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秦季章 离职 何宝离职 招商证券控盘博时基金



     近日,以华夏、博时为代表的基金行业龙头集体遭遇人事震荡,无论是管理层内斗还是大股东与管理层分歧,在新《基金法》正式实施之际,这种分歧也显得意味深长。6月1日起,保险、私募机构等将被允许进入公募领域,大资管时代来临。包括腾讯、淘宝也希望分得一杯羹。基金公司人事震荡背后折射的正是机构对未来的不同战略选择。

  基金圈最近的高层人事震荡不少。

  6月1日,博时基金正式发布公告确认总经理何宝离职。与此同时,新一任总裁人选已经确定,将由大股东招商证券选派原招商证券总裁办总经理吴姚东担任。

  在外界看来,“何宝两年任职期未满即提前离开,新总裁又来自招商证券,意味着博时基金将全面进入招商证券时代,未来其董事长杨鶤将深度参与博时基金的管理。”圈内一位基金高层称,资本与人才的博弈总是以资本胜出结束,未来博时的发展将打上招商证券的烙印。 

  战略思路和管理风格的冲突

  寻求国际化突围的何宝

  2011年10月,何宝加盟博时基金担任总裁一职,时年仅37岁。彼时,外界都非常好奇,这位最年轻的基金总裁,将如何掌舵博时基金这家最老牌的基金公司。

  “博时基金未来要打造成以现有二级市场业务为主体,国际业务和另类业务齐头并进的基金公司”。由于何宝在中投期间有丰富的海外投资经验,加盟博时后,他将国际业务作为博时未来发展的战略业务。

  2012年2月,何宝成立了博时国际投资部,整合了原先分散在各个风格小组的海外投资资源,并任命QDII基金经理章强以及此前任职于中投公司、南方东英资产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何凯为部门两位副总。4月,何宝又引进了此前在中投公司工作的侯  加入博时基金,担任总助及国际投资部总经理。

  除了加强国际投资部的海外投资能力,何宝对海外业务的重视还体现在加大QFII业务的拓展力度。据了解,博时基金对海外所有主权基金、养老基金、捐赠基金的机构路演,何宝均一律亲自出席。2012年,博时基金在韩国投资机构中标的三个项目,让业界分外眼红。

  国际化是何宝寻找的基金公司突围之路,而对专户子公司的支持,则彰显着其对“另类投资业务的重视”。

  “博时资本是博时基金百分百控股的子公司,博时基金董事长和总经理分别兼任董事长和CEO,总助刘东兼任COO,另外从新华信托和华润信托引进了两位高管担任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圈内人士透露,博时资本有十几位员工,都是高价从信托界引进的资深业务骨干。

  “无论是国际业务,还是专户子公司,何宝的重视程度直接体现在公司资源的分配,例如,国际投资部员工的薪酬直接跟国际标准挂钩,明显高出同级别其他业务部门的薪酬。”一位离开博时基金的总监级人士指出,何宝对这两块创新业务的倾斜力度在业内比较罕见。

  除了扶持创新业务,何宝对内部体系进行了改革,包括强化投研业绩考核、年金管理改革、细化固定收益分工、量化团队合并、更换产品部负责人、销售量化考核到个人等。

  据何宝介绍,其上任后在投研建设上做了一系列调整。“一是成立了年金投资决策委员会,将年金固定收益和权益类投资的权限做了划分,各有考核;二是对量化团队进行了整合,过去有两个部门都做量化投资,我们将另类投资小组并入ETF及量化组;三是开始尝试由研究部研究员来模拟行业基金的实盘操作;四是进一步拉开优秀人员和绩差人员的奖励差异,增强正向激励作用和负向警示作用。”

  此外,“为了让基金经理更关注长期业绩,我们在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上,将中短期业绩的权重进行调整,增加了长期业绩的权值。”何宝称,“有些基金经理长期业绩不佳,又不适合投资的,我们会鼓励他转岗。” 

  “差异化、多元化、国际化”是何宝在博时任职期间多次强调的发展思路,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关的措施和利益分配却引起了内部员工和中高层员工的不满。

  “国际业务部的总经理是何宝在中投公司期间的同事,引进时给了比较高的薪酬,这让其他部门同层级的中层领导不满,质疑其用人不公。”前述总监级人士透露,今年二季度,博时基金公布2012年的奖金分派方案,博时中层领导发现国际业务部员工的奖金比其他业务部门高出一截,让很多人心生不满,并由此引发了“十多位中层员工联名辞职,要求公司更换总经理”的“奖金门”事件。

  对于外界盛传的奖金分配事件,博时内部人士透露称其根源不是“奖金分配不公”,而是“工资的差异”。“国际业务部员工的薪酬是按国际标准发放,比其他部门同级别的员工高一截。而奖金作为绩效考核,是按照内部公式直接计算,并非公司分配奖金时有意向国际业务倾斜。”

  据记者了解,2012年奖金分配事件,只是何宝离职的一个导火索,其不到两年任职期满则离开,根源在于其管理思路和发展战略上与股东和中高层团队存在冲突。

 招商银行秦季章 离职 何宝离职 招商证券控盘博时基金
  “博时基金的多位副总是2000年至2005年加入博时基金的,他们的年龄和资历都比何宝要老,他们的想法是博时作为公募基金,根基还是做好国内的股票管理业务,而不是大力发展海外业务。”前述总监级人士称,博时高管普遍对何宝的国际化战略思路持质疑态度,认为这存在“战略偏差”,对何宝的管理“并不服气”。

  与此同时,“何宝对内部体系的改革,引起了一些普通员工的不满。”圈内一位熟悉博时基金的人士透露,何宝加盟博时基金后,加强了对员工的考核,如对研究员实施非常严厉的打卡制度,对基金经理加强考核等。

  “除了改革遭遇内部的阻力,一批业务骨干的离职,亦让股东对何宝的管理极为不满。”圈内人士举例,仅仅在2012年,主管投资的副总经理杨锐、明星基金经理夏春、量化投资团队的总监王政、负责零售业务的副总经理李雪松先后离开博时基金。

  “招商局、招商证券是国企,做任何业务和决策都是中规中矩,何宝对国际业务的创新举措,在股东看来是‘战略偏差’。”招商证券一位中层人士称,在外界看来,何宝的离职是博时基金中高层团队“逼宫”,但根源还是“高层领导在战略思路和管理风格上的冲突”。

  招商证券控盘的博时基金

  不管真实原因是什么,任期仅一年零8个月,何宝离开了博时基金。据多个可靠消息源透露,博时基金的下一任总裁将来自股东招商证券原总裁办主任吴姚东,这意味着博时基金将进入“招商证券时代”。

  “何宝是公开市场招聘的总经理,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大股东招商证券采取的是浅层次参与管理的思维。但吴姚东担任新总裁,则意味着未来将是深度参与博时基金的一切事务。”前述总监级人士感慨,资本市场中董事长与总经理的“斗法”一向以总经理“败走麦城”结束,这一次或也不例外。

  公开信息显示,吴姚东离任前担任招商证券总裁办公室总经理、行政管理董事总经理。在外界看来,吴姚东是比何宝更缺少投资和管理经验的人选。

  “吴姚东是武大的博士,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武汉人,一开始在研究所做策略研究员,后来去香港做分析师,再到武汉做营业部总经理,最后才是香港分公司副总和总裁办总经理。”招商证券一位中层指出,吴姚东这些年的从业经历中,同样是没有公募基金经验和直接投资的经验。

  对于吴姚东的接任,乐观派认为,“吴姚东是杨  信任的人,其在杨  担任招商证券总裁时一起工作的时间超过五年。也许其管理能力比不上何宝,但其和董事长的磨合也许会更为融洽,有利于公司管理的稳定。”博时基金内部人士称,何宝作为公开招聘的总经理,就像是一个“外来户”,既无法让股东满意,也“hold不住手下”。吴姚东作为股东选派的人员,或许可以当好杨  的副手。

  招商证券的中层持同样看法。“杨  是一个强势的领导,一贯的风格是自己控盘,一切自己说了算。在博时担任董事长,她想做的不仅是战略,还包括每一笔支出、每个人员的去留,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这就是她的风格。但何宝不是一个弱势总经理,管理风格存在明显差异。”这位中层认为,吴姚东跟杨  身边工作已经长达五年,相信两者的冲突会小一些。

  但也有人认为,这两者的结合并不能改变博时基金人才不稳定的难题。“现在的副总邵凯、李志惠等一批高管均是老肖(肖风)时代的人才,他们对业务以及管理有自己的一套想法。招商证券选派吴姚东担任总裁,代表着未来是进入杨  控盘时代,这批人是否愿意继续留在博时,还要打一个问号。”前述博时总监人士称。

  这种人才流失的隐忧,还体现在何宝引进的一批人才。博时基金现任总经理助理刘东、国际投资部副总经理何凯、产品设计总监连少冬、专户子公司副总经理童七华等等,都是由何宝引入的人才,很难讲这些人才都能在何宝离职后坚守在博时基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089.html

更多阅读

黎耀辉,你还记得何宝荣吗?~ 黎耀辉 何宝荣

看到一段话,一个女荣迷在一次梁朝伟在内地演出的时候,守在必经的路口,等他们走出来的时候,在梁朝伟的身后哭着高喊:“黎耀辉,你还记得何宝荣吗?”,当时梁朝伟楞了一下,回过头对她点了一下头,就匆匆的走掉了。相信看到这段话的人,无不动容。只

|股市股票网招商证券股票代码|/ 沪深股市股票代码

|股市股票网招商证券股票代码|/北京成国内最大新能源车试点城市|股市股票网招商证券股票代码|  正在举行的科博会上,北汽旗下十多款新能源汽车纷纷亮相。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副院长林逸透露,继800辆混合动力版欧V客车加盟北京公交之后,

声明:《招商银行秦季章 离职 何宝离职 招商证券控盘博时基金》为网友暖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