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作家迈克尔·佩蒂斯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声音 D-22俱乐部有几分类似昔日纽约颇具影响力的庞克俱乐部CBGB:年轻的嬉皮士们痛饮青岛啤酒、大抽中南海香烟,几支中国乐队在台上卖力演奏,舞者随着音乐节拍热情互动。不过,这里为什么会有个50来岁的前贝尔斯登公司交易人站在吧台后面大谈汇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和凯恩斯理论呢? 这个调酒师就是迈克尔·佩蒂斯,他是从业多年的纽约银行家,7年前移居中国并执教硕士生课程。在投资银行界摸爬滚打14年之后,当初的激情逐渐归于平淡。在一次短暂出访北京后,他确信中国正是自己所追寻的地方。“我意识到自己需要重大转变,”佩蒂斯说,“我本可作为一个银行家前来,但这份工作太辛苦了。” 佩蒂斯并没有就此松懈下来。这位身形瘦削的音乐迷大多数晚上都泡在D-22,这是他于3年前开设的酒吧。白天他在北京大学用英语教课,其余时间写写博客,此举令其在中国和海外的影响力日渐增加。 佩蒂斯每周都要为其博客mpettis.com更新几次文章、在这里参与讨论中国的贸易关系、失业率、财政刺激计划并主持其他经济话题。许多读者在博客上给出长篇回应,将其变为针对中国的生动论坛。“任何一个关注中国的人都会来看看佩蒂斯是怎么说的,”汉斯·休姆斯说,“否则就很不明智。”休姆斯是纽约对冲基金——Greylock投资管理公司的总裁,曾于20世纪80年代与佩蒂斯在Manufacturers Hanover Trust共事。 最近的议论主题是中国的需求困局。佩蒂斯警告说,当全球消费急剧下降时,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为扩大内需,中国可能转而谋求出口其过剩产品,这有可能使国外的保护主义抬头。2月17和18日,佩蒂斯将这些意见带到华盛顿,见过了参议员和财政部官员,并对国会下属的研究中国在全球低迷时期作用的委员会做了一番陈述。荣大聂(Daniel H. Rosen)说:“他带来了关于中国各机构中人们如何作为的真实见解。”荣大聂是纽约一家咨询机构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的负责人,也是克林顿时期的白宫顾问,曾指导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佩蒂斯早年就学会了在发展中经济体当中游弋自如。他生于西班牙,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美国人,分别为地质学家和土木工程师。他的青年时代在秘鲁、巴基斯坦、海地和突尼斯度过,在西班牙读高中,1975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并获得国际事务硕士学位和MBA学位,此前佩蒂斯总共只在美国住了两周。“他一生都沉浸在全球经济中,”埃里克·赫曼说,他是纽约对冲基金FH国际资产管理的总裁,从佩蒂斯在纽约工作时起就与之相熟。

预言灾难 上述经历激发了佩蒂斯对新兴市场的兴趣,他从1987年加入曼尼·哈尼的主权债务团队起就开始主攻此项。此后十多年间,他从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先后从事关于拉美、菲律宾、马其顿地区和朝鲜半岛的相关工作。以前的同事说他在贝尔斯登时以准确预测灾难而著称,如阿根廷经济的彻底崩溃等。他也是1994年金融危机后为墨西哥发行以比索为本币的债券的重要参与设计者。他的真知灼见大多成型于纽约那些学术界人士、政策制定者和他那些新兴市场银行家同行们经常聚集的晚宴上。 虽然并未大赚特赚,但佩蒂斯对目前的金融教授和独立音乐制作人角色十分满意。他和两位合伙人共投入20万美元组建了D-22,即使时时满场,但每周仍亏损1000美元。他的人才管理公司和唱片发行品牌“Maybe Mars”旗下签约了几个国内乐队,也还没有真正盈利。“人们离开华尔街就不是为了挣钱,”佩蒂斯微笑着说,“中国正在经历她自己的20世纪60年代,乐坛盛况层出不穷。”一个对摇滚和金融同时充满热情的人怎么可能在这个国度失意呢?在这里,经济与音乐一样充满着动感和活力。 作者:罗谷(Dexter Roberts) 翻译:陈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