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猎头:逼出来的“人贩子”



     人人猎头2012年9月21日上线,在百天内实现了超过百万的收入。同年12月底完成首轮千万级人民币融资,百余天中,项目的商业价值从零到估值接近一千万美元。听起来令人鼓舞,但这个创业项目的真实面目,其实是一场从诞生、逼迫、无奈到转向、创新和赌注的跌宕历程。

  逼入死角的名片碰碰

  2008年我创建了上海即略网络,取意“即时战略”。专攻基于地理位置的微博,类似于Twitter+GPS定位。在历经一年多的折腾,数十次的产品升级,数百万资金的消耗之后,我有幸与当时新浪微博负责人彭少彬深谈,在彭先生对新浪微博当时的现状、投入、成长、战略的介绍和描述当中,我并非心甘情愿,但也无比坚定得出了一个结论:微博这个东西,不是小公司能玩的。

  现在回想起来,很多创业者和我们一样犯了类似的低级错误:小脚穿大鞋。我用近乎玩笑的方式回忆这个过程:你不能因为正好单身,林志玲恰好未嫁,就一定认为你和林志玲老公这个角色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2010年开始,即略团队改变战略方向,转战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开发和运营,经过数十款App开发和外包服务,在2011年6月,即略网络推出了一款向美国Bump公司致敬的产品“名片碰碰”。上线首月内,下载量突破十万,随后即略网络开出了史上最贵的一张名片报价——一百万美元的首轮融资邀约。在名片碰碰上线后三个月内,就完成了这笔融资。用户的快速增长,媒体的捧场,资本的支持,给我们造成了错觉,认为已经成功创造了一张“最昂贵”的电子名片,就已经顺利完成了从中国Twitter到中国Bump的转型,我们将战略目标定在:打造一个中国领先的移动商务社交网络。

  现实非常残酷,之后名片社交领域的竞争比预期中来得更猛烈,脉可寻、友联系、SOSO慧眼、经纬名片通……类似产品相继而来,名片扫描、名片社交这个移动互联网基础性的服务在数月之间毫不犹豫的就“沦落”为一项公益服务。此后,名片碰碰用户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停滞,下一轮的融资也看不出任何端倪,至于收入,也只能说些遥遥无期的故事。于是,我们再次陷入了困惑。反思之后,我得出了“基础性服务、公益性服务”方向的创业对大多数小微移动创业团队都是毒药的个人判断。我们的下一步在哪里?在不断的思考中,我重新梳理了做名片碰碰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移动端入手创建一个领先的商务社交网络,从而复制Linkedin的成功路径,再进而建立企业人才服务的商业模式。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么有没有其他的实现路径?在人才招聘服务领域,美国的创新者在做什么?国内的行业专家都做过什么创新?有没有什么新的商业模式可以直接借鉴?

  众包是招聘的未来

  在那个短暂而漫长的夏天里,我们注意到了创新的程序员拍卖行模式,我们研究了国内的先行者在推荐招聘模式上的探索,还深入论证了“众包”模式可否融合到招聘行业。

  貌似我们找到了答案,在两次被逼转变创业方向之后,我们愿意开始一场新的冒险。于是,人人猎头来了,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众包招聘解决方案在去年九月呱呱落地。在“人人猎头”平台(包括自营的移动应用、微信、微博和合作网站)上,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人脉变成钱脉,“卖”自己或“卖”别人,一旦“卖”出去,你可以拿走用人企业支付的高额奖金。

 人人猎头:逼出来的“人贩子”
  人人猎头的服务聚焦在十万年薪以上的职位,因为众包的模式更适合这些职位的招聘流程,在这种模式中,企业提供一个月的薪资作为奖金,奖金的70%给推荐人,剩下的30%作为平台的收入。传统猎头收费非常高,成功招聘一个职位往往需要收取三至四个月的薪水作为报酬,因此大量的中小企业根本没办法负担,也招不到合适的人,人人猎头的目标就是这些企业,具备很大的市场基数。基于过去数月的营收数字,我们预计人人猎头2013年的营业收入会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

  人人猎头是一个典型的众包新案例。之前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里经常会用到猎头服务,企业HR搞不定的时候就找猎头,传统猎头实际上也是外包的模式。人人猎头就是尝试用众包服务来升级外包服务,从而更大范围激活被动求职者,并为企业降低招聘成本。

  猎头行业能被众包所颠覆吗?人人猎头创建至今,我们一直处在巨大的争议当中,这个行业有一半人对你说No,他们会说这个事儿太扯淡了,猎头的事儿非常专业,不是你搞个新模式就能改变的。但同时,也有另外一班人说,哇!这个项目了不得,三年之内必然改变这个行业。这个事,我是这么看的: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引入,被颠覆的不是猎头,而是一个个猎头公司,正如个体户并没有被电商颠覆,他们只是转移到淘宝上去玩了。招聘产业信息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商业模式进化的过程,简言之,猎头行业正在从企业招聘外包转向企业招聘众包。

  人人猎头到底是一个颠覆者还是一个未遂的“政变者”?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还有点早,这五个月我们取得的丁点成绩,不过是基于强劲的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我比谁都清楚“众包招聘”这个事门槛其实挺高的,如果最后做成了,一定是一个类似人才服务的“淘宝”平台建成了,而要实现这个平台,人人猎头需要建设好任务发包体系、信用资质体系、支付体系等一系列的工作。

  这几年的创业旅程,两次被迫的改变,一个被逼出来的人贩子,此刻你若让我琢磨一下创业这个事,我是这样想的。往往是开始时朝三暮四,后来朝思暮想;开始找方向,不放过任何机会,一旦找到了方向,就该准备为创业而疯狂。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997.html

更多阅读

猎头局中局 猎头局中局的主人公

《猎头局中局》是以猎头为主角的商战小说,作者应该是多年从业或跨业从业者,虽然情节上有些夸张或虚幻,但了解2003年左右的猎头行业还是不错的,另外,事情发生在广州一件大型国企猎头机构,多少有些亲切。所以读小说的意义也在些,读别人的经历

人人都是猎头 人人猎头首先要正视和尊重猎头

     人人猎头以众包模式杀入专业性非常强的猎头招聘行业,本身具备非常大的争议。猎头行业有许多特点并不为外人所知,虽然王雨豪“将现有的猎头模式互联网化,而不仅仅是用互联网模式做猎头”的思路非常正确,但人人猎头若要在竞争激

消费品:黄金叶:“烤”出来的醇香

消费品:黄金叶:“烤”出来的醇香文/庞朝阳  2010年,国家烟草局推出“卷烟上水平”整体规划,国内卷烟品牌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历史规律显示:机遇与挑战是一对孪生儿,同时降临,对所有品牌都一视同仁。刚刚经过一轮高速成长期

声明:《人人猎头:逼出来的“人贩子”》为网友沉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