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翻译不仅仅对语言与词句进行转换,还承载着传播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重任,可以说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语言文化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不同的国家与民族,由于其地理位置、风情民俗、历史传统、经济生活、社会制度等方面上的差异,形成了该国家与民族特有的语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文化上的差异。特定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现状营造出来的语言环境统称为文化语境,中西方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语境,文化语境与翻译息息相关,不同的文化语境给英汉翻译带来较大的难度,也对译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译者需要摄入相应的文化信息量,掌握中西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文本中浸含的文化艺术进行仔细地推敲,耐心地考证,与源文本作者产生作品情感上的共鸣,提升译文的翻译质量。本文对影响英汉翻译的主要文化语境展开探讨。

  一 历史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每个国家都有着各自的历史制度、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历史语境,翻译不仅需要体现译本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的历史定位,联系文本作者的历史性,还需再现其在新文化当中的认可度,将译本确定在一定的历史性地位中,使处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目的语读者能感知 同样的阅读及审美效果。例如,英语中有“to meet one’s Wa-terloo”这个说法,被译为“受到失败和挫折”,熟悉西方历史的人都知道“Wa-terloo”是拿破仑惨遭失败之地,又如,中国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下,有了“鸿门宴”这个历史典故,如果译者对此不甚了解,仅仅将这一词简单地译为Hongmen Feast,将会误导读者,使之认为这仅仅是一般的宴席,而无法准确理解个中涵义,达不到翻译的良好效果。中西方各自的历史文化多以成语或短语的形式流传下来,例如,汉语的“三顾茅庐”“完璧归赵” “愚公移山” “ 精卫填海” “东施效颦”等,多为动宾式、连谓式、对偶式,英语的“burn ones’s boats” “Achilles’ heel” “stick to one’s gun”等,多与人称有关,更注重对个人功绩的宣扬。译者只有准确了解译本所负载出的历史文化及其历史底蕴,掌握各自的表达技巧,例如汉翻英时尽量运用人称指代,英翻汉时注重用主动动词,从而使译本更具内涵性,更为准确。

  二 风俗习惯对翻译的影响

  在漫长的人类进程中,不同的民族形成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也影响着语言的运用,中西方时常会运用不同的事物来表达相同的语用意义。例如,汉语文化习惯视虎为百兽之王,有 “虎踞龙盘”“龙腾虎跃”等,而英语文化习惯将百兽之王颁给狮子,有诸如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the lion’s share(最大份额)等说法,可见,中西方在风俗习惯上,分别将“虎”和“狮”寓意为百兽之王。又如,汉语将猪视为愚蠢的象征,而英语也有俗语as stupid as a goose,这里的goose是鹅,与汉语的“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上的差异,相同的词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中国习惯赋予“龙”这一动物以超凡的神力和智慧,认为龙是万兽之首,善于变化,能兴风唤雨,利万物,我国古代更是将其视为皇权的象征,帝王自明为龙,皇帝使用以龙作为装饰图样的器物,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可见龙在我国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然而西方文化中,视“龙”为一种凶残的魔鬼,认为龙是一种巨型怪兽,凶猛异常,破坏了很大,象征着邪恶势力,在圣经故事中,魔鬼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即大龙。英语有俗语“plant dragon teeth”,是挑起战争的意思,源自希腊神话中,国王种下的龙牙长成了许多互相残杀的武士。西方还有不少有关英雄斩杀恶龙的情节,可见龙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邪恶的,恨不得诛之而后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区分中西方不同的风俗习惯用法上所产生的不同文化意味,才能在充分了解文化背景下准确地翻译。例如,上个世纪的经济迅速发展的四个亚洲经济体:香港、新加坡、韩国、台湾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考虑到中西方风俗习惯上的差异,这个词译为英语是“Four Asian Tigers”,即“亚洲四小虎”,而并没有直接译为“Four Asian Dragons ”。

  三 宗教信仰对翻译的影响

  作为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的特殊形态,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各自的宗教文化的熏陶下,不断衍生出与此相关的文化语境。中国自古信奉佛教、道教,尤其是佛教,一度在我国古代非常盛行,对我国的影响也最为深远,中国人相信人的一生会得到佛主的庇佑,由此衍生出许多与佛相关的文化习语,例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大慈大悲”“阎王爷”等,此外,还有道教衍生出的“玉皇大帝”,盘古开辟地衍生出来的“老天爷”,中国人认为老天爷主宰着自然界。而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主宰着世间万事万物万物,无所不知、无说不能,西方国家有“God help these who help themselves”“God be with you”等说法。中西方在宗教信仰上的差异对英汉翻译产生重要的影响。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参考大量的背景资料,深入了解原文的文化语境,充分挖掘文章所蕴涵的真正含义,了解宗教文化所衍生的英汉语言特色及文化差异,才能更准确地表达出译本的文化意义。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32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 节日活动策划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元素在营销策划中的应用傅蔚箭(本文由作者署名发表于2012年第5期《中国酒店》)中国是个多节日文化的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大大小小的节日。气氛较浓的当属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

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形象及其文化特色 古代史书中的侠客形象

中国建筑作为世界建筑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体系,和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传承积累,对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东方文化和哲学的载体,不仅自身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其平面和外观上也最能给人们以生动而

试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田 静(北京城市学院中关村学部 北京 100081)摘要: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

声明:《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文化语境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为网友晚風輕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