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发展 以公益的力量引领创新精神



创新和公益,两个被我们热议的话题。如何把两者有机地结合,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直属于团中央、关注科技创新的国家4A级公益基金——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除了传统的“救贫扶弱”、“助学赈灾”服务功能以外,还在优化社会创新环境、引领创新精神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开拓。

让我们一同走近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听听该基金会副秘书长查德荣先生的介绍。

                                                      

北京。鼓楼大街。

沿街徐行,步入老胡同一个红漆大铁门,里面别有洞天:玻璃隔断直视无碍,抬头仍能看到原来老工厂的管道走向,一座798式的旧厂房充满着现代感与工业化的气息,这里就是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作为一家全国4A级公益基金,“书海工程”、“农家书屋”等都获得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无论是无偿的图书、教育机会、培训机会,改变了一个个受助者自己甚至是其家庭的命运。

目前光华科技基金会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募集方式——股权募集,企业可以

捐助部分股权以一年或者几年的形式,基金会承诺不转让或者出售股权,只享受承诺期限内的分红,同时也不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这样的形式在西方社会采用得很多。

至今有十多个企业已经实施了股权捐赠,虽然由于目前大的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较复杂,因此很多有公益意向的上市公司都很难实现捐赠,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光华科技基金会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加入到股权募集的行列。

优化创新环境——光华在行动!

设计业创新性评选!

发起一系列的设计业评选,针对青年设计师的奖项,建立支持青年设计师和设计研究方面的基金……

中国科技财富:目前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已经经历了四届,作为全国知名的大赛,这个比赛第一次打破了行业区分,把各个行业具有创新精神、设计历年优秀的设计师集中到一起进行评选。这种跨行业的创意性评选理念是谁提出的呢?

查德荣:基金会在创新工程方面主要在设计产业发展协作中心和青少年创新创业支持中心的支持下,开展了龙腾之星、中国设计节、DDF中国设计论坛、光华创新教室、中国青年创新基金等等很多评选和项目。

负责整个的“创新工程”体系工作的有11个人,提出设计节、十大设计师评选的是我们的创新工程部邢雷主任。所有项目都是在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任晋阳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设计业的专业协会很多,行业协会间的交流不是很多。2006年开始,基金会在公益事业平台上提出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评选、龙腾之星、中国设计贡献奖等等,希望通过放大平台, 表彰青年人,从而整体推动中国设计业的发展。

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

开设针对中学生的“光华创新教室”,在大学中进行“光华青年创业大讲堂”巡讲……

中国科技财富:我们看到在基础教育方面,您参与了很多关于“光华创新教室”的工作,而且这个项目得到了很多科学家和政协委员的联名支持。能谈谈您在“光华创新教室”工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吗?

查德荣:“光华创新教室”主要是针对中学生。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虽然尚显幼稚,但是这种萌芽是非常需要呵护的。目前选择了在北京、大连、上海、苏州比较好的一些中学,每个教室10万元的经费,包括资金、教具、图书、培训等 。我们会请获奖的设计师,比如十大杰出青年设计师等跟孩子们互动,孩子们的反映特别好,感悟特别多。一周一次的课程,在游戏当中产生的创意火花,也许就会成为这些孩子们心中的小小的创意火种,他们当中,也许就有未来的设计师……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的建立,无论他们今后从事何种行业,都会有所帮助。

中国科技财富:您能谈谈您在这个活动中自己的感受吗?

查德荣:当前的教育现状审视,应试教育在教育的导向上,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为考试而学习是有问题的。外国有专家研究青少年思维最活跃的时期是15岁,这种思维非常值得保护。有了创新教室以后,通过实践,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以外,能够让孩子们有一个发散思维,自由创意的空间。从社会角度上讲,社会、家庭应更重视青少年的创新教育,考试固然重要,但应当把更多孩子的天性释放开来。

中国科技财富:以后这样的活动能不能推广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呢?

查德荣:我们当然希望能在全国都推广这样的活动。不过我们目前的赞助企业签定的协议是每年建20个创新教室,也就是200万元的经费。所以,这个速度是有限的。实际上如果要改变全国性的教育体制问题,并不是光华科技基金会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的。这个活动更大的意义是能够引领社会对于青少年创新意识培育的重视。基金会希望做到前面,起到导向作用。

中国科技财富: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光华青年创业大讲堂”的情况。

查德荣:大讲堂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两年时间共在全国50多个城市开展了200多堂大讲堂的课程,直接听众约6万多人。这是一个数字,但是这里面包含了许多负责大讲堂工作人员的心血,支持这个活动的是诺基亚公司,也是三年的一个项目,今年是最后一年。从这个项目的缘由上看,我个人认为,也是给大学生一个路子,给他们一个手段,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让他们知道有社会、有组织、有机构在关注他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就业压力虽然很大,但前途还是光明的。

中国科技财富:当时去讲的专家都是哪些方面的?

查德荣:都是很成功的企业家,从2006年到现在,国内的知名企业,包括500强企业的老总都是受我们基金会的邀请自费到大学里去跟大学生面对面地交流。

大学生的光环都已经消失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生存,更关系着尊严,也关系着国家的稳定。

中国科技财富:对于现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您怎么看?

查德荣:我几次在大讲堂上讲,人生的幸福应该建立在三个重要选项上。第一个是选择自己的父母。第二个是选择自己的老板。第三个是选择自己的配偶。其中,父母是无法选择的,剩下两个都是可以自己说了算的。从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每年100万大学毕业生逐步增长到今年的610万,我们过去认为的关于大学生的光环都已经消失了。特别是像遇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时候,就更是如此。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虽然他们表面上可能不在乎,但内心深处肯定是很痛苦的。现在有人说毕业就等于失业,我们希望通过创业大讲堂让大学生们认识到失业也可能就意味着创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比农民工就业问题更值得关注,完整地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大学生更接近于所有矛盾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就业不仅意味着生存,也意味着尊严。我们在06年底就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做过深度的调查,也因此而做了大学生创业大讲堂这个项目。但是几万人参与的讲堂对于每年近百万的毕业生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不是所有的教育都是精英教育,中国需要更多的职业教育,培养有一技之长的人材,而不是精通某个领域的专家。

中国科技财富:有些人认为,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自己的事情,找不到工作是大学生自己能力有限造成的。对这种观点您怎么看?

查德荣:学生就业困难和我们的教育体制,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应该对就业政策、教育布局、教学课程的设置做深刻的反思。教学——分配——就业,目前中国所有的环节都是断裂的。老师和教材,一个活物,一个死物,老师是新老师,学生是新学生,可是教材仍然是老教材,老师如何将这个死物与正在迅速变化的现实结合是个很大的难题。所有的施教者关注的都是成绩,学校内部过于行政化,很多教师并不真正关心学生未来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应该得到更多的指引。包括政府部门、学校、全社会都应该对培养什么人、学生学的东西是不是能为他的未来打下基础负责。

求索现代中国的公益之路

中国科技财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从成立起接受了很多企业的捐助,您也经常跟企业家们接触,你对目前中国企业家的公益精神怎么看?

查德荣:企业成功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有一个共性,企业家都非常关注社会的发展。很多企业家都是准政治家的水平,如果是做实体经济的,他对于市场的敏感度,对产品的产、营、销都是行家里手,如果是非实体经济,他就要对他所在的行业的情况、政策把握去做很多了解。如果对社会不关心,不可能做得好。其次,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说拿出一部分利润来回馈社会,更包括遵纪守法地经营、维护员工的权益、按章纳税、保护环境等。第三,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企业做得长远的保证,而文化是在精神层面上,它是无形的,可能都没有写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上。但是它的确真正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也是企业品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技财富:您接触到的企业家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查德荣:没有一个企业家办企业不是想赢利的,但如果光是赢利,或者赢利后不知道还应做点什么,这样的企业是做不好的。我们接触到很多国内的知名企业,包括像大连实德、天津泰达等,它们都是长期持续性地在做公益,也没有公开,也不希望大张旗鼓的去宣传,把公益作为公司常态化的一种行为。这些负责人都很年轻,他们大多都是30多不到40岁,但他们的远见卓识、对企业的全心全意、对员工的关怀、对公益事业、对社会的关注都让我们非常感动。

中国科技财富:他们也不希望被媒体报道出来?包括你们网站上也没有报道出来?

查德荣:很少很少,我们在对外的网站上可以看到的就是天津泰达的。包括实德、泰达这两个负责人也都是我们大讲堂的导师,都是自己过来讲课。包括皇明太阳能等,都是自己来的。

中国科技财富:您在公益事业干了20年了,您对目前公益事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怎么看?

查德荣:公益事业起步虽然晚,但发展很快。相信再有十一、二年的发展,中国的公益事业会有质的飞跃。2008年因为有两次重大灾害,公益事业的总募集额大概是2000亿人民币(体彩、福彩),但2007年只有800亿。也就是说两次自然灾害大概动员了1000亿左右的募集额。今年因为客观的经济形势等关系可能会有所下降,是整个社会公益事业募集额度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05年时,才200多亿,。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现在最好的基金会一年可以募集6、7个亿,一般的都只有几百万,慈善募集总额度占GDP比例还很小,和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还没有达到统一。

采访的结尾,记者问起这位资深的公益人未来的愿景。查德荣副秘书长略微思索,诚恳地说:“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同时让自己的后半生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是很套话 ,但我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词来表达。”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与绿树的光影交织着,查德荣副秘书长微笑时眼角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可仿佛仍能看到了那个刚刚毕业走进希望工程办公室的热情青年的影子。在世事的变更中,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总有一些真诚是值得保留的,总有一些梦想是应该坚持的,比如一颗真诚做公益的心。

记者手记:

离开这个坐落在老北京胡同中却充满现代艺术感的办公室, 不由觉得这种传统与现代间的反差和错落,似乎与光华用慈善引领创新精神、创造社会创新环境存在着某种契合。从传承了数千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国传统美德到今天的慈善公益观念,公益与慈善无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和现代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优秀企业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除子承父业、财富传承外,更多的是去回馈社会,造福大众。公益事业的春天已悄悄来临,而各个慈善公益基金在现代化、规范化地管理基金的同时,如何使用募集的财富,是更值得关注的。

温家宝总理21日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说,“希望在于创新。”公益事业关注创新环 境建设,关注创新人材的培育土壤,开拓创新人才的发展空间,光华科技基金探索的是一条非常有价值、非常有意义的道路。

和纲领式的文件和规划不同,每一个工程、每一个项目都是需要切实去做的。如同查德荣副秘书长所谈到的教育体制上的问题,以点去带动整个教育层面、社会层面的变革道路还很漫长。更多的公益慈善基金应更好的履行其引领社会资本的标杆作用,在传统的慈善公益领域以外,推动中国现代社会文明的完善与成熟。

书海工程捐助图书支持基层文化建设

 

 创新引领发展 以公益的力量引领创新精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长路甬祥出席颁奖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

 

 

 

 

 

 

2004年年末至2005年3月,天津泰达股份公司通过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向贫困边远地区捐赠了价值300万元的科技扶贫物资,图为基金会秘书长任晋阳(左)向泰达公司赠送锦旗

 

 

 

 

 

查德荣副秘书长和专项基金主任庞维中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8909.html

更多阅读

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和道口的创业使命 创业板互联网金融

2014年9月25日上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教授在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 2014秋季班扬帆启航仪式上,以《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和道口的创业使命》为题发表主题演讲,并号召2014秋季班新生们弘扬创新创业的文化,共同抒写五道口

深圳青年发展与公益创业论坛 深圳市青年创业促进会

关于首届“深圳青年发展与公益创业论坛”的通知论坛简介:“深圳青年发展与公益创业论坛”旨在邀请社会各界名人(公益人士、学者、企业家、政府代表、媒体等)与深圳青年(青年大学生、在职青年)进行对话,以传递社会各届名人对深圳青年发展

朱孝远专题4:《历史艺术的创新直觉,思想的力量》

朱孝远《历史艺术的创新直觉,思想的力量–在北大听讲座,第二辑》让我来做这次讲座,我想,这本就是一种奇妙的安排。我是搞历史的,历史所研究的都是陈旧的事实,而今天来谈的却是创新。但是我想,历史与创新在某种角度说来是一的,这种角度就是直

科技发展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

科技发展对文化的促进作用(一)方向引领价值生活中人们总喜欢设定一个一个目标,有大目标,小目标,这些目标牵引着人们不断地对生活有更高的追求,有时候人们需要在人生的岔道口想一想该向何方向前进。马克斯.韦伯曾经用地图的比喻进行了生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公司的青年员工,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为公司的繁荣兴旺添砖加瓦,为长春春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青春,我感到光荣和幸运。“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响彻祖国大地,成为激励一代青年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如今

声明:《创新引领发展 以公益的力量引领创新精神》为网友不败小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