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拍价为14.1亿元的北京市顺义区天竺22号地,11月20在经历了190轮激烈竞价后,被自称为有政府背景的北京市大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50.5亿拍下,成为北京市新晋地王。50.5亿元的拍卖总价,加上竞拍后折合的楼面地价29859元/平米,使天竺22号地一举成为“双料地王”。而且,由于国土部近日刚刚明确限制住宅用地出让面积,因此该地块很可能成为今年北京住宅土地市场“最后的地王”。
有别于其他成为地王的开发商,“天竺地王”的制造者大龙公司对荣升地王显得颇为高调:首先,该公司的负责人主动向记者爆料,他们是顺义当地开发商,隶属于顺义区政府,彰显其国企身份;二是该公司高调宣布,竞得的土地将用于建联排别墅,一方面显然在刻意打擦边球回避国土部对别墅用地的禁止,一方面亦意味着,该住宅的价格预计将高达5万每平;三是该块土地采用了容易产生高价的拍卖方式,通过190轮的竞价,最终花落顺义本地国企,当地土地部门渴求高地价的用意跃然。
这样,一方面背靠当地区政府,一方面又将建利润丰厚的高档住宅,很显然,这对北京普通住宅价格的心理影响是无法忽略的。尽管如此,业内人士对于“天竺地王”超出心理预期的价格仍然表示出了担忧。简单算一笔账:按照大龙地产2009年预计销售额超15亿元,净利润2.98亿元这样业绩最好的年份计算,50亿的地价款需要透支公司17年的净利润。而目前与该地块毗邻的龙湾别墅、龙湖.滟澜山别墅等项目相匹配的产品售价在2万元至4万元之间,而该住宅如果低于4万元销售,财务上将不盈利。
财务公式如此简单明了的昭示着高风险,同时,如果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并不悠久的“地王史”,大多数“地王”在加冕之后则一直闲置荒芜,前段时间大家关注的2007年的武汉地王,至今是荒草一片。而2007年的圈地历史也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地王”频现,并不一定意味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景气,相反,可能意味着是房市崩溃的前兆。2007年“地王”频现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随机进入了调整期,殷鉴不远。既然如此,是何种魔力让一个上市公司甘愿冒巨大的亏损风险如此非理性的高调追逐“天竺地王”之梦,这后面的推手又何在。言曰:国土管理部门在土地执法上的绥靖政策的纵容;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模式下的拥地自肥,国企在4万亿的盛宴下“流动性过剩”的自然冲动,这三重力量的“合谋”制造了09年全球aihuau.com房地产市场一枝独秀的奇迹,亦在制造者让房价继续陷入疯狂的“地王”。天竺最后的地王,很显然是各方利益相关者合力推出的结果。
首先,对于今年房地产市场的遍地地王,土地主管部门在执法上的绥靖政策可谓居功至伟,保守民众的诟病。在土地供应寡头垄断的体制下,限制炒地皮的最好的工具就是严格土地执法,提高违法者的成本,然而,在民众期待土地市场亦如同重庆打黑一样掀起一轮执法风暴的背景下,土地执法部门的“重拳”至今却迟迟没有挥出,既没有以前荒芜的地王依法收回,亦没有对违法土地法规的其他行为给予重罚,作为国家公器的《土地法》成了尴尬的无用摆设,在“地王”狂欢的盛宴中甚至连可怜的呻吟都被淹没。最具典型的是盈科在朝阳区的一块土地,在闲置数年之后公然被倒卖,盈利数亿,成为对土地管理部门发誓要严刑峻法的最大嘲讽。
其次,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让其控制高房价成为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高地价意味着高财政收入,在这种诱惑下,让靠土地生存的地方政府去控制房价无疑是痴人说梦,属于要求脑袋和屁股必须分离的畸形要求。本次“天竺”地块采取了拍卖方式,用意就在于追求最高的地价,而至于地王对于房价的影响,则显然不在地方政府的考虑之列。
而国企一再成为“地王”制造者的现象更是说明,在土地财政模式下,地方政府不仅不会成为房价的控制者,更是高房价的直接推动着和助产士。而在经济结构失调,国企的大量流动性都来自银行贷款,实体经济和资产价格泡沫严重背离的情况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对这样的风险如果在政策上不能预先予以重视,一旦调整真的来临,受损的将是整个宏观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预料防通胀将成为会议的重要议题将被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抑制不正常的“地王现象”,加大土地执法的力度,给疯狂的房地产栓上龙头,应该成为明年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楼市的疯狂,地王的崛起,绝非中国经济的福音,更不是经济复苏的象征。笔者再次呼吁,土地部门掀起一轮“打黑”执法风暴,中央亦应加大土地的供应,并学习新加坡“房价倒推地价”的合理制度,尽快修改制造高地价的竞价制度,抑制土地投机,让中国的房地产真正健康。正在热映的《2012》告诉我们,2012年是玛雅预言中的世界末日,如果我们不爱护这颗唯一的地球,灾难真的是会发生的,那个时候就不会像电影里一样会有完美的结局。中国楼市,何尝能摆脱这样的隐喻和魔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