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首次访华评论之一
“帝国思维”是美国在敏感时期频频制造贸易争端的根源
奥巴马将于15日开始他以美国总统身份的首次中国之行,在10月29日的第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美方也已承诺“将避免滥用贸易救济措施”;但与中国在重大国务活动前夕着意营造和谐气氛的做法相反,美方随后不但没有降低对华贸易争端的频率与力度,反而以接二连三的举动将对华贸易争端推向新高峰:
11月5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对中国油井管初裁反倾销税率高达99%,涉案金额高达26.3亿美元,打破了前不久奥巴马政府对18.5亿美元中国产轮胎实施特保的纪录。
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美国商务部可以针对从中国和印尼进口的铜版纸推进反倾销调查,并可以推进针对进口中国磷酸盐的调查。
与此同时,美方再度炒热人民币汇率话题,奥巴马明确表示将在访华时向中国领导人提出这个问题。
尽管美方可以用这是他们有关机构依据法律规定的日程行事、在分权体制下决策者不能干预有关部门决定等借口搪塞,事实是一个大国不可能不明白起码的外交礼仪,不可能不在国家体制中作出起码的相应安排,而美方此举已令他们在第20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的承诺沦为空谈。那么,是什么促使山姆大叔在如此敏感时期作出这样的举动?
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必然抬头的规律?说起来不错,但这样的“普遍规律”还不足以说明美方如此密集行动的具体动机。
奥巴马人望急剧下跌必须求助于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不错,政坛菜鸟奥巴马本来就是靠众多人的天真期望当选美国总统的,他上台之后支持率直线下降实属理所当然,挟超高人气当选的奥巴马在当选一周年之际支持率已经低于布什同期纪录,其民主党也在刚举行的新泽西州和弗吉尼亚州州长选举中惨败,为他当选一周年“赠兴”;穆斯林移民美军军官枪击战友造成十余人死亡的恶性事件更让人看到了美国“南斯拉夫化”的风险,也必将进一步激化美国社会基督教社群与穆斯林移民社群之间的“文明冲突”,而身为有穆斯林背景的肯尼亚移民之子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本人就被一些人视为潜在的“文明冲突”象征。面对困境,奥巴马已不得不将前总统小布什推出来当作替罪羊,在当选一周年之际,他没有搞什么特别的庆祝活动,而是跑到威斯康星一家学校参观,声称自己已经力挽美国经济之狂澜,而他所面对的挑战无一不是前朝政府和总统小布什留下来的烂摊子。在这种情况下,随着造神运动的光环消失,随着他的政治支持流失到一定程度,他寻求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支持的内在冲动已大大增强。但轮胎特保案在美国内外均遭遇广泛抨击,也遭到了中国以对进口美国肉鸡和汽车产品方式实施的贸易报复(尽管官方没有承认这是贸易报复),仅此一项动机,不足以驱使美方对刚刚遭到的教训完全不管不顾。
归根结底,美国之所以要在当前的敏感时期如此作为,最重要原因还是根深蒂固的“帝国思维”作祟。经过这场危机,美国面临正常经济思维和帝国思维之间的选择,两者都承认美国软硬实力因危机而受损、中国软硬实力相对上升的现实,但前者因此而认为需要更慎重地处理对华关系,后者则因此更强烈地主张遏制、打击、削弱中国,以免中国成为其竞争对手。从美国危机后挑起对华贸易摩擦激增、特别aihuau.com是奥巴马访华前夕美方言而无信将对华贸易争端推向新高峰的现实来看,美国的帝国思维根深蒂固,尽管尚未过去的危机已经使得美国在对其本土生死攸关的问题上有求于中国,但美国统治阶层不愿意让奥巴马以有求于人的姿势来到中国,而是希望尽可能维持对中国咄咄逼人的姿态,希望他表现得不像债务人见到债主,而是相反。即使在平时,美国统治集团、至少是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势力也希望借助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打击中国核心产业部门,削弱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对经济社会稳定性的控制能力,并诱导、胁迫中国领导集体屈从于美国,他们也并不隐讳这个目的;在沦为全球危机策源地、内心深处有所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必然会力图摆出更加咄咄逼人的姿态。
既然如此,我们是继续天真地谈论什么“理性”、“冷静”,从而牺牲借美国软硬实力均明显下降之际建立更平等互利中美关系的好机会,在“山姆施压—中国应对”的泥淖里无以自拔,还是以适当方式表现出足够硬度令满怀讹诈之心者却步?
(2009.11.12,仅代表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