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下的美国富人



  让我告诉你富翁是什么。他们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拥有财富,享受在先,这给他们带来变化,我们坚强的地方他们表现软弱,我们信人他们疑人。除非你是天生富贵,否则很难理解他们。

      ——美国作家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撰稿·艾乐

      对于媒体出版业来说,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标志就是广告大幅缩水,Meade家族出版集团虽有100多年的家底,也抵不住寒意阵阵。为挽救家族企业,保住旗下最重要的时尚杂志,联合主编丹尼尔和威勒米娜决定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行业救助。

      不能让媒体拍到他们坐着豪华轿车去申请救助的照片——这就像汽车业大亨坐着私人直升机去讨钱一样遭人唾弃——改坐公交车的两人在投币时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零钱,除了信用卡,最小面额的纸币也是50美元的。坐惯了私家车的丹尼尔甚至不敢伸手去扶车杆,“天晓得它被多少人的手摸过!”

      第一次和国会议员的交谈很顺利,丹尼尔和威勒米娜以为希望在即。就在他们第二次坐公车前往、提出7500万美元救助申请的时候,国会议员拿出一张报纸,手指头版照片质问:“你们在高级餐厅开怀畅饮的样子可不像要破产的人啊!你们点得红酒要400美元一瓶,居然还要用纳税人的钱来帮你们!”议员拔高了声调怒吼:“Shame on you!(太可耻了!)”——Shame on you,这几乎是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老百姓对不负责任的行业巨头、领高薪的公司高管和金融欺诈犯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被一口回绝的丹尼尔和威勒米娜只能痛定思痛,决定通过清理个人资产和缩衣节食的办法来帮助公司度过难关。威勒米娜开始忍痛贱卖自己的艺术收藏、裘皮大衣,每天下午4点雷打不动的鱼子酱和香槟也变成了杏仁和苏打水……

      以上故事发生在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纯属美国电视剧《丑女贝蒂》的虚构情节。如有雷同,却非巧合。编剧是与时俱进的,在美国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批“丹尼尔”和“威勒米娜”在忍痛割爱,从高调改为低调,盼着能熬过“寒冬”。

      低调,再低调

      曼哈顿的高级康斗公寓(各户有独立产权的公寓)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而要能住进中央公园西部大道15号的康斗公寓,绝非一般有钱人能做到。在股市兴旺、地产膨胀的年代,不少对冲基金经理纷纷搬进这幢大厦。2005年,对冲基金富豪丹尼尔·罗布(DanielLoeb)就曾出价4500万美元买下其中10700平方英尺(约994平方米)的楼层。

      可是如今,几乎所有搞对冲基金的住户都在想办法把中央公园西部大道15号的住宅卖掉。在那幢贵族式的大楼里,有19间豪宅正挂牌待售。就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2008年9月15日)后两天,一间价值3200万、4500平方英尺大的康斗公寓便降价到2250万以求套现,直到今年4月17日,才得以成交。

      有些富豪仍然保留了高级公寓,出入行事却不像以往那么张扬。摄影师帕特里克·麦克马伦发现,曼哈顿有钱人的盛宴派对规模大大缩小了,提供的食物也不如以前那么名堂繁多,“他们以前都供应鱼子酱的,现在我们却看到更多的萝卜”。

      佛罗里达的西棕榈滩是美国顶级富豪们的度假天堂,来往的宾利就像雪佛兰一样普遍。而现在,也不再有这么多人招摇过市了。

      借着慈善的名义,偷摸到品牌折扣会上变相购物的人倒是越来越多。运气好的话,淘一件名牌貂皮大衣只要5000美元,这个价格是市场零售价的一折价!

      窘境还不止于此。2007年11月,一个拉斯维加斯富豪预付了2000万美元,请德雷克特造船厂为其打造一艘145英尺长、价值2700万美元的超豪华游艇,可是去年夏天,工程随着造船厂的破产而被迫停止。

      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的时候,富人就成了憎恨的对象。人们或多或少会觉得,富豪们应当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崩塌负责任,他们让数万亿美元资产化为泡沫,他们无情地发出数百万份解雇信。当媒体曝光接受了政府救助金的AIG仍在给高管发巨额奖金后,多位高管不得不加派贴身保镖,以免真的被怒不可遏的市民打死泄愤。

      没有请保镖的,至少也要考虑找个律师了。因为联邦调查机构正紧盯着这些人的经营运作,稍有龌龊之迹,马上“进去”说话。即便奥巴马政府不加大征税力度,当地州政府的立法者也不会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太优越。

      “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称号似乎成了累赘。资产缩水和舆论重压之下,甚至接连出现了富豪自杀的新闻。

 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下的美国富人
      眼下,富豪们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放轻松,不要做出藏匿财富、违法逃税的蠢事。毕竟,拥有正当的财富不是罪过,等萧条期过去之后,拥有财富仍然是件好事。

      合理理财,收起“玩具”

      要想不得流感,事先最好去打疫苗。同样,要想保住好名声和财富,最好在债权人找上门之前就理清账目。加州一名专门处理资产保护的律师杰·艾迪克森说:

      “地产开发商和企业家正在想办法转移自己的股份。”

      将自己名下的资产向下一代转移,这是经济低谷期保住资产的最佳办法。以子女名义设立信托财产,一般是保险之策,除非这笔钱被用于不法勾当。(要注意的是,这个信托账户必须是存在一定时间的,而不能仅仅利用它逃避责任便匆忙开设。)这样,或许子女在关键时刻还能借出一部分钱给父母应急。

      在美国阿拉斯加、内华达等州,政策还允许本州公民将自己列为信托财产受益对象,而不是子女或慈善机构。

      过去异地信托也很受欢迎,但是现在反而成了浪费法律手续费的程序。美国国内收入署收紧了对外国银行的审查,同时瑞士等传统避税天堂也受到严厉打击,只要富豪在海外账户里的钱超过10000美元,就必须依法向收入署报告实际账目。

      美国投资顾问建议,要想投资保值,简单的做法就是购买政府债券。买入700万美元的债券,以3.5%的年利率计算,就能获得24.5万美元的利息,这笔钱足以让你在曼哈顿过上殷实的生活。

      在进行资产保值的同时,把“大玩具”暂时收起来——但这不意味着要放弃自己的爱好。对于鼓励大家消费的美国政府来说,消费就是爱国的表现。

      亿万富翁、顶级龙舌兰酒“Patron”创始人约翰·保罗·德约里亚最近改变了自己的出行方式,由高级豪华商用机改为相对低端的小型座驾。在金融风暴之前,“大多数富豪都乘着G4、G5(豪华大型公务机制造商湾流飞机公司旗下系列)到处跑。”德约里亚说,“现在小型飞机的生意突然直线上升。”

      硬币总有两面性,大型商务机遇冷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售价骤然下跌,对有意“捡便宜”的买家来说,是出手的好时机。不久前,有人向零售业巨头约翰·卡西马蒂斯转卖一架“湾流”出品的飞机,原价将近4000万美元,现在只要1500万美元就能成交。卡西马蒂斯感到不可思议,结果人家告诉他,这架飞机的原主刚刚接受了政府的行业援助,“他们不想惹恼华盛顿。”所以,如果手头有现金的话,绝对能在现在的飞机市场上做成划算的买卖。

      玛丽?路易斯?斯达克在丹佛创建了一个专门培训职业管家、保姆、厨师、酒侍的机构,她发现“资产在1亿至7.5亿美元之间的人可能在减少家佣的人数,但是真正有钱的人还是要维持这个规模”。市面上甚至出现了家庭手册,指导那些辞退佣人的雇主如何亲自动手做家务。

      钻石、豪车等一些时尚奢侈品暂时掩起了它们的光芒。但还是有人会克制不住买奢侈品的欲望,尤其是在网上购物——还能匿名。美国网购商Net-a-Porter截至今年1月底的销售量上升了45%,营业额达到1.2亿美元。成交的商品包括:12355美元的Balmain刺绣迷你裙;19500美元的Bottega Veneta鳄鱼皮包;2325美元的Halston露趾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8994.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金融危机下的产物——观《职业丑人沉浮记》有感 宦海沉浮

原文地址:金融危机下的产物——观《职业丑人沉浮记》有感作者:憩园主还记得08年的金融危机吗,一些企业为了保证正常运转,就想大规模裁员,可是面对一些有背景和不想失去工作的员工,使负责人束手无策,这时”职业丑人“就应运而生了,他们顾名思

解读奥巴马治下的美国经济 奥巴马经济政策

解读奥巴马治下的美国经济卢麒元以前,一直认为国内消息闭塞,大家不了解外面的情况。现在,发现非止闭塞这么简单,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奥巴马远非大家想象的那样无能,情况可能刚好相反。奥巴马有可能成为位列美国前十的伟大总统。当

冯仑:企业在金融危机下的“野蛮生长”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中国的房地产界有几门“大炮”,任志强是,潘石屹是,冯仑也是。  身为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的冯仑还有一个称号——“地产界的思想家”。这位“思想家”很直率,说话很直白。在很多场合,无论是什么话题,冯仑总是能用一

日本金融危机中赚大钱 金融危机下的日本零售业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特约记者从东京发来消息:金融危机下,日本零售业巨头们纷纷打起了减价牌。Nitori、西友、Aeon集团、Senven-Eleven Japan,甚至规模较小的零售商和百货店,或减价、或改变经营策略,都在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着变革。200

弹性用工:金融海啸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文/李磊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经济低迷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会直接采用“裁员”、进行成本压缩。然而,企业的“裁员瘦身”是一把双刃剑,也是不容易跨越的一道坎。比较起来,在受到金融风暴的威胁时,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相对比

声明:《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下的美国富人》为网友轻鸿丨九分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