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化(pauperization)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使他确定了该制度的两种趋势:一种是不可避免的或占主导地位的趋势:比如形成劳动后备军或利润率趋于下降,它们按一定的方向引导起反作用的因素,从而使起反作用的因素最终处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二是可避免的或可调节的趋势,不过这种趋势的无情压力可以用充分的反压力的相反趋势来抵消。在分析工人阶级状况时,马克思论证说资本主义必然要造成维持一批备用的失业和半失业的劳动力(即劳动后备军);这种备用的劳动力,加上盈利能力、竞争和资本流动等因素所造成的限制,必然会使工人的实际工资赶不上生产率的增长。实际上,实际工资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实际工资下降,而剥削率却在上升。劳动生产率与实际工资之间这种不断扩大的差距,将使资本的能力增大,从而进一步拉大“劳动者的地位与资本家地位之间的巨大差距”。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化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特征。马克思指出实际工资所以能继续提高,是因为它的提高“不会妨碍积累的进展”(《资本论》第1卷,第679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马克思还得出结论说:“劳动剥削程度趋向提高”不过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资本主义借以表现的特殊形式”(同上,第3卷,第267页)。在《雇佣劳动和资本》中,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资本增加,工资也许会增加,但“工人可以得到的享受纵然增长了,但是,比起资本家的那些为工人所得不到的大为增加的享受来,比起一般社会发展水平来,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67——368页)。 实际工资的增加一般不会超出上限这一事实,决不会妨碍资本家不断地尽最大可能地力图降低实际工资,而调节雇佣劳动力的条件却对工人绝对贫困化的趋势规定了客观的下限。比如,在劳动后备军多的地方,实际工资就可能甚至下降到低于维持生存的程度,因为当现有的工人“用完”时,新的工人又可以补充上来。然而,在繁荣期间,当某些地区的劳动储备军用完了,那末由于缺少立即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实际工资也可能在输入劳动力的费用或资本流动费用的范围之内增加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成立工会和社会立法形式体现出来的工人斗争本身,也可以调节资本购买劳动力的条件,而且除危机期间之外,这种斗争都可成功地挫败资本家削降实际工资的企图。因此,工人绝对贫困的固有压力是可以在适当条件下排除的。 然而,像米克这样一些现代马克思主义者却认为:“无疑马克思确实预见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管绝对工资会怎样,相对工资(即相对于财产收入的工资)将下降”(见“参考书目”②,第121页),但实际上先进资本国家中并不存在相对工资的明显下降。因此,米克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认为有必要探索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的“运动规律”(见“参考书目”②,第127—128页)。对当代资本主义新的运动规律有这样一种看法,即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中既不存在“绝对”贫困化,也不存在“相对”贫困化,因此,任何形式的贫困化只限于边缘地区的不发达国家(通常是宗主国资本发展的产物)。这种看法往往与中心地区的工资压缩危机论有关(参看经济危机条目),因为没有贫困化就等于剩余价值率经常呈下降趋势。然而,这一观点的核心是这样一种经验的看法,即剥削率不会大幅度地提高。但只要人们稍微注意一下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与反映现代国民收入的传统经济范畴之间的区别,这一看法就立刻站不住脚了(见“参考书目④)。 (AS) 参考书目 ①J.E.埃利奥特:《马克思恩格斯论经济、政治和社会》,1981年英文版。 ②罗纳德8226;L8226;米克:“马克思的‘不断贫困化’学说,载《经济、意识形态及其它论文》,1967年英文版。 ③R.罗斯多尔斯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形成》(1968),1977年英文版。 ④A.沙克:“危机理论史导言”,载《危机中的美国资本主义》,1978年英文版。 ⑤T.索威尔:《马克思的“不断贫困化”学说》,1960年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