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电子习惯性财务造假 四年三度遭证监局调查



  3年前的财务作假虚增利润以扭亏,终于等到了“审判”。但是对于时日不多的夏新电子来说,这也许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今年财报出炉之前如果不能拿出破产重整方案,ST夏新将彻底退市,而其目前唯一有价值“壳”资源也不复存在。

  

  4年3次遭厦门证监局调查

  

  11月16日晚间,时隔两年后,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对于夏新电子的处罚决定,对其罚款60万元,对时任董事长苏振明、时任总裁李晓忠、时任副总裁黄智辉3人警告,并分别罚款10万元。

 夏新电子习惯性财务造假 四年三度遭证监局调查
  

  有分析师向网易财经表示,证监会这个处罚仅仅是象征性的处罚。不过这一负面消息被市场解读为利好消息,认为夏新电子重组提速的信号。

  

  公司董秘吕东则否认这一联系,他向网易财经表示:“证监会的处罚与公司重组没有任何关系,之所以迟迟未作出处罚,是因为作出决定需要有一个过程。”

  

  证监会处罚的原因是夏新电子2006年虚增利润4077万、将银行承兑汇票擅自披露为商业承兑汇票等多项违规。具体的手法是将2006年度销售,2007年1-3月份退回的产品,冲减2006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3142.4万元和成本1821.2万元,虚增利润1321.1万元。

  

  同时,夏新电子除2006年年报已预提的返利价保金额外,还与客户确认、应归属于2006年度的部分返利价保2756.1万元,未以计提,再虚增利润2756.19万元。 两项合计虚增利润4077万元。而对此,夏新电子只认为是在会计上的收入确定方法的差异所致。

  

  凭借这虚增的4077万利润,夏新电子在2006年的财报上显示其大幅扭亏。而2005年夏新电子巨额亏损6.58亿元。2007年在厦门证监局的介入调查后,夏新电子在2007年的财报中作出了令人吃惊的披露,对2005年、2006年财报进行的追溯调整,对过往的重大差错更改高达15项之多,经过这15项差错追溯调整后,夏新电子2006年净利润数字由盈利2517.6万元,变为亏损1.05亿元。

  

  连续3年亏损,夏新电子戴上*ST的帽子。

  

  然而在2009年4月30日,习惯财报出错的夏新电子公告称2008年财报再度出错,使得2008年未分配利润和净资产等4项指标出错。

  

  伴随着财报年年出错的是,厦门证监局三番五次的进驻调查。2005年12月22日,厦门监管局对夏新下发了《厦证监发[2005]234号整改通知书》,指出其存在董事会、监事会运作不规范,以及财务会计账目不规范等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虽然不久就公布了整改报告,但让人不解的是,2008年1月30日,它再次被发整改通知书。仅仅过了3个月,4月3日,它又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而接受调查,让当时筹划的定向增发事项也搁浅。

  

  财报出错和证监会屡次调查只是现象,实质是夏新电子连续4年的巨幅亏损和公司治理混乱。2005年--2008年夏新电子分别亏损6.58亿元、1.05亿元、8.029亿元、7亿。

  

  2009年5月19日,夏新电子被责令暂停上市。

  

  9月21日,夏新电子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在经过两年努力后无奈放弃,夏新电子宣告破产重组。而此时,夏新电子负债已经高达27亿元。银行账户均被查封。大部分业务基本终止,包括被夏新电子几番寄望翻身的手机业务。

  

  象屿集团重组和小股东利益

  

  根据公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ST夏新负债总额为27.43亿元,总资产14.13亿元,资不抵债约13亿元。由于夏新负债沉重,可变现的资产价值极其有限,让不少重组方望而却步。

  

  *ST夏新发布的债权申请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1月3日,完成申报登记的债权共650笔,申报的债权金额26.5亿元。

  

  11月10日,*ST夏新重整管理人抛出了债务重整方案,全体股东将按照一定比例让渡其所持夏新电子股份。大股东夏新电子有限公司让渡其所持股份的100%股份,其他股东分别让渡所持股份的10%,全体股东共计让渡2.096亿股。

  

  按照重整计划,在全体股东让渡的股份中7000万股用于清偿债权,全体股东让渡的股份中1.39亿股由重组方有条件受让。

  

  4月29日,*ST夏新摘牌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报收于3.98元,封死在涨停板上,以此股价计算,本次用于清偿债权的7000万股股权的价值将为2.78亿元。

  

  除通过股东让渡偿还部分债权外,管理人拍卖了公司的资产还债。夏新的资产将被分成五部分拍卖,分别包括电子产品存货、债权、股权、房地产和机器设备,这五部分资产清算将由厦门本地的5家拍卖行负责。

  

  对于这一股权让渡的债务重组计划,部分小股东则认为不能接受,在股吧里有投资者认为当初以市场价买入,为什么要将自己真金白银买进的股份让渡出来给债权人。质疑小股东在债务重组中利益如何得到保障。

  

  小股东的质疑没有阻止此方案的通过,11月13日*ST夏新举行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和出资人会议上,此破产重整计划和出资人让渡权益均获得通过。这意味着*ST夏新的重整计划将正式亮相。

  

  重组方案两周后公布

  

  公司董秘吕东向网易财经透露,重组方案将会在两周后公布。

  

  此前,重组方也受到市场的普遍猜测,从传闻华为终端借壳到厦门的国资公司象屿集团不一而足。网易财经得到的消息是此次重组方是厦门的国资公司象屿集团。

  

  象屿集团是夏新的债权人之一,并参与了*ST夏新的审计和资产评估,在管理人把*ST夏新的相关资产和债务处理完毕后,就会公布象屿集团借壳*ST夏新上市的方案。

  

  据悉,象屿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象屿股份是这次借壳对象,象屿股份主要资产是物流园区开发中心,在厦门保税区内主营保税物流仓储、进口商品展示分拨中心、保税生产研发中心等项目。

  

  而市场普遍关注的夏新核心资产手机业务何去何从?据国内一家媒体称,手机业务将被保留在上市公司,待借壳完成后手机业务和夏新商标将打包出售。

  

  天相投顾分析师孙秋波分析称,目前正是国资委减少央企数量的关键时期,中电集团所处行业为电子信息这种竞争性行业,本身不排除中电集团、中国普天、大唐电信之间的重组,所以夏新电子作为亏损如此严重的下属子公司有可能被国资委摒弃。如果这次的重组方真是象屿集团,对夏新电子未尝不是一个大利好。

  

  “不过,象屿股份不一定很在意夏新电子的空壳,凭借它的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等到明年上主板也是有可能的;夏新电子迟迟未公布重组方案,很可能是重组对价没谈妥。”孙秋波进一步分析认为。

  

  红极一时到穷途末路

  

  夏新电子今年前三季度亏损1.64亿元,要实现全年扭亏有一定难度。如果年底不能抛出重组方案,夏新电子将正式退出历史。

  

  厦新电子成立于1981年,早期业务为生产黑白电视机。1993年,夏新进入当时热门的录像机市场,3年后,夏新进一步进入新兴的VCD市场,并一举进入行业前三名,而1998年上市公司业绩排名中,夏新电子排名榜首。

  

  不过,夏新电子的辉煌也仅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1999年,由于VCD市场竞争加剧,影碟机出现全行业衰退,夏新电子2000年和2001年业绩大幅下滑,并最终带上了“ST”帽子。

  

  2000年5月,李晓忠担任夏新电子总经理,开始转战手机市场。2001年,凭借韩国手机设计公司一个方案,夏新电子推出了当时热销的A8手机,奇迹般地将夏新电子拉出了亏损的泥潭,2002年夏新电子实现净利润6.1亿元,每股收益高达1.69元,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名列榜首,一举成为中国A股市场上最赚钱的公司。

  

  有了钱后,夏新电子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不仅大力投入3G手机的研发,还涉足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等领域。然而,最赚钱的手机业务与其他国产手机厂家一样,在2004年集体遭遇山寨机的袭击后,夏新手机开始走上下坡路。

  

  对技术有狂热追求的李晓忠在危难时期拯救了夏新,让其名噪一时,但是当时李晓忠就瞄准了在当时看似超前的3G技术,并耗费巨资研发,此举迅速吸干了夏新电子的现金流,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和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手机业务盈利能力一路下滑。最终导致夏新电子开始走向亏损。

  

  2005年夏新电子亏损6.58亿元,紧接着3年来,夏新一直在巨额亏损中挣扎,直到今年前三季度,大部分业务停止的夏新,还依然亏损1.61亿。

  

  至此,曾经的手机巨头,曾经红极一时的夏新品牌,或将渐渐淡忘在人们的记忆中。(作者:耿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9958.html

更多阅读

东芝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涉嫌财务造假 三峡新材遭调查

     三峡新材(600293.SH)卷入了一场财务造假的风波。  三峡新材10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3年10月15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武汉稽查局下发的《立案稽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及相关法

ST夏新:该退不退是为贼

  夏新的人事与财务存在重大问题  该退不退是为贼,像夏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ST夏新,600057,下称夏新)这样的公司不退市、不重组,留在市场,就是祸害投资者,培育投机者。  哪家上市公司沦落到夏新这份上,也就只有苟延残喘的份了。但夏新

新任夏新总裁卢振宇:欲让夏新“高端”扭亏的人

  4月30日夏新电子报出8.029亿元巨额亏损,营业收入也同比减少36.39%,让投资者无语,成为国产品牌手机在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下遭遇寒流的一个注解。  7月1日夏新电子发布与吴宇森电影《赤壁》联袂营销的“赤壁”手机N800。夏新现任

夏新功放 数码之家 夏新3C之殇

 2009年12月20日,在厦门市厦禾路帝豪大厦1701室举行的拍卖会上,联想移动前总经理刘志军背后的一家企业以参考价1.35亿元,将*ST夏新(600057.SH)最核心的主营业务,也是*ST夏新破产重整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手机业务相关资产收入囊中。

声明:《夏新电子习惯性财务造假 四年三度遭证监局调查》为网友丶美叔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