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软传播之道:蛙鸣还是鸡叫?



文/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 黄升民

《墨子》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弄得口干舌燥,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你再看那公鸡,在黎明时啼叫几声,大家就知道天快亮了,都很留意。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说话要注意时机和方式的把握,有时滔滔不绝地说了太多,却只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得不偿失。品牌的传播亦是如此,广告满天飞,视觉轰炸等,这些硬广告就像蛙鸣一样,有时只会让叫者有心,听者无意,甚至使听者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在适当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式,品牌传播才能真正触动大众,才能让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落地生根,这就是“鸡叫”的力量。

 品牌软传播之道:蛙鸣还是鸡叫?
《软传播—打造品牌长寿力》一书,是石章强和周攀峰的最新力作,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品牌软传播的“三软法则”—“软三非”、“软三式”和“软三化”,这是软传播的核心精髓,为企业及组织打造自身品牌竞争力的最高境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书中还详细阐述了11类品牌的软传播之道、18种软传播的载体和表现形式、22个品牌的软传播成败案例,加上作者独到的、系统的、专业的深度分析,使得这本书犹如一声清澈嘹亮的鸡鸣,让那些在硬广告道路上迷aihuau.com途忘返的营销人士,在混乱无序的硬传播形势下,在“听取蛙声一片”的嘈杂环境中,醍醐灌顶,为他们的品牌传播之道注入一针强心剂。

 该书中“软传播”理论的提出,是针对当今过度采用“强势传播”而言的,即铺天盖地的硬广告传播形式和手段。在品牌传播的过程中,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信息的理解和吸纳,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和成熟,一些“硬传播”的表现形式容易造成受众的逆反心理,加深受众对品牌的不信任。而相对于“硬传播”,“软传播”是从品牌形象传播的角度入手,注重挖掘品牌形象传播的边际效应,以细腻柔和的方式影响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诚如这本书所说:软传播是“软绳捆硬柴”,用柔性方式,传递坚实内容,这是传播的上乘功夫,是品牌传播之大道所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0641.html

更多阅读

家教之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家教之道: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对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观点,有一种解释说知道者不说道,说道的人不知道;另有一种观点解读为最高明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说话的,说话的人是无知。两种解释我认为都有合理性,都符合老子“处无为之事,行不

养育之道:何为道?道在何方?

养育之道:何为道?道在何方?陈禾亲子早教·不教而教系列05在2013新浪“养育有道”年度对话论坛上,主持人新浪育儿频道执行主编郑先子老师突然提出:“养育有道:什么是道?”,要求参与对话嘉宾给个明确的定义。由于时间有限,齐大辉、陈晓晖、朱

道口烧鸡品牌 品牌之道,蛙鸣还是鸡叫

      《墨子》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弄得口干舌燥,可是没有人去听它的。你再看那公鸡,在黎明时啼叫几声,大家就知道天快亮了,都很留意。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

育人之道:班组长——企业的基石

  圣山李雄实战系列育人之道:班组长——企业的基石企业的生命力是人,核心是干部,最底层的员工是最听话也是最好管理的一个层面,在多层面的干部团队里,班组长无疑是最基层的干部,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那么如何选择班组长,看去好像无所

声明:《品牌软传播之道:蛙鸣还是鸡叫?》为网友繁花落幕若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