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华强)
金融危机使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低迷。但在中国,一季度汽车总销量却意外达到267.88万辆,位居全球汽车销量第一。“中国汽车行业产销两旺的势头明显高于预期,显然是政策刺激的效果。”新华信咨询公司副总经理朗学红表示。 自2008年底以来,政府相继出台取消养路费、下调汽车购置税、财政补贴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等刺激汽车消费的措施,直接导致市场掀起了一股“购车潮”。 显然,这些刺激政策都是针对经济下滑的应对之举。在汽车专家、前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看来,中国汽车业的振兴、发展,“更需要常态的刺激、鼓励政策”,那就是要发展包括信贷在内的汽车金融。 到2008年末,整个汽车消费贷款的余额是1583亿元。而央行数据显示,全部金融机构的消费性贷款接近4万亿元。和房地产消费贷款相比,汽车贷款根本不成比例。 政策以救急为主 从一季度的汽车销售的井喷之势看,“采取财政激励措施,扩大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的刺激效果还是明显的。“主要是减税起了作用,汽车下乡还没有真正启动,发挥作用还需要时间。”贾新光表示。 政策刺激主要针对的是国内市场。朗学红表示,3月份当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5%,如果剔除出口萎缩的因素,国内市场其实是增长了18.9%。 政策“立足当前”的考量是十分明显的,显眼之处就是时限的规定。对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是自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汽车下乡50亿元的财政补贴则在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而对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财政安排的资金显然就没有那么“宽裕”。2009年是10亿元,仅比2008年多了4亿元。 贾新光估计,目前,中国汽车保有辆6467万辆,其中至少有1/10使用了10年以上,约600万辆。10亿元的财政补贴,每辆车报废更新获得的补贴不到200元人民币。显然,目前的刺激政策还达不到加速淘汰老旧汽车以利于中国汽车业长久高速发展的层次。 不能撇开1.6L以上车型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3月,拉动汽车产销增长贡献度最大的三个车型分别是交叉型乘用车、货车和轿车。 出于节能减排的考虑,国家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把1.6L以上车型排斥在了税收优惠的大门之外。但是,汽车消费市场更应该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仅仅依靠小排量是不能把中国汽车业拉上去的。贾新光表示,一季度的汽车产销激增,但销售收入和企业利润并未同步增长,“仅仅是销售数量上的增长”。业内专家认为,在小排量购置税减半为5%以后,1.6L以上车型10%的购置税标准短期内看不到调整的可能。 以往,众多消费者都把购车成本作为重点考虑,随着轿车的大众化,私车消费者也越来越成熟,买车只是一次性支出,而用车还得不停地花钱。汽车上牌、维修、配件及停车、路桥费用企高不下越来越成为车市的一道坎。 而针对汽车的地方保护与不合理收费则是比比皆是。在上海就有规定,购车时必需上牌,费用则高达3万~5万元不等。“其实就是让消费者交钱。”贾新光说。 在名目繁多的收费方面,汽车跟房地产一样,也是一块唐僧肉。“个别地方甚至还有城市增容费。”朗学红说。在地方政府的见利就伸手面前,国家财政的减免、补贴,最终只是毛毛雨。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刺激汽车消费,财税补贴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斩断那只“乱收费之手”。 鼓励释放消费潜能 贾新光认为,政府应该在管理、观念上转变,刺激消费不能空谈,更应该向市场转换。“听说在农村地区,有人就把汽车下乡买来的汽车去搞营运,结果被查了,被罚款了。既然农村交通不便,人民群众有这个需求,放开了难道不是对汽车下乡更大的促进?” 现阶段,国人对汽车的消费潜能是巨大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这个蛋糕能做多大,关键看政策怎么释放消费潜能。 日前,商务部、工信部、财政部等八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但中国汽车消费还存在着一块始终难以加长的“短板”,那就是:汽车信贷。 北京嘉华汽车集团总裁张跃人表示,100个到店客户中至少有15个客户有通过消费信贷购车的需求。但是由于向银行申请贷款的过程很长,最后只有7%的成功率。 而在美国等汽车金融业成熟的国家,这个比例达到了80%。“在中国,汽车消费主要还是靠现款支付,利用汽车贷款消费的不到10%。”朗学红称。 从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模式来看,汽车信贷成为汽车消费的主要方式是大势所趋。贾新光认为,不要说提高至80%,贷款消费的比例即使提高到30%,那每年也能多激发出200万辆汽车的消费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