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冀勇庆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液晶电视市场上出现了翻盘的好戏:去年5月份的时候,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是势均力敌;而到了今年2月份,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竟然持续攀升到了78%的高点,而外资品牌却萎缩到了22%!
这个戏剧性的翻盘一方面要归功于家电下乡的威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台湾液晶面板厂商对国产品牌不遗余力的支持。过去一年,全球液晶面板排名第三和第四的台湾友达光电和奇美突然发力,以超低价格向国产厂商供应面板。以国内市场主流的32英寸薄膜液晶显示屏(TFT-LCD)面板为例,去年奇美的报价竟然从340美元暴跌到了150美元,跌去一半还多。由于面板占去了液晶电视的一半以上的成本,这也使得国产液晶电视厂商能够率先发动价格战,从而将外资品牌逐出市场。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5月12日友达光电在苏州举办的“友达技术趋势论坛”才显得如此引人注目,各大国产彩电厂商均派高层与会,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企业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也前往参加。
“坦白地说,2007年以前我们在内地的布局不够,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了。去年我们在内地的出货量已经增长了303%,预计今年还将增长441%。”友达光电全球业务执行副总经理彭双浪表示。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过去主要面向外资彩电品牌的友达在今年1月份的开工率已经不足50%,随着迅速将市场转向国产品牌,如今友达工厂的开工率已经上升到了90%,接近产能极限了。友达光电董事长李焜耀认为,友达在内地的出货量将从过去的20%上升到30%以上。
(点图片放大)
更大的合作还在后面。据了解,国内排名前7位的彩电厂商将于今年6月初集体组团前往台湾,与友达光电和奇美两大液晶面板厂商商议采购事宜。在此之前,他们都已经是海峡两岸平板显示产业促进工作组的首批成员。随着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加快建设,内地和台湾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势必将更加的密切。
更难得的是,内地和台湾的产业有着很好的互补效应。以彩电行业为例,内地涌现了TCL、创维、海信等在全球彩电市场均有一席之地的品牌厂商;但是,他们仍然普遍缺乏上游核心技术,主要零部件如面板和模组均受制于三星、LG、夏普等国际大厂。而这些国际大厂普遍都有自己的彩电品牌,当自己的彩电品牌与国产品牌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缩减对国产彩电厂商的零部件供应,或者人为地提高零部件价格,这也使得国产厂商们苦不堪言。
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国产彩电厂商们没有任何胜算。他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向上游挺进,建设液晶面板和模组工厂,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壁垒,目前看来收效甚微。
中国台湾厂商及时填补了这个空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已经形成了非常有竞争力的液晶面板制造业,开始挑战日韩在液晶产业的统治地位。去年,友达光电的第一条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台湾台中投产,这不仅是大中华地区第一条8代以上的生产线,即使在全球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
过去,由于狭小的区域市场的限制,台湾很难培养出全球知名的消费品牌。大部分台湾企业就像李焜耀所描述的那样,是一群先吃掉看到的一切,然后自相残杀的苍狼。
要走出“苍狼的困境”,与大陆的市场和资源实现更深入的对接显然是台湾企业们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友达已经在苏州、上海松江、厦门建立了液晶模组工厂,目前正在探讨在内地建设更为上游同时也更为关键的液晶面板工厂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友达已经在内地建立了从销售、市场到客户服务和研发的全套机构。
“我们希望海峡两岸能够携起手来,共赢天下。”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白为民这句话代表了海峡两岸所有企业家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