性基金”的方式进行慈善,即不动用基金本金,而是用每年基金本金投资所得作为捐赠的主要来源。

盖茨的二次创业

    在掌舵“软件航母微软”33年后,退休的比尔8226;盖茨宣布每周将花4个工作日经营自己的慈善事业,他将掌管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 —“比尔及梅林达8226;盖茨基金会”,开始其“第二次创业”。而纵观全球,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富豪已经或者正在加入盖茨的行列。慈善对于他们已经不是处理遗产时的一道选择题,而成为其自身,甚至整个家族的第二事业。股神巴菲特和他的家族同样热心慈善,他于2006年签署意向书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个人财富的85%,其中四个基金会正是由其妻子和子女经营。而在香港,包括李兆基之子李家杰与李家诚等一群“富二代”接班人,也早早开始经营家族慈善事业。他们共同发起成立了“百仁基金”,主要关注香港弱势社群,援助低收入家庭。

    仍然以“比尔和梅琳达8226;盖茨基金会”为例:在慈善捐赠支出之外,基金会同样进行大量的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投资以确保基金会资产规模,其投资表现甚至连年高于市场平均水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如同大型企业一般,慈善基金会对于人才的多样性和专业素养要求也日益提升。

风险慈善风生水起

    在慈善资金投入增多的同时,基金会的经营模式也逐渐多样化。近两年在美国,“风险慈善”(venture philanthropy)的概念风生水起。其对象并非只针对传统的弱势群体或者科研机构,风险慈善更多选择捐助他们的同行 — 其他慈善机构,借鉴风险投资的方式运作慈善事业,将捐赠视为一种“投资”,要求它产生最大效益。如全美第四大基金会Verizon基金会每年会主动寻找其认为合适、有潜力的750个缺乏资金的小型慈善机构进行捐赠,并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帮助其建立互联网联接以提升其运作效率和项目管理能力。

    在风险慈善中,捐赠者和受赠者更着力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运作时间一般在3~6年之间,捐赠者会亲自参与和监督慈善活动,其终极目标是帮助非营利性机构提升组织能力。其实随着人们对于慈善事业的投入日益丰厚,慈善事业也逐渐开始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各种慈善机构的公益模式也必将会越来越多样化,以涵盖到产业链的方方面面,从而共同构建一股更为强劲的慈善力量。

个人慈善是大势所趋

 第十届国际慈善论坛 国际慈善新视野
    从世界范围来看,个人慈善也是慈善事业的一种趋势。在美国,约有85%慈善捐款来自普通民众;75% 美国人为慈善事业捐款;每年有30%的慈善捐款直接从美国人的工资中划出;平均每个家庭会捐出年收入的3%~4%。 而根据中国民政部《中国慈善捐赠情况分析报告》,2007年全国个人捐赠额不到32亿元,只占国内捐赠总额的14%。2008年在全民抗震救灾的大潮下,全国个人捐款总额首次超过企业,占到54%,不过这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慈善以个人为主的整体趋势仍有较大距离。

    越来越多的个人慈善捐赠同时也会造就更多非盈利慈善机构,以满足不同人群迥异的慈善需求。根据美国国家税务局发布的统计数字: 2008年,美国注册慈善组织和基金会达到120万家。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之下,过去年两年中仍保持了超过5%的增长率。个人慈善行为的特点同样表现在“志愿服务”和“小额捐赠”两方面。不同于大企业或是富豪人群,普通民众更愿意投入劳力和时间。数据显示,美国13岁以上人口中,50%的人平均每周志愿服务4个小时。如何组织和管理如此庞大的志愿者群体,将会成为许多中小型NGO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为了满足普通民众小额捐赠的特点,包括通讯、金融、网络等便捷透明的捐赠平台建设也必不可少。在此之外,更多强有力的宣传与民众建立联系,透明及时的反馈系统,也将成为各国NGO组织不得不关注的重要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8503.html

更多阅读

石龙三中第十届“校园十佳学生”侯选人风采展示 侯选人

石龙三中第十届“校园十佳学生”侯选人风采展示序言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学校创建“一流名校”的战略目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表彰、宣传品质优良、成绩突出和对学校有重大贡献的学生典型,激励广大学生以先进为榜样,向

声明:《第十届国际慈善论坛 国际慈善新视野》为网友下一次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