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隐性广告,是相对于“显性广告”而言的,它又称“植入式广告”或“嵌入式广告”。之所以被冠以“隐性”,主要指它隐藏于载体并和载体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受众所真实感受到或通过幻想所感知到的信息内容的一部分,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或品牌信息不知不觉展现给受众(消费者),进而达到广告主所期望的传播目标。
虽然隐性广告乍看起来不像广告,但它具有广告的本质特征:它有明确的广告主(例如,电影的某品牌产品赞助商),清晰的广告目的(例如,展示新产品功能或提高品牌知名度),具体的广告内容(例如,品牌名称、产品功能展示),较为明确的广告受众(例如,电影观众),而且要支付一定费用给传播载体。这些都是构成“广告”的基本要素。 隐性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的广告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媒体上的广告投放量大幅度增加,大众每天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到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广告。但是,因为虚假广告、低劣广告越来越多,大众对广告的抵触、排斥心理也随之增大,对广告的信任度下降,广告的投放效果也因此降低。于是,在企业、媒体和广告公司的不断推动下,一种新的广告传播形式——隐性广告近年来在我国开始涌现并得到快速发展。 早期的隐性广告多出现在电影中。在国外有据可查的电影隐性广告出现在1951年的《非洲皇后号》中,片中明显展现了戈登杜松子酒的商标。此后,国外大量的影视剧中都出现了隐性广告。例如,《外星人》中主人公用一种叫“里斯”(Reeses pieces)的巧克力糖把外星人吸引到屋子里,外星人吃完一包“里斯”糖果后,即与小主人成了好朋友。该片上映后,“里斯”糖果的销量提高了65%。在中国出现隐性广告较早的是1992年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从此以后,隐性广告慢慢在影视剧中蔓延开来。从电影《大腕》、《十面埋伏》、《2046》、《手机》、《功夫》到《天下无贼》,隐性广告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比如《手机》,除了剧情时尚、大腕云集外,给人印象很深的就是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男主角用的那部MOTO新款商务手机——彩信388C。影片通过多角度的特写镜头以及片中主人公的使用操作,使此款MOTO商用手机的俊美外形和强大丰富的功能体系在观众面前尽显无余。很多看过《手机》的观众不禁感叹:“下次买手机就买MOTO”。MOTO新款商务手机也在影片播映后成功上市,掀起一股购买热潮。在《天下无贼》中,惠普笔记本、诺基亚手机、宝马汽车、嘉士伯啤酒、微软MSN、长城润滑油等十几个品牌物品都成为里面的道具,画面里不时闪现一些品牌的商标、产品名或人物背景中隐藏着的宣传海报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制片人、导演与企业之间商定好的隐性广告。据说,该片的隐性广告收入达到6000万元。隐性广告在影视片中的成功运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媒体、广告公司等看到隐性广告的巨大效用,纷纷寻求可以运用隐性广告的传播载体,于是,在很多的相声、小品、歌曲、游戏、文学作品、文艺演出、体育活动、新闻报道中也渐渐出现了大量的隐性广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从晚会冠名到观众最喜欢的节目评选,从晚会报时到一而再、再而三的企业贺电拜年,从小品到相声再到歌舞节目,隐性广告可谓无时、无处不在。 隐性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传播形式,渗透到一切可能的传播领域,产生显著的传播效用,成为传统显性广告的重要补充形式。 隐性广告的特点: 隐性广告最突出的特征是将某品牌商品实体或其视觉传达标识甚至其它信息融入媒体表现的内容之中,成为整体内容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以单纯的、赤裸裸的商业广告表现方式呈现,让观众在感知、接收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内容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收了其中隐含的广告信息,进而产生一定的认知反应、情感反应与行为反应,达到良好的广告传播效果。 其次,广告信息传达时也没有受到其它显性广告的干扰,传播环境完全不同于显性广告,广告的注意率、到达率因此较显性广告有了大幅度提高。 另外,隐性广告中的“品牌代言人”大都为名人、明星,广告的传播效应与产品的示范效应较高,而传播成本又相对较低。 隐性广告有两个关键要素:其一,合适的载体。有了好的载体才能让广告被消费者看到。其二,处理的技巧。好的处理技巧才能让消费者无意间记住广告要传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