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红旗团组织 [书斋]“‘五四’赶集图”等一组



    谈“五四”就像赶场庙会,不仅要就着五月四日这天去赶集,而且有大集小集之分,今年好像逢上个赶大集的日子。言论圈又该熙熙攘攘地热闹一番了。 

    但若不想每年例行吆喝几句“五四万岁”的客套话,却要打着“学术”旗号来赶集就有很大难处,难在这集市须是以新鲜产品示人,如不识趣,一脚踏入其中就如赶科举考场的士子,很容易做出倒人胃口的八股文章来。 

    赶“五四”集的人历来如过江之鲫,近年名门正派和各路草野神仙均喜混迹其中,还是得先辨明自己是哪一路的鬼怪才好。否则刚踏入门就被乱棍打出,不但失了身份还没了资格。逡巡良久,才在下面简要列出些以往“五四”研究的八股信息和我的批评态度,交由读者来评判我赶“五四”这趟集是否合法。 

    八股一:“五四”被当作一场单一的爱国学生运动,持此论者天真到觉得一天的事就能改变世界。 

    我的回答是:“五四”是个长时段的全方位革新运动。它的影响时间至少应拉长到20世纪30年代。 

    八股二:“五四”是个面目狰狞的“反传统”恶兽,罪不容诛,它必须为近代中国人所有欺师灭祖的行为负责。“文革”中神像被砸,老师被打也是“五四”惹的祸。 

    我的回答是:历史研究如果也搞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套“唯成分论”、“血统论”,岂不狠狠扇了自己一个嘴巴! 

    八股三:批“五四”居然成了兴国学的一个理由,遗老遗少纷纷借攻“五四”出气,以批鲁迅为时髦,遍地以“返祖现象”为荣,奇观妙境一时无两。 

    我的回答是:堕落到拿“五四”当国学的出气筒,只能看出所谓“国学”的贫血和虚脱。 

 五四红旗团组织 [书斋]“‘五四’赶集图”等一组

    八股四:“五四”是“个人解放”的尝试,如果“个人”得不到自由,就说明“五四”完全失败,毫无意义。 

    我的回答是:“个人主义”是西方舶来品,不是中国骨子里的东西;我并非反对自由主义,但仍以为,“个人”自由学的像不像确是“五四”的目标之一,但绝非“五四”的惟一价值所在。 

    八股五:“五四”是一场纯而又纯的文化运动,是学术积累的大成,却与政治无关。 

    我的回答是:这是故意躲避意识形态解释的借口,情有可原却于理不合,偏离了历史的本相。学术文艺乃是“五四”的一面,“五四”的另一面是诱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造风潮。其得失成败虽见仁见智,却难以回避。 

    以上是我今年“五四”赶集的联络图,凡欲知我罪我者,请凭此图。 

    《“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 

    杨念群 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4月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8581.html

更多阅读

中航油 陈久霖 【网文】“陈久霖欲投身互联网”等一组

 陈久霖欲投身互联网  本刊记者 杨婧(2009年11月23日)  11月18日,《中国企业家》独家获悉,昔日的航油大王陈久霖可能在互联网行业一展身手。他提出大概的设想是,创办一个服务于发展中企业的网站,通过网站与众多企业相联结,利用网络

慈善的好处 【读者】“慈善之疑也颇有好处”等一组

 慈善之疑也颇有好处  《中国企业家》2009年第22期《陈发树慈善悬案》  陈发树捐款事件热闹了许多媒体与网民,一片轰轰烈烈的质疑声里,冷静的、夸奖的声音听起来冷冷清清。这不对等的舆论其实是不正常的,让慈善家们一颗热心换来

冬至之后不搬家 【书斋】“搬家之后”等一组

 [商道]  记住了奶酪,忘了斯宾塞  《奶酪》的作者调侃,“我的痛苦选择成了你们中国人的乐子”  文 | 王巍  斯宾塞到北京参加推广新书仪式,他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据说全球发行了2600万册,在中国也风靡一时。当年,我从香港的朋

长远看要不要生二胎 “妥协是为了长远”等一组

  《中国企业家》2009年第18期《中国商业家谱》  本组文章是对中国商业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一次及时的梳理和分析,应该说具有相当的意义。  历史是一面镜子,在此时回顾过去,联想到中国企业目前的进步,对于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有重

亲子阅读家长感言 “读《我心所依》感言”等一组

  读《我心所依》感         文 | 周其仁  这本书有很多令人感动的文字。那是真实生活的记录。统计数据描述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应该也是真的。不过这么大一个国家,总还有很多地方、很多家庭承受着挥之不去的贫困。倘若偏

声明:《五四红旗团组织 [书斋]“‘五四’赶集图”等一组》为网友哇塞哦买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