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制造形象广告
作者:尹小山
4月份CPI和PPI两项指标双双同比下降,显示中国经济仍在谷底运行。而仅仅着眼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反映到微观层面上,结构调整意味着企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量廉价劳动力、政策性低价土地和便宜的资源以及失位的环保监管将不复存在。这意味着相当数量的中国制造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已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培育新的核心能力,是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困境的关键。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将仍然依赖巩固和提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然而,原有竞争力既失,新的竞争力何在?
从根本上讲,新的竞争力存在于产品中,或者更具体地说,存在于产品创新中。
一段时间以来,“创新”提得太多了,几近于一个商业概念。一个小小功能的添加,当然算是产品的一个创新。然而,这并非是竞争力根本之所在。究其本质,产品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如果将产品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直至顾客的手中,视为一条价值链的话,那么居于价值链前端的设计创新就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更进一步说,产品创新,如果不能说是全部的话,至少是相当大的部分,取决于产品的设计能力。
产品设计能力的优劣,不仅反映在最终产品的外观和功能上,而且反映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成本上,甚至反映在售后进行维护、维修成本上。
(点图片放大)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4月份针对100多家企业的CTO,就产品创新问题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优秀的制造企业之所以能够领先于一般企业,原因在于它们在产品设计环节即充分考虑了成本、质量、维修和服务、按需生产的订单设计等要素,甚至在设计中考虑到了产品出口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在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法规要求。
设想一下,每个制造企业都会追求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的方式,并在采购、制造、库存、分销等环节通过流程改造提高产品流通的效率,降低产品在流通中产生的管理成本。然而,溯本求源,产品成本和质量的很大一部分在研发设计阶段就已经固定下来了。比如,如果企业拥有模拟仿真的工具,那么它完全可以在不涉及真实物料的情况下就可以对产品材料进行测试,得到其质量、成本和安全性等相关数据。如果在研发设计阶段未能掌控好产品的关键要素,那么进入制造阶段就会产生更大的成本,产品到顾客手中后也会产生更大的修护和服务成本。
一个通常的误解是,因为中国制造企业以低成本向全球提供产品,于是就有人误以为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战略就是成本领先战略。此言谬矣!低成本战略是指一个企业拥有低于竞争者成本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难以为他人所轻易复制的。而制造企业单单依赖外部的低成本原材料和劳动力并不是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一个企业要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首先在产品创新上选择“考虑成本和制造的设计”、“面向服务和维护的产品设计”等策略,在研发上采取“使用平台化的方法设计产品”、“在产品创新中应用精益原则”等措施。只要选择得当,企业就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走出一条以设计推动产品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从而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的产品创新之路。
当然,产品创新还需要其他系统的支持,例如,组织激励机制是否到位,创新活动的流程是否清晰,信息化平台是否能够提供充分的支持。这三个方面与产品创新的策略选择一起,构成产品创新的平台。
已经成功国际化的中国企业,几乎都走过了这样一条路:通过系统化的产品创新,摆脱单纯依赖外部资源的困境,以低成本战略作为核心竞争力实现海外扩张。聚焦于国内市场的企业也应立足于现实状况,在产品创新上不去一味追求“高精尖”。毕竟中国企业的技术积累、高级人才储备、基础研究水平和资金积累都不支持这样的创新策略。相反,充分利用中国大量有一定技术水准的工程师队伍,结合外部引入的新技术和部分尖端人才,建立产品创新机制,开发国外高技术产品的替代品,然后走向世界,才是中国制造现阶段创新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