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直升机再现惊魂 “皮革奶”幽灵再现(二)



      3月20日,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文简称“全国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对违法使用皮革水解物加工食用明胶、食用蛋白制品整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山东淄博,山西临汾、大同和河北阜城一带存在违法使用皮革水解物加工成食用明胶、食用蛋白制品的行为,违法行为多发生在小工业明胶生产企业,产品可能销往陕西、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据此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打击这种违法行为。

      “皮革奶”死灰复燃,背后有着怎样的启示?

      《新民周刊》的调查从晨园“皮革奶”进一步展开。

      奶粉商曝黑幕

      现在,请将目光再次聚焦到4年前曾被我们曝光过“皮革奶”的山东。前文已经交代过,该省淄博市3月份被全国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出,存在违法使用皮革水解物加工成食用明胶、食用蛋白制品的行为。

      山东凯银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慧英说,4年前生产假牛奶的企业在当地已经不多了,“受三鹿奶粉事件与金融危机双重打击,大部分企业都坚持不下去,关门了”。

      作为山东省为数不多的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乳品企业,凯银乳业也处于停产状态。贾慧英说,由于大企业拼命压价,抢占市场,凯银早在2007年就准备放弃乳制品生产,后来好不容易从海外争取到一笔融资,孰料就在签约前,曝出了三鹿奶粉事件,融资泡汤。

      “三鹿事件对中国乳业打击很大,这一点,你从超市鲜奶销售量的变化就可以看出。”贾慧英说,市场信誉受到冲击,劣币驱逐良币,原本好好的一个市场就这样被乳制品行业自己给破坏了。“机器闲置在厂里,好可惜。”

      对于一些尚在经营的小企业,贾慧英提醒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她听说有些企业在用奶粉还原生产乳制品、含乳饮料,“原料并不地道,你想,奶粉成本比鲜奶更高,但现在听说反而更低了。我们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因此没去核算过,但用正常的思维去想,也能明白了。”

      陕西省某乳业公司的总经理陈明(化名)也有与贾慧英同样的感触,他说,乳品业这几年从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到三聚氰胺,陆续出了太多问题,把一个原本利国为民的好产业推至了老百姓不能接受、养牛户不能接受、企业不能接受的地步。

      陈明认为乳品行业存在太多不规范,“几年前,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发生时,我曾对同行喊出口号——我们要把奶粉生产成能让我们自己的孩子去喝的产品。做食品行业实在是隐蔽的东西太多,我非常认同这种说法——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的。”

      虽然丑闻不断、危机不断,但陈明认为,这也客观促使了乳制品行业向健康方向发展,“我做了这么多年,觉得这几年乳制品的质量应该是历史上最好的”。

      “但仍有个别企业铤而走险!”陈明告诉记者,这几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低价的奶粉、乳制品、含乳饮料,他很奇怪怎么做得出来的,“全国原料奶价格相差不大啊!后来发现原来是加入了三聚氰胺、水解蛋白充当蛋白。”

      “一些用奶粉做原料的乳制品企业,把关不严,片面追求低价,虽然按照国标检测蛋白指标,但是并不管原料真假的问题,这也支持了掺假行为。”

      “还有,有些地方没有牛奶资源,却有乳品企业,有些地方资源少,却做成了大企业。”西安市奶牛乳品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说,他此前就已经注意到网上有人推销水解蛋白的制造设备、技术,如果不是三聚氰胺的先例,晨园“皮革奶”也不会引起人们如此关注。“你去查一下有些地方有多少奶牛,能产多少奶粉?按照8公斤鲜奶产1公斤奶粉的比例,比如当地有200万吨鲜奶,却能产出50万吨奶粉,就可以查出多少造假成分。”

      王伟民披露,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问题,主要存在于作坊式小企业,“利润很大,水解蛋白一吨1000多元,糊精粉一吨也就几千元,从利润角度肯定有造假积极性。”他说,按照正规成产流程,一吨奶粉的成本算上鲜奶、人工、水电等等至少2万元,但是用皮革水解蛋白与糊精粉等造假材料生产的假奶粉一吨成本不过四五千元。“这些假奶粉被卖给冷饮、乳制品、含乳饮料加工企业,贻害消费者。”

      对此,陈明表示,他并不知道水解蛋白粉的售价,但是,一些原料厂奶粉能卖到一万三四千元一吨,“极其不正常!”“按照国家食品标签的要求,你添加了什么就必须标明什么,问题是,谁也不告诉谁,第一生产环节为产品达标添加了违禁物品,后面的加工环节同样为达标也在添加违禁物品,有些产品如果有三个加工环节,三个环节都加违禁物品,是不是超标就非常严重了?!”

      这几年,陈明一直在和造假行为斗争,但是始终斗不过造假企业,以至于一度危及到自己企业的生存。“竞争并不公平,大企业压价,逼得小企业没办法生存,只好想歪脑筋。我本身也是奶粉供应商,我生产一吨奶粉,有些企业可以做到三吨,添加物是比较多的。”

      陈明觉得很无奈,有一年他在省奶牛乳品行业西会开会,提出有几家大企业在低价收购奶粉,有购假嫌疑。他话刚说完,不到半小时,被他点名的企业公关经理电话就打到会场,“我们只能很尴尬地笑,就在这个会议上,我说,乳业巨头们应该肩负起国民健康的责任!”

      陈明说,他不敢断言皮革水解蛋白是不是一个行业潜规则,“当初有人说三聚氰胺是行业潜规则,有很多人出来反对,不过,我觉得很有必要曝光这些造假行为,蛋白可以用水解蛋白,脂肪可以加棕榈油……”

      陈明认为,现在消费者对奶业的信心降至冰点,晨园“皮革奶”事件再一次提醒奶业:已到一损俱损的边缘,一个失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的企业、行业,终将自掘坟墓。

      “王大炮”话对策

      “糊精奶”、“三聚氰胺奶”、“皮革奶”、“解抗奶”……

     中国奶怎么了?我们找到了人称“奶业第一大炮”的王丁棉,谁料,刚提到“皮革奶”,他的嗓门就提高了八度,“这事我一点都不觉得新鲜,在乳制品尤其是含乳饮料中,放皮革水解蛋白,又不是今天在金华这个企业才发现的。早在四五年前,我们就已经发现了,当时不也跟你披露过嘛!”

      “4年后,再次发生这样的丑闻,你一点都不用奇怪,一直有人在用,(曝光)是迟早的事!”王丁棉说,业内针对形形色色的牛奶造假现象一直斗争不断,他唯一觉得惊奇的是,在三鹿奶粉事件后,晨园乳业还斗胆冲红灯,挑战国家法规,“难不成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王丁棉说,从性质上,往乳制品或者含乳饮料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与添加三聚氰胺危害性并无差别,“如果添加的量到了一定程度,我看也会出现命案!”

      他再一次提到阜阳大头娃娃事件,“我们业内很清楚,营养不良不可能导致那么严重的脑水肿问题,我怀疑就是皮革水解蛋白重金属中毒。”

      “有人专门收集皮革边角料,提炼皮革水解蛋白销售。道理很简单,这样做可以牟取利润,如果成本很高,他会放这些东西吗?”

      “罪不在水解蛋白,罪在不法厂商。现在如果说水解蛋白都不可以使用,这也是错误的,关键问题在于皮革水解蛋白。“他说,国外也有用新鲜的牛皮、猪皮提炼水解蛋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但绝对不是我们这样用化工污染过的皮革边角料。

      王丁棉说,《新民周刊》2005年3月曝光“皮革奶”后,不到半年,这一现象又死灰复燃。他有点困惑的是,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也有媒体甚至一些地区的质监部门问他到底还有别的什么蛋白替代物,“除了三聚氰胺、水解蛋白,还有没有别的,我不敢说,因为各地研发的东西我无法都掌握。不过,我跟媒体还有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提出过要注意皮革水解蛋白,但看来并没有引起重视。”

      两个星期前,王丁棉出差广东阳江,在市面上发现了内蒙古某厂家的产品,打着“牛初乳”的口号,字体很大,但下方却用很小的字体在不经意的地方写着“含乳饮料”。“220毫升居然卖到8元钱,我看最多成本不过5毛钱,其中盒子就占了3毛钱。我就怀疑这里面有水解蛋白的成分,否则成本不可能那么便宜的。”

      王丁棉气不打一处来,“这种造假的技术都是专家提供的,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引,农民养牛就算养100年也养不出三聚氰胺!”他说,“皮革奶”也是如此,两年前,有些地方公开叫卖假牛奶配方,“这玩意也有市场行情变化,原来一份配方据说2000元,后来降到800元、500元,有些地方,甚至给个一两万元,可以手把手教你如何造出假牛奶。”

 美直升机再现惊魂 “皮革奶”幽灵再现(二)
      “我问你,这样的造假配方,不是专门搞技术研究的,谁能发明?!”王丁棉揭露,“配方购买者又进一步卖给下家,如此,造假技术最终扩散。”

     有“专家”在晨园“皮革奶”曝光后表示,皮革水解蛋白比三聚氰胺更难检测,王丁棉认为不然,“这是不是在为监管部门推卸责任?直接检测氨基酸,不到两个小时就能检测出来!如果检测六价铬也不是很难!”

      据介绍,皮革水解蛋白粉检测只需取5ml乳样,加除蛋白试剂5ml混合均匀、过滤、沿滤液试管壁慢慢加入饱和苦味酸溶液约0.6ml形成环状接触面。如果环状接触面清亮,就表明不含皮革水解蛋白;如果环状接触面呈现白色环状,说明乳样含皮革水解蛋白。

      “问题是,质监部门以前并没有把皮革水解蛋白这一项列入常规检测项目,”王丁棉说,“我一直纳闷,为什么这个现象存在多年,就一直没有引起重视?非要出了人命或者有人举报,事情闹大了,才能引起重视!”

      他认为监管部门的工作思路有待改进,目前国内的质检部门大多是一种上级安排、下级执行的自上而下的突击检测,缺乏日常监管。“一头猪,七八个部门管不活,一瓶奶,十几个部门管不了,说的就是这种尴尬。”

      王丁棉认为,质监部门应该主动出击,去寻找问题,而不是等问题暴露了再去检测。

      他认为晨园“皮革奶”并非个案,“我非常同情矛盾中的消费者,不喝也不行,喝了又不放心。尽量不要往最坏的角度想,问题毕竟主要还是存在于一些不法的小企业。”

      王丁棉提醒,含乳饮料因为隐蔽性强,口感强、量大、产品含奶要求成分低,因此使用水解蛋白的可能性更高。

      54岁的王丁棉多年来一直在揭露奶业的各种不正常现象,2005年,他曾揭露过在乳制品、含乳饮料中添加甘胺酸的问题。甘胺酸分为四类:医疗级、食品级、饲料级、农药级,其产品要求依次下降,后两种绝对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王丁棉说,当时国内还没有一家达到医疗、食品级甘胺酸生产要求的厂家,所需的医疗、食品级甘胺酸全部依赖进口。

      但当年,王丁棉从河北20多家生产饲料级、农药级甘胺酸的企业了解到,他们的买家很多都是做食品的,其中一家甘胺酸厂反映,他们一年中接待了七八家广东企业。这家甘胺酸厂担心出事,托人找到王丁棉,希望他能够阻止广东的买家非法使用甘胺酸,以免出人命。

      王丁棉将此事告知媒体,后来,国家工商总局联合质检部门检查,“在全国发现38家非法使用甘胺酸的企业,广东就有六七家。”

      他不敢肯定甘胺酸问题现在有没有死灰复燃,“我们冒着一定的危险去揭露造假问题,但换来的只是暂时的稳定,捅出去,当地会重视,但一阵风,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将正式施行,对食品添加剂有了明确要求,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后,方可列入允许使用范围,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晨园事发后,金华质监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举一反三,特别要加强对牛奶加工企业的企业主的诚信、法律、道德等方面意识的教育。

      不过,王丁棉相信,靠高估厂家的道德感和自觉性,带不来食品安全的结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绘资本逐利时曾说,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缺乏监管的自律是行不通的,关键还是要看法规能否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8995.html

更多阅读

美特斯邦威高端品牌 透析美特斯邦威品牌高端之旅(二)

       这些是美邦在运营上的最朴素的初衷,不过外界也包括很多同行,并不理解美邦这么做的价值,我们今天知道这是一种以价值为驱动的轻资产战略,但当时,绝大部分国内品牌服装企业都是实行的“生产+销售”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很多人认

美特斯邦威广告2016 美特斯邦威的广告江湖(二)

比如耐克——1988年推出代表耐克品牌核心形象的经典口号“JUST DO IT”,一举奠定耐克体育用品第一品牌地位。虽然在90年代中期耐克采用“I CAN”新口号,但耐克并未想用它来代替“JUST DO IT”这一永恒口号。因为,正是这一广告语,使

市长辞职创业:养产奶的水牛(二)

   水牛所所长:“从蛋白质还有糖类,以及维生素类水牛的各种营养含量都相对比黑白花的高,有些高出一倍,有一些高处几十倍。”    潘灼焕:“水牛奶基本上没有气味,就是香,清香这种,口感。”    水牛奶的产量是黑白花牛的三分之一,营

声明:《美直升机再现惊魂 “皮革奶”幽灵再现(二)》为网友一壶漂泊难入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