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美元王者地位的隔洋辩论持续了整整一周。在G20召开之前,中国央行网站发表四篇文章批评美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更毫不隐晦地提出废黜美元的构想。美国政界最重量级人物则立即做出反击,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财长盖特纳,以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
在G20召开前夕,周小川用了不到5天的时间,投出了三枚重磅炸弹。3月23日,央行网站贴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24日,《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文章紧接着出炉,26日《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的署名文章再度紧跟。第一篇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一国迅速向全球蔓延的重要原因;而第二篇文章则主要以东亚和产油国高储蓄率的时间向度,说明“他国过度储蓄引起美国危机”的误解。 在随后发表的第三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周小川通过分析当今世界在信用评级、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和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金融监管的不科学、不透明,也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分析人士称如果认为周小川有推翻美元、让人民币上位的雄心,那就是低估了他的智力。这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官员不可能忽略这样一个常识:货币的生命力不是取决于短期的经济形势,而取决于主权信誉和实力。如果中国有朝一日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和军事大国,现状将会改变。但这一梦想看起来如此遥远,何况人民币目前还不是全球流通的货币。 就在美元话题延烧之时,中国国务院决定,在2020年之前把上海打造成全球金融中心和海运中心。上海的这种战略定位,可视为中国全球战略定位的一部分。短期的战略意图,在于减少美国金融体系的破坏性;长远战略目标,则是要建立独立可控的世界金融中心。 为什么中国在此时对美元地位说不,而不是美联储决定印钞救市,拿出万亿来买债券的时候?为什么宣示把上海建成全球金融中心也在这时发生? 《华尔街日报》不无揶揄的写道:当被问及中国为何在此时对美元表示意见时,樊纲的兴奋程度似乎达到了顶点。他说,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说美元及美元贬值的风险,但却无人理会。现在是引起大家注意的时候了。 金融危机让美国得罪了全世界,这给中国声讨美元创造了条件。更直接的原因是,G20会议的召开,给中国提供了“引起大家注意的时候了”。 因此,这样围绕美元地位的论战与其说是一场货币战争,不如说是一场政治斗争。中国声讨美元点了一把火,各国对于美国的不满则助长了火势。但中国并不指望这把火能烧毁美国。只是借此机会把自己推到舞台的中央。 其实在此之前,中国近交远攻,蓄谋已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央行先后与周边经济体货币当局建立了总计5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安排;明年中国从东盟进口产品将有93%实现零关税。这些动作暗示,中国央行正在努力朝着用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方向前进。人民币不太可能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但或许可以成为亚洲地区的实际货币。 央行网站的四篇文章,是中国挑战全球金融体制的“攻击发起号”;将上海定位于全球金融中心,则拉开了争取全球金融事务主导权的序幕;在亚洲扩大人民币的经济影响力才是实质的动作。(二?龙) 相关链接:美元时代暂时不会终结的理由 理由一:储备货币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为造出来的。货币的生命力不仅仅取决于短期的经济形势,更取决于主权信誉和实力。 理由二:美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有个协议——美国允许将石油的定价权交给OPEC,而OPEC则必须同意所有的石油贸易结算使用美元。这个协议不仅让美元捆绑石油,同时也因为石油而捆绑了世界。 理由三:美元已形成了一个隐性的美元体系:英镑和日元自始至终都“傍”着美元,中国外汇储备中的70%也都是美元资产,他们其实并不想看到美元死。而把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